2019秋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41765306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9秋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9秋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9秋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9秋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教学设计)(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教案17.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2、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二、自主学习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出示课件3】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2.【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九曲:簸:天涯:直上: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三、合作学习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

3、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2.指名朗读古诗。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天涯:天边。直上:一直到达。4.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适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5.【出示课件5】课文配套图片 借用图片理解。四、质疑探究1.【出示课件6】“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品读,深化理解。

4、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五、小结检测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

5、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读懂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体会诗人感情,感受古诗意境。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2.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领略了黄河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3.继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二、学习目标【出示课件7】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自学提示:1.解释题目,了解作者。2.有感情地朗读这两

6、首古诗。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第一部分:江南春(一)合作学习1.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2.介绍作者: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3.读准字音,注意节奏。4.理解重点词语,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5.说一说诗句的大意:春天的江南,处处黄莺鸣叫,绿叶中映着红花,河边村庄,山边城郭,酒旗随风摇动。南朝以来所建的许许多多座寺庙,又多少楼台笼罩在

7、迷蒙的烟雨里!(板书: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二)质疑探究1.重点词句 【出示课件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品读,深化理解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由于佛教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方便他们统治人心,巩固江山。于是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几百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现在大江东去,南朝的统治已经灭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

8、了,只留下了当年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读到了诗人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板书:忧国忧民之情)第二部分 书湖阴先生壁(一)合作学习1.解题: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2.了解作者: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3.理解重点词语: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一水护田:指一条小河环绕田野流过。两山排闼送青来:排,推的意思;闼,指门。这句采用拟人

9、手法,说两座青山推开院门,送来莽莽青翠。3.说说诗句的大意: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板书:院里:茅檐 花木 院外:一水 两山)(二)质疑探究1. 【出示课件9】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2. 品读:第一二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第三四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板书:景美人更美)三、总结拓展1.黄河的磅礴气势,江南的美丽春色,乡村的青山绿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2.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还有很多,同学们在课下可以自己找来

10、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板书设计:浪淘沙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奋发有为的精神豪迈浪漫的气魄江南春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忧国忧民之情书湖阴先生壁院里: 茅檐 花木院外: 一水 两山景美人更美教学反思古诗三首选编了浪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三首诗歌。从内容上看,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从形式上看,都是七言绝句。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第一节课教学刘禹锡的浪淘沙,基本教学步骤是导入后,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释题、了解作者,熟读古诗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说说诗句的大意。接下来,学生合作学习,按照提示逐步完成练习,教师检查指导。最后的环节是质疑探究,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从中读懂诗句蕴含的感情,进而深刻理

11、解全诗。第二课时,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和第三首诗。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再来学习新课,没遇到什么障碍,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是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学生体会得很好,学习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得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

12、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的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18.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1.能正确工整地书写11个生字,理解“晶莹、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破碎、和蔼可亲”等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说出课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联系实际思考,“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的含义,认识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迫在眉睫的事。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3、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心灵深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从而树立起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读懂课文介绍了地球哪些方面内容,学习文中说明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1】宇航员拍摄的地球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然后结合自己对地球的了解,同桌间相互交流。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板书:只有一个地球)齐读课题。【出示课件2:课题】3.释题,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是一个怎样的地球?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3】(1

1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些方面内容?有哪些让你感触最深?是什么感触?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触?(2)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初读课文、读后交流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就自己感触深的词语、句子用横线画出来。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课文写了地球哪些方面的内容?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3.全班交流(围绕课文写地球哪些方面内容,交流感受、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重点内容。板书: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 资源有限,生态灾难 无处可去,精心保护4.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看出这篇文章是关于环保主题的,文章先讲了地球的美丽与可爱,接下来又讲

15、了地球上资源有限,人类的一些行为会造成生态灾难。如果地球被破坏,人类将别无去处。最后提醒人们要保护地球。三、再读课文,把握内容1.根据板书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生概括内容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四、朗读课文,互相评价1.想一想,应该怎样来读这篇课文?2.读给同桌听,然后相互评价。3.指名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师生评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书写生字词语。2.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课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齐读诗歌,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4】学生齐读诗歌地球累了(节选),读后谈自己的感受。2.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那是一种心理的纠结,那是对人类愚昧无知的感叹,那是一种对环境的忧虑。宇航员遨游太空,也发出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