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6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课件(广西专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62408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6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课件(广西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6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课件(广西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6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课件(广西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6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课件(广西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6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课件(广西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6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课件(广西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3.3考点26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课件(广西专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考 点 透 析,一、南北向地理差异温度带的划分 南北向地理差异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10的积温,东北地区北部积温1000,南部积温3600,影响积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积温是确认一个地区作物生长期的主要指标,气候资源对农业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北部以春小麦、大豆为主;南部以冬小麦、,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考点26,3,棉花、暖温带水果为主。中部地区是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亚麻的优势产区。,东北气候对发展农业的影响,东北气候特点:冬长严寒,夏短温暖,年降水量一般为600毫米,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属中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对林业的影响:

2、由于气温较低,这里以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树木生长速度较慢,但木材质地较好,冬季严寒,林木病虫害较少,且林中有名贵药材人参及珍贵皮毛兽。,4,白夜现象:漠河镇地处北纬5322,是中国极北边城,冬季气温达摄氏零下50,故有“中国北极村”之称。在漫长的冬季里,常可看到绚丽多彩的北极光。在夏季里,这里几乎没有黑夜,深夜11时,天色尚未全黑,而在凌晨1时又现晨光,因此形成有名的“白夜”。漠河白夜产生在每年夏至前后的9天中,此时漠河多出现晴朗天气,是人们旅游观光的最佳季节。理论上,北纬49度以北地区每年有1天以上的白夜出现。,5,松嫩平原成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1)土地辽阔,可垦荒地多;(

3、2)冬季严寒,病虫害少;(3)春季积雪、冻土融化,土壤墒情好;(4)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5)西部防风林保护农田;(6)大庆石油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6,例,下图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苏联中亚某地(46N,62E),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7,(1)甲地属于_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适宜发展的农业为_。乙地属于_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_平原。 读下表,回答问题。,松嫩,温带大陆性,降水少(干旱),畜牧业,温带季风,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利于玉米生产,8,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9,(2)上

4、表中四年数据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100%计算,则玉米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达_,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_。,考 点,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气候、图表 资料的分析和计算,解 析,第(1)题,依据资料所给的甲地为前苏联的中亚地区,乙地为我国东北吉林地区以及两地相关的气候资料图可以判断出:甲地,0.28%,先降后升,82.6%,10,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进而得知当地的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第(2)题,依据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和计算即可。易错点是对气候资料图的判断错误;对表格数据横向或纵向分析错误。本题中的主要素材是一组图表,重点考查考

5、生对图表的分析和有效信息的提取、判断能力。图表信息是地理高考试题的载体,地理考试是离不开图表资料的,所以在我们平时的复习中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图表资料的分析、判读练习。,11,变式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1998年为2.2元/公斤,2008年为1.6元/公斤,降幅近30%。,12,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13,材料三东北平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14,(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

6、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有哪些? 答: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2)作为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与其他商品粮基地比较,其突出的优势有哪些? 答: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人少地多)。,15,(3)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答:土壤肥沃。 (4)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价格低,含油量高。,16,(5)由于价格下跌,产品滞销,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纷纷减产或转产,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使东北的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答: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实行

7、产业化集约经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水利建设和提高机械化水平。,17,(6)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东北大豆产区近年来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推广,试分析图示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 答:缓和饲料、肥料、燃料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发展副业,提高农民收入。,解 析,本题考查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区位条件 及商品粮基地的建设。,18,二、保护湿地 国家具有生态意义,而且还具有经济意义、政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它和其他水面一样可调节气候(减少温差,增加湿度);它又是我国

8、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19,(3)我国是滩涂)保护公约的缔约国,保护湿地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必须承担的国际义务和责任。,20,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甲和图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图甲19902002年东北三省灌溉用水量变化图,21,图乙19902002年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图,22,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农业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 B. C. D.,B,23,2.有

9、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水土资源丰富 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水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A. B. C. D.,C,24,解 析,通过对两幅图的阅读学生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灌溉用水量在1998年以前呈增加趋势,而1998年以后呈减少趋势,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则一直在增加。 3.200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探索我国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步骤。回顾历史,认识现实,有益于我们参与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材料我国某区域图。,(1)图中M、N两城所在区域是该地区重要的工业区,试分析其形成

10、与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 答:区内有丰富的煤、铁、铜、钛、铝土等矿产资源(至少答出两种矿产);有二滩,26,等水电站提供廉价的水电(答出水电站名称);有成昆、贵昆、湘黔、川黔、内昆等铁路经过(至少答出两条铁路线),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区外市场广阔。 (2)图中P城所在区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试分析影响其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答:位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热充沛,雨热同期(气候适宜);河流众多,且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人口、城镇众多,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27,读下图,完成45题。,能力提升,28,4.地理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与实

11、际分布不符的是( ) A.混交林 B.针叶林 C.水稻 D.冬小麦 5.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河出现春汛 B.地一年中气温最低 C.地小麦黄熟 D.地一年中人影最短,D,A,29,解 析,第4题,图中显示的是东北平原的北部地区,该地不能生长冬小麦。第5题,关键是看懂地球绕日运行图,此图注意地轴方向一直不变,同时自转与公转方向一致,可据此移动图中地球位置,再依据太阳直射点变化判断季节;该图显示的是北半球的春季。,30,6.地缘理论启示我们, 在研究我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时必须高度重 视东北亚这一重要地区。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

12、俄罗斯 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 子岛一半领土回归中国,又一块游离多年的中 国领土回到祖国怀抱。,31,材料二东北亚局部图及黑瞎子岛示意图。,32,(1)据图分析黑瞎子岛的形成原因。 答:流水沉积(外力)作用。 (2)比较A、B两地冬季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答:差异:A地降水量小于B地降水量(或B地降水量大于A地)。原因:A地受来自亚欧大陆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B地同样受西北季风影响,但该季风经过日本海时会增温增湿,加上又位于山地迎风坡,故降水较多。,33,(3)图中甲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与周边国家相比,近年来甲所在地区农业发展迅速,试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该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优势。 答:石油(自然资源或能源)。优势: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高;政策支持;东北亚合作发展的契机。,34,(4)19世纪末期,俄国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为了发展国内经济,沙皇决定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然而铁路的修建却是异常艰难,其中来自自然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答:积辽阔的冻土层;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巨大的温差经常造成钢铁脆裂,设备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