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1.2考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广西专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61437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1.2考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广西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1.2考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广西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1.2考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广西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1.2考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广西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1.2考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广西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1.2考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广西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1.2考点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广西专版)(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2,考 点 透 析,一、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 球体(并非地球自转形成)。 2.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 是昏线。,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考点5,3,晨昏线始终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是0。,3.昼夜交替的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4,由于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随着地球的自转,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运动。同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并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以圆心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如图所示。(注:

2、图中AB为晨昏圈),晨昏线的运动,5,6,二、地方时与区时 1.地方时: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 计算: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为“+”,西侧为“-”(东加西减)。经度差的求法:所求地和已知地的经度在0经线的两侧为“+”;同侧为“-”(两侧加,同侧减)。,7,2.时区的划分:因经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同时刻,叫地方时。由于东边的地方先见到太阳,所以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每隔15经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为了统一时间系统,国际上采用经度每隔15划分为1个时区的办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从西经7.5向东

3、到东经7.5为中时区或零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依次为东(西)一区至东(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共用180经线为其中央经线。,8,3.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统一时间,即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为:时区号数15。如: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东经120上的地方时。,9,由已知经度数推算时区数: 时区号数:已知经度数15(若余数小于7.5,则商数的整数位即为时区号数;若余数大于7.5,则商数的整数位加1即为其时区号数)。 区时的计算方法: 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1小时时区差数(即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数。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东用

4、“+”,西用“”)。,10,4.日界线: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自然日界线(0:00所在的经线)。,规律技巧点拨2,1.地方时的计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迟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2)明确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先确定对应点的时区,求出时区差。,时间计算,11,(3)确定某一地点的地方时,该点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图中或题目条件中隐含的。 (4)明确地方时的换算关系:1小时/15;4分钟/1;4秒/1;“东加西减”。 (5)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日期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相

5、应退一天。,12,2.日期的变更 (1)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 (2)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 (3)注意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 星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 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年份的变化。 (4)确定某一日期所占比例时除确定 180经线外,还要找到“零”时对应经线。,13,例1下图中G是上下两图的连接点,回答下列问题:,14,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A为45W,B为 135W,则: (1)北京时间是_月_日_时。 (2)C点在D点的_方向。 (3)此时,今天和昨天日期的划分界线是 _和_。 (4)若图中阴影表示为日期,则G点的经度为 _。 考点:时间计算;

6、方向判断,15,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判读该图中的信息。由题意可知,阴影表示黑夜,晨昏线经过极点,即和经线重合,则时间为春分日(3月21日)或秋分日(9月23日)。因A、B两点经度相差90,则可推出G点经度为90W,上边的半圆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半球;下边的半圆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为北半球。则0经线位于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上,为0时,北京时间为8时。,16,划分今天和昨天的界线为固定的日界 线和0时经线。若阴影表示日期,则图示表 明: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G点为两个日期 的分界线,因此经度为0或180。 答案:(1)9月23日8时(或3月21日8时)(2)东南 (3)0经线180经线(4)0

7、或180,17,右图中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Q点与P点分别是a和b的中点。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120。据图回答(1)(3)题。,例2,18,(1)如PM为晨线,则此时N点为( ) A.4:00 B.8:00 C.20:00 D.16:00 (2)如果PN为晨线,则Q点的日出时间为( ) A.4:00 B.8:00 C.20:00 D.16:00,C,B,19,(3)如果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自M地飞行到N地,则其飞行方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 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D,20,(1)若PM为晨线,则可以判断MPN下面部分出现极

8、昼,则可知PQ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00;Q点与P点分别是a和b的中点,则可知P点与N点经度相差60,即N点的地方时比P点晚4小时,由此可知N点此时为20:00。,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球面最短距离,21,(2)如果PN为晨线,则可以判断MPN上面为白昼,即在MQN所在纬线圈上,白昼所占弧度为120,即该纬线圈上昼长为8小时,根据日出地方时与昼长的关系可以计算出该纬线圈上各地日出的地方时为8:00。,(3)球面两点间最短航线为过两点间大圆的劣弧,而晨昏线是大圆,即沿最短航线自M地飞行到N地沿b线即可。,22,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23,(1)若经线OC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图幅范围在东半球,阴影

9、部分为黑夜,则其他两条经线的经度为:OA_;OB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_。 (3)E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D点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_。,70E,115E,(0,155W),600,24,(4)D点在A点的方向,C点到E点比C点到B点的距离(长或短),C点与D点的自转线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5)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与日出同时,这一天的升旗时刻是( ) A.北京时间6时 B.北京时间6时16分 C.北京时间5时44分 D.东八区6时,东北短C点的线速度是D点的2倍,B,25,由OC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且图幅范围在东半球,加上地球自转为逆时针方向,可知OC为东半球的最东端,即OC

10、经度为160E,O为北极点;由图示可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说明此日太阳直射赤道;由图示可知,AOC90,OB为AOC的角平分线。,26,三、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 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经线相互平行)(观察方向应与物体运动方向一致)。 意义: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动都有影响。,27,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根据实验过程回答(1)(3)题。,例3,(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11、,B,28,这是一道探究性的地理试题。第(1)题,主要考查地转偏向力在南、北半球的区别,用伞转动模拟地球自转,滴红墨水模拟物体运动,并以此来观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偏转现象。,29,(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 B. C. D.,A,30,第(2)题,该实验存在的缺陷在于:只能同时模拟某一个半球的物体运动后的偏转,也就是说不能看到物体运动在穿过赤道前后不同的偏转现象;只能看出纵向的物体运动偏转方向(即经线方向);与实际地球运动的差别太大。,31,

12、(3)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 上海至纽约飞行航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南亚地区夏季风的形成 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 秘鲁寒流在流动中呈离岸的趋势 A. B. C. D.,D,32,第(3)题,说法主要是在球面上航行寻求最短距离,航线是球面上大圆的劣弧,通常凸向高纬度;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是由于地中海与大西洋海水之间存在密度差异,故而在两者之间存在密度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33,1.(2008广东)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习题训练,34,A. B. C. D.,主要考虑:第一,比较平直的河

13、段,考虑地转偏向力,如图中的;第二,比较弯曲的河段,找出河流凹岸和凸岸,河流凹岸一般侵蚀比较强烈,如、处。该题比较简单,只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就足够了,该题河流的凹岸与地转偏向力作用方向相一致。,35,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24题。 2.该地的经度约为( ) A.120E B.125E C.115E D.110E 3.该日最有可能在( )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B,解析,A,36,4.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 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 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14、 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A,解析,37,第2题,由日出、日落时间求出昼长为10小时,则该地日出地方时为(12-1027)7点日出,当地地方时为7点时,北京时间为6:40,则该地在120E以东,比北京时间早20分钟,每4分钟1,共,则该地的经度为125E。第3题,由昼长为10小时,得出该地昼短夜长(北半球),故太阳直射南半球,结合选项,只有11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题目 23,题目 4,38,第4题,11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印度洋海水向西流,马六甲海峡北部海平面低于南海海平面,因此南海海水由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拉普拉塔河位于南美洲,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此时该河正处于丰水期。而此时南亚地区

15、是旱季,印度河进入枯水期。,39,(2009四川)下图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纬线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56题。,40,5.此刻,太阳直射( ) A.世界著名渔场 B.世界著名油田 C.暖流流经地区 D.热带沙漠地区 6.图幅范围内( ) 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 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 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 D.此季节,N地原野一片枯黄,B,C,解析,41,第5题,由同一纬线上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日落,判定N地位于P地的东边,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图中右上角多条经线交会处为南极点。“图中70度纬线以内为极昼”即70S以南为极昼,进而推断太阳直射20S纬线。,解析,42,M地所在经线处于两条30经线正中间,应为0经线,N地所在经线为30E;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由“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可算出图示时刻,N地(30E)的地方时为4时,150E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即太阳直射150E经线。根据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20S,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