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李科研汇总删减版本2doc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55661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人李科研汇总删减版本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泥人李科研汇总删减版本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泥人李科研汇总删减版本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泥人李科研汇总删减版本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泥人李科研汇总删减版本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泥人李科研汇总删减版本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人李科研汇总删减版本2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意识已越来越强,因为这些是我国文化的核心,睫。我市有6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单,其中包括虞城县的花木兰传说、柘城县的大仵民间舞蹈和李秀山泥塑、商丘市的四平调、睢阳区的火神祭祀、睢县的二夹弦,现从柘城李秀山泥塑的发展来探讨对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问题。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泥人李 文化产业 传承 保护目 录正文一、本项目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1一李秀山泥塑(后简称“泥人李”)的兴起与来源2二“泥人李”的发展规模3三“泥人李”的发展现状四“泥人李”发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1.泥人李发展模式的优势、泥人李有优秀的传承人、技术不易泄密2

2、.泥人李发展模式的劣势五“泥人李”传承人保护的不利因素1. 泥人李传承人才队伍专业理论缺乏,阻碍产业发展2. 对泥人李传承人保护、培养、监管的配套机制缺乏3. 对传承人才支持和激励的方式研究需加强二、内容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及推进对泥人李传承人保护与培养的政策与建议1. 需要上级部门制定或实施的政策措施、法律保障、宣传保障、政策保障二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泥人李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1. 文化产业发展形势2. 文化产业成功案例的分析与借鉴三国际国内美术消费的格局新变化对商丘“泥人李”的一些启示1. 消费时代的艺术变化.视觉消费化.泛媒介化.艺术生产者与艺术消费者界限的消解四

3、当前“泥人李”的宣传意识与力度五泥人李的市场定位及市场分析六泥人李是民间美术风格与学院派风格的巧妙结合三、本项目的创新程度、应用价值一“泥人李”大胆提倡产业化的科学定位1. 创新程度2. 对我市其它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3. 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意义,更好地证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二找新出路开拓文化市场三对泥人的关注与措施实施对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研究从柘城李秀山泥塑的发展现状探讨对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张华亭、马天飞、汪训、汪霞、吴宗玉一、本项目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一李秀山泥塑(后简称“泥人李”)的兴起与来源2010年11月6日,我们5人科研组一起踏上了柘

4、城县远襄镇的路程,对于柘城李秀山泥塑,笔者仰慕已久,秀山泥塑在商丘文化圈是小有名气,外界文化圈都非常熟悉天津的“泥人张”,可“泥人李”却鲜为人知。其实艺术价值可与天津“泥人张”媲美。当我们到达秀山泥塑艺术馆时,看见李秀山满手泥巴的从工作室走出,虽然农民出身,却透着一股文气,言语间透露出他对自己泥塑艺术的自信和憧憬。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通过交流我们得知:早在2005年8月,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专家组组长吕济民教授在商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史培德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琼的陪同下亲临柘城,对李秀山泥塑进行专题调研,并欣然题词:“奇技艺高”。 从此,“泥人李”揭

5、开了“藏在深山无人知”的面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 2008年6月,李秀山泥塑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泥人李”家的泥塑手艺到目前已经传到第3代了。其实,他们家第1代并不是做泥塑的。“泥人李”的第1代掌门叫李茂功,他13岁开始学习雕花木匠工艺,在清嘉庆和光绪年间闻名于商丘周边地区。但那时候艺术不值钱,连糊口都困难,他穿的棉袄都露着套子。李茂功的儿子李延芳自小耳濡目染,也掌握了雕花技艺。可是由于赚不到钱,李延芳把目光投到了其他行业。那时候,建庙宇非常兴盛,可以说是两三公里远便有一座庙。李延芳发现,为庙宇里塑神像很吃香,有心计的他便

6、留心寻找老师。当时,有个搞泥塑的师傅很有名气,他叫曹纪先,徒弟收了几十个。李延芳去拜师时,他已经70多岁了,不愿意再收徒弟。后来通过熟人多次说合,李延芳才如愿以偿成为他的弟子。入行学泥塑手艺有个规矩,必须给师傅家干农活3年,在这期间不准学,只能给师傅打个下手。李延芳很聪明,白天干活,晚上偷偷学着捏泥人。有一次,他在偷捏泥人时被曹纪先发现了,师傅见他捏得有模有样,并没有责怪他,反而破例准许他提前学习捏泥人的技术。李延芳学捏泥人后如鱼得水,很快掌握了各种要领,3年后学成出师。艺成归来后,他带着全家人开始了泥人制作,并兼顾竹马、旱船、龙灯、戏剧服装的制作,很快就干出了名气,被人誉为“泥人李”。由于在

7、民间艺术界名气大,李延芳和天津著名的泥塑艺人“泥人张”(张明山、张玉亭)成了好朋友,几个人经常交流心得,切磋技艺,李延芳做泥人的颜料都是从天津“泥人张”那里购置。成为泥塑艺人后,李延芳家的生活变得富足起来,并受到大家的尊重。然而好景不长,频繁的战乱开始了,民间艺人没有了生活的空间。1947年,李延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1949年解放后,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参与组建农村文化站、俱乐部、群众剧团等。后来,他先后当选村长、社长,不久又调到县剧团任舞美队长。1958年,李延芳被调到县展览馆,搞阶级教育展览活动。他结合当时的实际,创作了大型泥塑“收租怨”,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赞扬。1970年,

8、他参与了商丘市中心广场毛泽东高大塑像的设计与制作。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有专家评价说:李廷芳的泥塑作品其比例之精确,骨骼之有力,形态之逼真,传神之微妙,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泥塑作品搏荣获第三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作品炎黄二帝结盟荣获第四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精忠报国、哼哈二将、天女散花、牛郎织女、昭君出塞等系列作品,都受到专家的较高评价。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李廷芳如今已是年届八旬的老人了。他把把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子李秀山、“泥人李”新的传人。1971年,19岁的李秀山初中毕业后进入商丘师范学校美术进修班,跟丘光正、周东海教授学习美术,他当时的班主任是我市原文联主

9、席曹天舒。凭着过人的天资和不懈地努力,李秀山很快成为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作品也多次获奖。作为一名农民,他深深地了解农村的生活,他一边劳动一边创作,创作了塞外人家、新生、乡情、三代人等优秀作品,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1978年,李秀山决定把祖传的泥塑手艺挖掘出来,但他不敢公开捏,只有偷偷地温习。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李秀山练习捏泥人的模特是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他潜心研究,认真学习,这都为他的泥塑创作提供了好的基础。几年间便掌握了娴熟的技艺。他把美术修养融入到泥塑中,在传统的技法上大胆创新,吸收了国画甚至于西洋画的艺术营养,使作品更具有张力,更加逼真,使作品更具有性格化、生活化。同时,他在泥塑作

10、品里融入了自己的个性特色和独特技法,使其作品具有了典型的中原泥塑特征。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1991年,李秀山承接了玉皇庙“玉皇大帝”系列泥塑工程;1992年,承接了三黄姑庙系列泥塑工程;1994年,承接了河南省老君堂制药厂李时珍塑像制作;2003年,应商丘市文化部门的邀请,承接了中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商丘火神台的大型泥塑工程。在此期间,北京画院院长李雪禅来参观,给予了李秀山很高的评价,并收藏了他的泥塑作品。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李秀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泥人李”的名号也越叫越响。他创作的婚丧嫁娶民俗系列、柴米油盐生活系列及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人物系列系列泥塑,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还兼顾民间

11、艺术竹马、旱船、龙灯、狮子、戏剧服装头饰的制作。“泥人李”的泥塑作品具有典型的中原泥塑特征。所塑人物饱满质朴,线条浑圆富有弹性,构图形式简练、粗放,制作手法娴熟。具有传统性、夸张性和生活气息。每件作品都形象逼真出神入化。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汝波看过“泥人李”的作品后写出评论说:“李秀山的作品具有浓重的民间传统特色,极富喜庆生活气息。他运用了现代对比手法,使作品有冷有暖,有阴有阳,具有立体感,穿透力。他们父子的作品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他们是实力派民间艺人。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二“泥人李”的发展规模目前,李秀山的两个儿子李国柱、李亚伟,女儿李云霞,儿媳王莲和孙子李冲等都能进行

12、泥塑创作。柘城李秀山泥塑已经传承了6代,正在发扬光大。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三“泥人李”的发展现状2008年9月,在市、县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柘城县秀山泥人李发展研究中心,并奠基兴建秀山泥塑艺术馆。秀山泥塑艺术馆在柘城县远襄镇南街落成。这是著名泥塑艺人李秀山在成立柘城县秀山泥人李发展研究中心之后,传承、弘扬泥人李泥塑艺术的又一项重要举措。艺术馆珍藏了李廷芳、李秀山、李亚伟祖孙三代泥塑传人的泥塑精品300多件,集制作、烧制、展览、销售为一体,是目前我国首家个人泥塑专业艺术馆。艺术馆主体共3层,建筑面积750平方米。院内有烧窑,一层是工作间,三层是一个150多平方米的大展览厅,里面展

13、出了李廷芳、李秀山及李亚伟兄妹的泥塑精品300多件,包括曾获得国家大奖并获得国家专利的泥塑作品搏,荣获第四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的作品炎黄二帝结盟,反映民俗生活小型泥塑系列及走娘家、背娘赶集等。据李亚伟介绍,这是目前国内首家个人泥塑专业艺术馆。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四“泥人李”发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1.泥人李发展模式的优势、泥人李有优秀的传承人目前,泥人李的发展模式为家族传承式的发展模式。李廷芳仍在创作泥塑作品,李秀山和儿子李国柱、李亚伟及女儿、儿媳、孙子等也都能进行泥塑创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李亚伟,曾拜著名雕塑大师、清华大学教授李向群为师,学习现代雕塑,并与泥人李泥塑艺术相互融合、借鉴。他

14、现在正准备设立实习基地,以便让更多人了解泥塑,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自己的泥塑作品带到国外去参展,让世界领略民间艺术的魅力。把泥塑这个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早日发扬光大。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技术不易泄密捏制泥人工艺十分复杂,但是随着现代高科技的手段越来越多,复制仿照等造假工艺水平的提高,给大量的艺术品带来灭顶之灾,然而这种传承是的发展模式正好可以避免这一事件的发生。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2.泥人李发展模式的劣势 由于当前泥人李只局限于家族传承式的发展模式,规模小,没有形成产业化,不能带来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其传承与保护问题。要想发展,就要形成文化产业格局,而现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正是泥人李将来发展的劣势,主要体现以下方面: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五“泥人李”传承人保护的不利因素1.泥人李传承人才队伍专业理论缺乏,阻碍产业发展传承人大多只能在泥人李发源地培养,靠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授,个人的领悟能力比较重要,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素养与技艺培训,难以成为“大家”,据考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尤其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后备传承人不到传承人总数的40%,只能从事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