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10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54193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中历史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10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2高中历史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10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2高中历史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10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2高中历史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10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2高中历史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10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中历史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10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中历史 1.1 发达的古代农业 10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国经济 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单元,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特点与男耕女织的模式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领先世界,多种经营,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不断发展,是农业经济的补充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封建土地制度与维护自然经济的政策,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早期的农业生产,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你知道“神农”的传说吗?,一、早期农业

2、生产的出现,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 ”。,思考: 1、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的什么情况? 2、有什么方法可以证实?,阅读P4-P5第一、二段(包括“历史纵横”部分) 思考: 1、我国早期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2、从中国农业产生方面来看,中国古代农业 经济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犁壁,犁评,犁箭,犁铲,隋唐时的曲辕犁,水流方向,这是一幅航拍照片, “鱼嘴” 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

3、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翻车的模型,筒车,变化: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青铜农具 铁犁牛耕,(“火耕”原始社会),(“耒耕”原始社会),(少量使用商周时期),(主要耕作方式),思考: 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化?这一变化过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说明: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欣赏: 树上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多 我于娘子戴发间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恩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阅读课文,思考: 1、在小农经济产生之前,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方式是什么?

4、2、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小农经济有哪些特点? 4、你如何评价小农经济?,拥有部分土地(所有权) 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基本上自给自足,生活较稳定,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十分 脆弱(阶级剥削 自然灾害 土地兼并),特点,评价,小农经济,练习:,1、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刀伐木,纵火焚烧。”其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青铜耕作 B、个体农耕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 2、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 A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 B土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里 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农民不到市场上去出售农产品,A,C,3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有 铁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曲辕犁的出现自然经济的推动作用 A B C D 4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惟一模式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 B C D,A,B,5战国以来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得以确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周王室的衰弱 B各国的变法运动 C封建地主阶级的出现 D农耕技术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 6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刀耕火种 D石器锄耕,D,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