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乡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1754117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年回乡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过年回乡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过年回乡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过年回乡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过年回乡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年回乡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年回乡调研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过年+回乡调研报告过年 +回乡调研报告 一篇 今年春节期间,我回乡过年, 切身感受到家乡近年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 观。现就本人调研情况,综合整理如下:基本情况 我的家乡分宜县,位于江西省西中部,袁河中游,东邻 新余市渝水区,南连吉安市安福县,西接宜春市袁州区,北 毗宜春市上高县。境内属低山丘陵地形。地势南北部略高, 中部较低平。总面积 1389 平方公里,下辖 6 镇 4 乡 1 场 1 个办事处和 1个省级工业园区, 127个行政村和 11个居委会。 总人口 33 万。( 一 ) 家乡新事物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和深入,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 发生了很大变化:各乡镇村级公路升级改

2、造全面完成 ; 现在 农民吃穿不愁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各村设立了农家书屋,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时不时有村民 过来看书借书,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最受欢迎、实用。村支部宣传人员说,农家书屋给村民创造了聚在一起的 机会,常常几个人围在一起交流,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不再 像以前农闲时没事干,整天东家长西家短、打麻将玩小钱。 村里的文化休闲广场的建成,让群众有了锻炼、娱乐的好去 处,既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更成为村民们过年时的欢乐之地( 二 ) 机关新气象春节慰问活动开展以来, 没有悬挂横幅, 没有警车开路, 没有随行众人围绕,更没有出现干部之间红包相送的现象。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

3、,群众深深感受到了机关干部的实在 与温暖,朴实的清风随着节日的喜庆阵阵扑面而来。以前,我们担心领导大老远来,吃不好喝不好,显得太 寒酸,但现在中央有规定了,必须照办,大家也轻松。机关 里一名负责后勤的人员说,现在有领导下来调研,不再去附 近的饭馆,都在机关食堂就餐,既节省开支,又具有当地特 色风味,一举多得啊 ! 以前在接待和被接待上,耗时耗钱耗 精力,机关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说, 八项规定不仅群众拥护, 体制内的公务员也觉得减负了,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实际工 作上。( 三 ) 群众新声音 亲戚家的孩子在分宜中学里读书,经过一看,崭新的教 学楼和宿舍楼高高矗立,绿树成荫,一扫当初破旧落后的印 象。

4、不只教学条件改善了,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增强。学校老 师编制是正式编制,去年已经两度提工资,实现与公务员的 两相当。 因为待遇好, 所以老师们都愿意来到这个地方教书。 去年中考,分宜中学就取得了优异成绩,孩子能在本地接受 好的教育,大人外出打工也放心。留守在家的老人看着孩子, 想起了孩子的爸妈,要是大人也能在本地工作就更好了。分 宜县受产业基础和产业资源所限, 就业机会少, 创业环境差, 造成了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现象。借助新项目的落户契机, 要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创办生态工业企业,加快重点项目建 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二、存在问题 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乡亲们对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些问 题表现

5、出了忧虑,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 留守儿童成长有疏忽。村民们普遍认为,虽然温饱 问题得到了解决,但经济收入渠道单一,单靠种地获得的经 济收入太有限,普遍感到没钱花。经调查,我村 52 户人家 中,真正只靠种地谋生不在外地打工的仅有 9 家,其余 43 户中至少有一人长年在外打工,打工者全都是青壮年劳力, 村内多以老弱妇幼为主。经统计,我村有近 20 户人家的未 成年子女为留守儿童,其父母长年在外,由爷爷奶奶抚养, 这些孩子缺乏父爱、 母爱,个别孩子性格内向, 学习成绩差。 在外打工的父母也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无能为力,只 得任其发展。( 二 ) 土地经营承包有偏差。改革开

6、放以来,最先调动农 民积极性,让农民解决温饱问题的便是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 责任制。这项制度解放了生产力,适应了当时改革开放的大 气候,深受农民拥护和爱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土地 经营承包的一些弊端已日渐显现。首先是农民各自为战,土 地被化整为零,不适应大机器生产,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 程度不高 ; 其次是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耕作有一定的盲 目性,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利润微薄,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时常 跟风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常常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 ; 第三 是土地经营权长期不变的政策在农村落实的不到位,甚至出 现偏差。前些年土地经营权承包 30 年不变, XX 年党的十七届三 中全会上又提出 5

7、0 年不变,还鼓励农村土地自由流转。随 着时间的推移,各农户家里的人口大都会发生变化。按照政 策规定,各村应根据各农户人口增减情况及时调整土地。但 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村子调整步伐滞后,使得一些农户增人 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显失公平。据了解,我们村自 1998 年土地调整过一次后,至今十多年再无调整,有的家庭娶了 媳妇有了小孩,但土地并无增加 ; 而有的家庭老人离世,土 地并无减少。( 三 ) 村级组织管理有欠缺。目前,农村村一级自治组织 人员不足,机构涣散。村里的支部书记、村主任忙于自己的 事情,甚至一年连一次会都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甚至县一 级党委、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不能及时传达至村民。同时

8、包 括文化活动在内的各项活动更是十分匮乏。三、意见建议当前的农村, 虽然有上述种种问题, 但这只是个别现象, 不是主流。总体上,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村民的物质文化水 平正在不断提高。事实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十 分关注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各种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结 合自己了解的情况,现建议如下:( 一 ) 进一步加强乡镇村级组织的建设。切实提高乡镇干 部的待遇,加大乡镇一级的交流、提拔工作。绝大多数乡镇级干部属于天花板官员,几无 晋升空间,工作缺乏动力。前些年,一些地方试行给连续多 年任职乡镇的主要领导以副县级待遇的办法,建议再调研完 善,可以借鉴试行。村一级干部是村民选举产生的,不属于

9、 公务员系列,待遇更低,建议一方面加大培训,提高能力, 另一方面提高待遇,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二 ) 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医疗的投入。目前随着计划生 育政策的普及,农村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地方的小学已经停 办,建议政府进一步整合农村优质教育资源, 加大资金投入,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新农合方面,建议适当提高村民缴费 比例,对一些慢性病的农合费用也应予以适当报销,同时提 高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 三 ) 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制度的落实。尽快出台一些具 体措施,落实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好政策, 尽快把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的手里,让富余人进入城市或在 种田能手的农场工作,加快农业耕作的机械

10、化程度。过年 +回乡调研报告 二篇 根据关于开展机关干部春节 回乡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利用春节回乡时机开展调研活 动,针对 *县*乡* 村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活情况、通讯 和卫生、乡村清洁和绿化开展了调查,现将调查状况汇报如 下:一、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生活情况( 一 )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部门的共 同努力,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一是实现了 公路村村通。如今村里的泥路逐渐变成水泥路,改善了村民 们交通不便利、雨天行走不安全等问题。二是实现了每家每 户通水通电。每家每户都用上了大功率电器和自来水,彻底 摆脱了无水无电的落后境况。三是实现了全民

11、娱乐,全民运 动。村里增建篮球场及部分健身器材,村民们可在平时空闲 之余娱乐健身。( 二 ) 群众生活情况随着社会的进步,村民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每家每户都安装了户户通卫星电视,能够与外界接 轨,接收各地电视台,了解世界各国时事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与众不同文化习俗2、大家电拥有率、家用车辆购置率达到70%。如今村里拥有冰箱、洗衣机、农用车辆的家庭越来越多,50%的家庭拥有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 更有 2%的家庭已经拥有了小面包 车。3、沼气池是我村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重大标志。由原 来的粪池改进为沼气池,不仅减少了用电烧柴等资源,还能 通过化粪池解决腐烂作物以

12、及牲口排泄物无处安置的问题, 改善周边环境,由杂、乱、脏变成了齐、净、美,渐渐与新 时代新农村接轨。4、全年人均生活性支出相较于前几年有了一定的改善。一是基本生活支出由原来的 1000元增加到了 XX元。二是教 育支出由原来的4000元降低到XX元,因为有了小学、初中 全免学杂费的政策,村里不仅实现了适学儿童全部上学,更 减轻了村民的负担。三是医疗卫生支出由原来XX元降低到1000元,随着农村医保的普及, 减少了村民们了高昂的医疗 费,进一步降低了农村生病死亡率。四是社会保险支出由无 到有,使农村建设有了质的飞越。5、三留守人员占比分别为留守老人占60%,留守妇女占10%,留守儿童占 30%。

13、在此之前,由于我村公路不通,很多 人外出打工,致使村里大部分为老人,专门管理田地,儿童 留给老人照看。6、人均收入情况* 年前我村人均收入基本靠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年总收 入为 XX0 元。其中务农收入 3000 元、务工收入 15000 元、 其他收入 XX 元。至 * 年底,村民收入有所改善,我村响应 政府号召,开荒扩土大面积种植甘蔗,一年家庭增收至少 10000 元。2、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落实情况 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持肯定态度。在村委及市集 可看见挂有相关宣传标语、横幅,整体民风得到改善,村民 们比以前节约,减少了生活中各种浪费,更杜绝了过节送大 礼等铺张浪费。3、清洁乡村活动开展情

14、况“美丽 * 清洁乡村”活动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 田园为主要任务。一是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开 展乡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整治农村环境卫 生。二是清淤治理乡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沟清理水 面漂浮垃圾,处理厕所、畜禽场 (圈、栏 )污水排放。三是清 收和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 控制农药、 化肥等过量使用,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四是建统一的垃圾池,安排专门人员对 生活垃圾进行焚烧等。这些在村委的大力宣传和督促下都取 得了一定的成绩。乡里建立起了清洁乡村活动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各级清 洁环境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和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然后 根据实际因地制宜的建立村规民约,建

15、立乡村保洁队伍,落 实人员和经费,确保垃圾长期有人收集、保洁长期有人管、 农村环境长期保持干净清洁。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现在 不管是在文化广场还是在村里的主要道路及房前屋后都可 以看到有关“美丽 * 清洁乡村”的标语,在县里专门提供的 环保垃圾桶上也印刷有“美丽 * 清洁乡村” ,时刻提醒着村 民们注重环境卫生,美化生活环境。通过清洁乡村活动,村民们感受到了乡村清洁的诸多好 处,提高了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积极性。二、村屯绿化活动 随着新农村建设以及“美丽 * 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 现在的我们村不再是只看得到农作物这样的绿色,更看得到 城市中才有的道旁绿化树。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 持下

16、,村里开始了村屯绿化,在乡村公路两旁种起了各种绿 化树种。在荒山上开疆扩土,大面积种植核桃,响应政府号 召努力打造核桃大县,通过政府一系列扶持政策既满足了绿 化的需求,又不浪费土地的价值。三、结论( 一 ) 经此次调查,我村变化有以下几点: 首先,交通得以改善, 与外界联系更密切。 原来是泥路,很少有人出来走动,现今部分为水泥路,摩托车变多,私家车开始出现第二,经济有所增长,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由之前仅靠 青壮年外出务工变成开始回到家乡种植甘蔗等各种农作物, 有人开始养殖畜牧, 收入门路较之前广。 留守人员有所减少, 创业人员逐渐出现。第三,环境大大改善,逐渐贴近新农村。虽然还没全村 硬化,可是通过接收外界信息,村民各方面意识逐步增强, 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美丽 * 清洁乡村”活动,美化周边 环境。第四,文化气息愈加浓烈,延续传统文化。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