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拓展阅读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4173544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阳楼记拓展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岳阳楼记拓展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岳阳楼记拓展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拓展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阳楼记拓展阅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记拓展阅读岳阳楼值得一看。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 座岳阳楼了。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印象里,它 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很少没有读过岳阳楼记的。岳阳楼记一开头就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楚,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建的。岳阳楼和滕子京这个名字分不开 了。滕子京一生做过什么事,大家不去理会,只知道他修建了岳阳楼, 好像他这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 因为范仲淹的

2、一记而不朽。若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岳阳楼,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对它向往。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很好,而尤其为人传诵者,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 言。可以这样说:岳阳楼是由于这两句名言而名闻天下的。这两句话哺 育了很多后代人,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 响。写这篇记的时候,范仲淹不在岳阳,他被贬在邓州,即今延安, 而且听说他根本就没有到过岳阳, 记中对岳阳楼四周景色的描写,完 全出诸想象。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他没有到过岳阳,可是比许多久住 岳阳的人看到的还要真切。岳阳的景色是想象的,但是“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却是久经考虑,出于胸

3、臆的,真实而深刻 的。看来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独特的思想,才能调动想象,才能把在别处所得到的印象概括集中起来。范仲淹虽可能没有看到过洞 庭湖,但是他看到过很多巨浸大泽。他是吴县人,太湖是一定看过的。 我深疑他对洞庭湖的描写,有些是从太湖印象中借用过来的。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 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 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 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樺,没有一钉一铆, 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 弄姿的小家气,在烟

4、波浩渺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滕王高阁临江渚”,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 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则好 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的。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 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 楼与湖是一个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 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 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成宜,皆可悦

5、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我们登岳阳楼那天下雨,游人不多。有三四级风,洞庭湖里的浪不 大,没有起白花。本地人说不起白花的是“波”,起白花的是“涌”。“波” 和“涌”有这样的区别,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可以增加对于“洞庭波 涌连天雪”的一点新的理解。夜读岳阳楼诗词选。读多了,有千篇一律之感。最有气魄的还是孟浩然的那一联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化大境界为小景,另辟蹊径。吕洞宾的 绝句“朝游岳鄂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 洞庭湖”,很有点仙气,但我怀疑这是伪造的。写得最美的,还是屈大夫 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两句话,把洞庭湖就写完了!(汪曾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