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和对策讲义资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731553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9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暴露和对策讲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职业暴露和对策讲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职业暴露和对策讲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职业暴露和对策讲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职业暴露和对策讲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暴露和对策讲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暴露和对策讲义资料(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口市人民医院,1,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和对策,海口市人民医院 感染和疾病控制处 王行旺 2014-8-25,海口市人民医院,2,2003年的春天,定义,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谓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分类,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海口市人民医院,3,海口市人民医院,5,职业暴露的责任,政府:制定政策 医院:制定实施方案 科

2、室:落实实施方案 个人:执行,海口市人民医院,6,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海口市人民医院,7,1、为了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与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引发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制定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制度,并认真落实;定期进行培训, 使医务人员充分掌握其相关知识与防范措施,有效预防自身感染。 2、医务人员应掌握医院感染“标准预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并能根据情况,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额外预防措施。医疗机

3、构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合格和充足防护用品,以备需要时使用。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时,应有登记、报告、追踪制度及处理流程与措施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海口市人民医院,8,2020/8/11,8,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配套的技术性规范文件,内窥镜消毒技术规范 口腔科器械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废物处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 医院感染监测指南 医疗机构空气消毒净化技术指南 医疗机构隔离技术指南 消毒供应室(中心)管理规范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海口市人民医院,9,提纲,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 各种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标准预防 安全用品 职业暴露的

4、预防和暴露后处理,海口市人民医院,10,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裸眼可见的:锐器、污水、污物 裸眼不可见的:各种微生物、气体、射线,海口市人民医院,11,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锐器,海口市人民医院,12,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各种微生物,海口市人民医院,13,提纲,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 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标准预防 安全用品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暴露后处理,海口市人民医院,14,锐器伤发生率,9088 名调查对象中有3436人最近1 年内有过锐器伤经历,发生率为37. 81 % ,共发生锐器伤13 114 次,平均年发生率为1. 44 次/(人年) ,其中护士为1. 82 次/ (人年) ,医师为 1

5、. 28 次/ (人年) 。 索瑶 , 范珊红, 高晓东 陕西省11 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 年第21 卷第12 期,海口市人民医院,15,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地点构成比( %),发生地点 锐器伤次数 构成比 普通病房 5997 45. 73 手术室 3572 27. 24 ICU 1093 8. 33 医废暂存 653 4. 98 急诊科 389 2. 97 门诊抽血 250 1. 91 门诊部 242 1. 85 消毒供应 235 1. 79 口腔科 224 1. 71 输液室 203 1. 55 检验科 183 1. 39 血液透析 73 0. 55 合

6、计 13114 100. 00,海口市人民医院,16,造成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构成比( %),医疗器具 构成比 输液头皮针4447 33. 91 注射器针头3552 27. 09 手术缝针2592 19. 76 手术刀片663 5. 06 静脉留置针455 3. 47 玻璃玻片241 1. 84 手指采血针184 1. 40 一次性血糖针177 1. 35 骨穿针140 1. 07 剪刀143 1. 09 剃刀116 0. 88 切片刀108 0. 82 电刀73 0. 56 其他器具a 223 1. 70 合计13114 100. 00,海口市人民医院,17,造成锐器伤的操作种类构成比( %

7、),操作种类锐器伤次数 构成比 将针头放入锐器盒时2161 16. 48 回套针帽时1857 14. 16 手术缝合时1834 13. 99 医疗废物处置时1519 11. 58 抢救时1058 8. 07 静脉注射时895 6. 82 拔动静脉针时904 6. 89 针头和器械传递时876 6. 68 抽血时688 5. 25 整理手术器械时538 4. 10 手术切开时553 4. 22 抽血气时231 1. 76,海口市人民医院,18,不同职业HBV 职业暴露构成比,职业职业暴露人数 构成比 护理 53 67. 09 医师 16 20. 25 见习人员 10 12. 66 合计 79 1

8、00. 00 姚源, 穆丽焕, 肇颖新 职业暴露防护体系对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的影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年第19 卷第23 期,海口市人民医院,19,HBV暴露后的后果,如果医务人员被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抗原双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发生临床型乙肝的危险性为,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包括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的危险性为; 如果该血液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但抗原阴性,则发生临床型乙肝和乙肝病毒感染(包括临床型和亚临床型)的危险性分别为和。,海口市人民医院,20,HIV职业暴露,单次针刺伤感染H IV的概率为0.33% , 黏膜表面暴露感染H IV的概率为0.09% , 破损皮肤暴露感染H IV的概

9、率为0.1%。 HENDERSON D K, FAHEY B J,W ILLYM, et al. Risk for occupational transmiss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 (HIV-1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exposures. A p rospective evaluation J . Ann InternMed, 1990, 113 (10) : 740 - 746.,海口市人民医院,21,HCV职业暴露,在美国医疗机构中发生的针刺伤和其他锐器伤害达38万例次,感染HCV的概率为1.8%.

10、 Mishal Y,Yosefy C.Risk of viral disease by needle punctures and cuts in hospital health care workersJ.Harefuah,1998,135(9):337-339.,海口市人民医院,22,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特点,1、需要的血量非常少: 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 2、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途径: 皮肤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 3、发生暴露后感染的几率: HBV 6-30%, HCV3-10%,HIV0.2-0.5% 4、国外研究证实: HBV感染率高于HIV感染率55倍,高于HCV3

11、8倍 医务人员感染HBV是普通老百姓的5-6倍,海口市人民医院,23,提纲,医务人员所面临的环境 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标准预防 安全用品 职业暴露的预防和暴露后处理,海口市人民医院,24,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黏膜与非完整的皮肤,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海口市人民医院,25,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 戴手套; 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处理所有的锐

12、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海口市人民医院,26,洗 手,控制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但要能够经常和适时的洗手 什么时候洗手?,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不论是否戴手套,进行侵袭性操作前; 接触体液或排泄物、粘膜、非完整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护理病人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紧邻病人的物品后(包括医疗设备);,海口市人民医院,27,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济方法,洗 手,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海口市人民医院,28,第一步 掌心相对,

13、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六步洗手法,海口市人民医院,29,洗手和无菌隔离技术,触摸、插入、更换或包扎血管内导管的前、后,均要洗手(IA) 插管或更换导管的覆盖物,均要戴手套(IB) 单纯更换敷料,不建议 使用无菌手套(III),海口市人民医院,30,个人防护用具,防护帽 防护服 口罩/N-95口罩 手套 护目镜/面罩 鞋套/防水鞋,海口市人民医院,31,PPE手套,乳胶, 腈类 & 乙烯类等材料 手套不能重复使用

14、,更换要及时。 如果手套的防护效果没有改变可以消毒后重复使用 需要有一定弹性,必须盖住袖口 双层手套 不要在公共场所戴手套 摘除手套后必须要洗手 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海口市人民医院,32,保护口和鼻的黏膜;提供有限的空气预防能力。 医务人员在以下情况应考虑佩戴口罩: 接触呼吸道飞沫传染病病人,或进行支气管镜、口腔诊疗操作时(佩戴具有过滤功能的高效口罩); 进行手术、无菌操作、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时; 自己患呼吸道疾病时。,PPE口罩,海口市人民医院,33,正 确 的 佩 戴 口 罩,海口市人民医院,34,海口市人民医院,35,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 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口罩

15、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海口市人民医院,36,PPE护目镜/面罩,护目镜, 安全的玻璃来防护眼睛 面罩需要保护整个面部皮肤,海口市人民医院,37,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接触隔离 空气隔离 飞沫隔离,海口市人民医院,38,空气隔离,目的:预防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或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物,由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传播(微粒直径小于5m)。如麻疹、SARS、水痘与肺结核等。 措施:通风的单间,尽可能使用负压,房间每小时换气至少6次;进入此类环境应使用专门的口罩(N95口罩)等高效型口罩;病人只能呆在隔离室;室内空气排除前,应经高效过滤处理。,海口市人民医院,39,飞沫隔离,目的:经飞沫传播的病原体,直径多大于5m。 措施:患者入住隔离室,限制活动,同一病种可同居一室,床间距离不应少于1米;工作人员带口罩;房间空气不必专门处理。如是中央空调,每小时新风量应在30M3/人。 适用病种:B型流感杆菌感染(包括脑膜炎、脑炎、会厌炎和败血症)、脑膜炎球菌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会厌炎与脓毒血症),咽白喉、支原体肺炎、百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