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技术郑俊杰(二版)后附标准答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31455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处理技术郑俊杰(二版)后附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地基处理技术郑俊杰(二版)后附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地基处理技术郑俊杰(二版)后附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地基处理技术郑俊杰(二版)后附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地基处理技术郑俊杰(二版)后附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基处理技术郑俊杰(二版)后附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处理技术郑俊杰(二版)后附标准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绪论一 单选题1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规定,软弱地基是由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其中不包括哪类地基土?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A淤泥质土 B冲填土C红粘土D饱和松散粉细砂土2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主要考虑_的共同作用。 A地质勘察资料和荷载场地土类别 B荷载,变形和稳定性C水文地质,地基承载力和上部结构 D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3软粘土的工程性质较差,一般情况下,软粘土不具备以下哪个工程性质? A高含水量 B高压缩性C高压缩模量 D低渗透性答案:1.( C )2.( D ) 3. (C) 二 多选题1地基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有_。A强度及稳定性问题 B压缩及不均

2、匀沉降问题 C渗漏问题 D液化问题 E特殊土的特殊问题2我国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规定:软弱地基就是指压缩层主要由_构成的地基。A淤泥 B淤泥质土 C冲填土 D杂填土 E其他高压缩性土层3地基处理的目的有哪些_?A提高地基承载力 B防治泥石流 C防治滑坡 D提高土层抗渗透变形破坏能力 E减少地基变形F防止地基液化、震陷、侧向位移 G防止水土流失4对于饱和软粘土适用的处理方法有:A表层压实法 B强夯 c降水预压 D堆载预压 E搅拌桩 F振冲碎石桩5对于松砂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A强夯法 B预压法C挤密碎石桩 D碾压法 E粉喷桩 F深层搅拌桩G真空预压 H振冲法6对于液化地基适用的处理方法有:A

3、强夯法 B预压法 c挤密碎石桩 D表层压实法 E粉喷桩 F深层搅拌桩G真空预压 H振冲法7以下哪些方法属于地基处理方法? A钻孔桩 B水泥搅拌桩 C砂桩 D扩底桩 ECFG桩 F预应力管桩8以下土层哪些属于软土地基?A泥炭 B黄土 c红土 D杂填土 E淤泥质土 F冲填土 G细砂土 H粉砂土 I坡积土 J残积土9在选择确定地基处理方案以前应综合考虑因素_。 A气象条件因素 B人文政治因素 c地质条件因素 D.结构物因素10地基处理的对象是不良地基或软土地基,这些地基的主要问题是_。 A. 承载力及稳定性的问题 B动荷载下的地基液化、失稳和震陷的问题C沉降变形问题 D渗透破坏的问题答案:1.ABC

4、DE;2.ABCDE;3.AEF;4.CDE;5.ACDH;6.ACH;7.BCE;8.AEF;9.ACD;10. ABCD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三 思考题1试述地基处理的类型。换土垫层法、振密挤密法等等2选用地基处理方法时应遵循什么原则?p10第6行3对较深厚的松散砂土地基有哪几种方法进行处理较经济?砂桩、表层压实法、振冲挤密法4对较深厚的软弱饱和粘性土地基有哪几种方法进行处理较经济?电渗排水法、砂井法5一海港扩建码头,地基为海积淤泥,厚达40m。规划在一年后修建公路、办公楼与仓库,需大面积进行地基加固,试选择具体地基处理方案。水泥土搅拌法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2 地基处理监测与检验方法一

5、单选题1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中,当压力沉降曲线平缓光滑时,下面( )情况可按相对变形sd(sb)o015确定承载力特征值。A砂石桩,粘土地基 B土挤密桩 C夯实水泥土桩 D.水泥土搅拌桩答案:1A;二、多选题1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以下哪些地基处理方法的施工质量检测? A碎石桩法 B石灰桩法 C夯实水泥土桩法 D水泥土搅拌法答案:1. BCD一思考题1试述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质量检验措施及其适用性。3 换土垫层法一单选题1换填法适用于_。A所有的土层都适用换填法 B全部软弱土 c部分软弱土 D膨胀土2换填法不适用于_。 A湿陷性黄土 B杂填土 C深层松砂地基 D淤泥质土3在人工填土地基的换填垫

6、层法中,下面_不宜于用作填土材料。 A级配砂石 B湿陷性黄土 c膨胀性土 D.灰土4在采用粉质粘土的换填垫层法中在验算垫层底面的宽度时,当zb0.25,其扩散角 采用_答案应为d_。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A=200 B280 C60 D005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软弱地基时,确定垫层宽度时应考虑的几个因素是_。A满足应力扩散从而满足下卧层承载力要求 B对沉降要求的是否严格c垫层侧面土的强度,防止垫层侧向挤出 D振动碾的压实能力6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湿陷性黄土时,对填料分层夯实应处状态是_。A天然湿度 B翻晒晾干c最优含水量下 D与下卧层土层含水量相同7对湿陷性土采用垫层法处理时,回填材料应尽量采用_

7、。A不含有机质等有害杂物的建筑垃圾以消化建筑垃圾。B碎石 c粗砂 D就地挖取的净黄土或一般粘性土8. 在用换填法处理地基时,垫层厚度确定的依据是_。 A. 垫层土的承载力 B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C下卧土层的承载力 D垫层底面处土的附加压力9当选用灰土作为垫层材料进行换填法施工时,灰土的体积配合比宜选为_。 A4:6 95:5 C7:3 D2:810换土垫层后的建筑物地基沉降由_构成。 A垫层自身的变形量 B建筑物自身的变形量和下卧土层的变形量两部分C垫层自身的变形量和下卧土层的变形量 D建筑物自身的变形量和垫层自身的变形量11换填法处理软土或杂填土的主要目的是_。A消除湿陷性 B置换可能被剪

8、切破坏的土层 c消除土的胀缩性 D降低土的含水量12在换填法施工中,为获得最佳夯压效果,宜采用垫层材料的_含水量作为施工控制含水量。 A.最低含水量 B饱和含水量 c最优含水量 D临界含水量13在换填法中,当仅要求消除基底下处理土层的湿陷性时,宜采用_。A素土垫层 B灰土垫层 C砂石垫层 D碎石垫层14在换填法施工时,一般情况下,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应取为_。 A100150mmB200300mm C300400mm D350500mm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15换填法适用于处理各类软弱土层,其处理深度通常控制在_范围内,较为经济合理。 A3m以内 B5m以内 C8m以内 D15m以内16在各类工

9、程中,垫层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建筑物基础下的垫层其主要作用是_。 A换土作用 B.排水固结作用 c控制地下水位作用 D.控制基础标高作用17当垫层下卧层为淤泥和淤泥质土时,为防止其被扰动而造成强度降低,变形增加,通常做法是:开挖基坑时应预留一定厚度的保护层,以保护下卧软土层的结构不被破坏,其预留保护层厚度为_。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A约100mB约300m C约450mm D约600mm18在换填法中,_不适宜作为垫层材料。 A.素土 B工业废渣 c杂填土 D灰土19. 灰土垫层需要分段施工时,不得在柱基、墙角及承重窗间墙下接缝,且上下两层的缝距不得小于_。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A30

10、0mmB500mm C700mm D1000mm20素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_范围内。 A. 最优含水率以下 B最优含水率2 C最优含水率 5 D最优含水率1021在采用垫层处理地基时,当要求消除地下处理土层的湿陷性,还需要提高土的承载力或水稳定性时,宜采用垫层_。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A砂石垫层 B矿渣垫层 c灰土垫层 D.素土垫层22对于满足下卧层承载力要求、垫层底宽要求、压实标准的普通建筑物换填垫层处理地基,其变形计算采用_方法。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A可只计算下卧层的变形 B垫层的沉降加上下卧层沉降,下卧层的附加应力按布辛尼斯科的弹性力学解计算 c垫层的沉降加上下卧层沉

11、降,下卧层的附加应力按扩散角计算 D垫层的沉阵加上下卧层沉降,复合模量按载荷试验决定试题答案:1( C ) 2. ( C )3(C) 4(A) 5(A) 6(B) 7(D) 8( C )9( D )10( C )11.( B )12.( C )13.( A )14.( B )15.( A )16.( A )17.( B )18.(C)19.(B)20.( B)21.( C )22.(A)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二多选题1换填法的垫层设计主要内容是_。A垫层土的性质 B垫层的厚度 c垫层顶面的附加压力 D垫层底的宽度2换填法垫层的材料是哪些_?A块石B砂石 C矿渣 D均质粘性土E土工合成材料 F红

12、土 G石灰 H水泥3下列适合于换填法的垫层材料是_。 A.红粘土 B砂石 c杂填土 D工业废渣4.在换填法中,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灰土垫层中生石灰与土的常用比例为_。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A2:8 B3:7 C4:6 D5:55换填法中用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加筋垫层时,加筋垫层的工作机理为_。A增大地基土的稳定性 B调整垫层土粒级配c扩散应力 D调整不均匀沉降6换填法适用于处理下列地基土_。 A细砂土 B人工填土 C碎石土 D湿陷性黄土答案:1.(B) (D)2.(A)(B)(D)(E)(G)3.( B)(D)4.( A)(B )5.( A)(C)(D )6.( B)(D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二思考题1试述垫层的适用范围及作用?三计算题1一办公楼设计砖混结构条形基础,作用在基础顶面中心荷载N250kNm。地基表层为杂填土,r118.2kNm3,层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