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法教学案例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73044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刺法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针刺法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针刺法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针刺法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针刺法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刺法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法教学案例(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8/11,1,毫针刺法,2020/8/11,2,教 学 要 求,了解毫针的基本知识,掌握毫针刺法的全部操作,并重点掌握捻转、提插、疾徐等补泻手法。 掌握得气及其意义,掌握候气、催气、行针等操作方法。 掌握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2020/8/11,3,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藏 二、针刺的练习 三、针刺前的准备,四、毫针的针刺方法,五、行针与得气,七、留针与出针 八、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九、针刺注意事项,六、针刺补泻,2020/8/11,5,长短规格,粗细规格,规 格,收藏 防止损坏与污染,2020/8/11,6,二、针刺练习,2棉团练针 提插、速刺,指力、手法、灵活协调

2、性/精神专注 1纸垫练针 捻转与指力,3自身练针 适应、体验 步骤:短(粗)长(细)针 要求:进针快速无痛、行针自如、手法熟练、 指感(针下感)、得气快、受术者接受,2020/8/11,7,三、针刺前准备,长短粗细 +0,5 个人情况 年龄 性别 体质 胖瘦 部位 头面 四肢 胸背 腰臀 病情 虚实 表里(深浅)寒热 急慢 注意:一穴一针,选择针具 质量(地)不锈钢针 金针 银针 磁极针 检查各部,2020/8/11,8,选择体位,选择原则 便于医生取穴、施术 便于留针、患者舒适,注 意 处方与体位 暴露与松弛 针刺期间勿改变体位 医生适当的位置,常用体位,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仰靠坐位 俯

3、伏坐位 侧伏坐位,2020/8/11,9,消 毒,针具器械消毒,高压蒸气灭菌法 1-1.4kg/cm2 115-123oC 30min 药液浸泡消毒法 75%酒精 30-60min 煮沸消毒法 水沸后15-20min,医生手指消毒 针刺部位消毒 治疗室内消毒,针刺前的准备,2020/8/11,10,持针法,刺手 掌握针具 相应手法 押手 固定腧穴 协助进针,多指持针法,难经知为针者信其左 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四、毫针的针刺方法,减轻疼痛 调节针感,二指持针法,2020/8/11,11,进针法,1、单手进针法 2、双手进针法 3、管针进针法,毫针的针刺方法,2020/8/11,12,单手进针法,用

4、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毫针的针刺方法,2020/8/11,13,以押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刺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本法适合于短针的进针,毫针的针刺方法,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双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2020/8/11,14,押手拇食两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刺手拇食指执持针柄, 将针尖对准穴位,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本法适合于长针的进针,毫针的针刺方法,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双手进针法,挟持进针法,2020/8/11,15,指

5、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用押手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刺手持针从其间将针刺入。,双手进针法,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毫针的针刺方法,舒张进针法,2020/8/11,16,即用押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刺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毫针的针刺方法,双手进针法,指切法 挟持法 舒张法 提捏法,提捏进针法,2020/8/11,17,管针进针法,毫针的针刺方法,以针管替代押 手进针的方法,2020/8/11,18,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直刺,针刺的角度,毫针的针刺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腧穴,斜刺,肌肉浅薄 重

6、要器官 血管 疤痕,平刺(横刺),皮薄肉少 头面部 透针,2020/8/11,19,针刺的方向,毫针的针刺方法,依腧穴所在部位 依经脉循行 依穴位与病位,2020/8/11,20,针刺的深度,个体差异 年龄、体质、胖瘦等 经络 阴经与阳经 刺经与络 病情 虚实表里寒热/急慢 时令 春夏浅 秋冬深,毫针的针刺方法,凡刺浅深,惊针则止 针灸大成,部位 参考腧穴常用深度,2020/8/11,21,行针手法,广义 从进针至出针的整个过程 狭义 进针后为促使得气、调节针感和为 使针感向某一方向传导而采取的操 作方法(运针),行针概念,五、行针与得气,行针法 行针基本手法 行针辅助手法,2020/8/11

7、,22,提针与插针结合,对穴位施行上 下进退的操作方法 (3-5分),基本手法,提插法 捻转法,行针与得气,提插法,幅度/层次/频率/时间,2020/8/11,23,刺手挟持针柄前后、左右交替旋转捻动 (180-360),行针与得气,基本手法,提插法 捻转法,捻转法,角度/频率/时间,2020/8/11,24,辅助手法,方法 经脉循行路线揉按 作用 疏通气血 激发经气,行针与得气,循 法 弹柄法 刮柄法 摇柄法飞 法 震颤法,循 法,2020/8/11,25,方法 弹动针尾/针柄,使针体振动 作用 催气 守气,辅助手法,行针与得气,循 法 弹柄法 刮柄法 摇柄法飞 法 震颤法,弹柄法,2020

8、/8/11,26,方法 刮动针柄,使针体振动作用 催气 守气,辅助手法,行针与得气,循 法 弹柄法 刮柄法 摇柄法飞 法 震颤法,刮柄法,2020/8/11,27,方法 直立而摇边摇边退 卧针而摇不进不退 作用 泄气 行气,辅助手法,行针与得气,循 法 弹柄法 刮柄法 摇柄法飞 法 震颤法,摇柄法,2020/8/11,28,飞 法 方法 以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 次,然后放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 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 作用 催气、行气,辅助手法,行针与得气,循 法 弹柄法 刮柄法 摇柄法飞 法 震颤法,2020/8/11,29,方法 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动 作,使针身

9、产生轻微的震颤 作用 催气 守气,辅助手法,行针与得气,循 法 弹柄法 刮柄法 摇柄法飞 法 震颤法,震颤法,2020/8/11,30,针刺得气,得气的定义,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灵枢 刺节真邪,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 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 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病 金针梅花诗钞,得气的表现 医者 手下沉紧/如鱼吞钩饵/徐和 患者 酸/麻/胀/重(热/凉) 或传导或见局部肌肉跳动,经气感应 针感,行针与得气,2020/8/11,31,得气的意义,得气与疗效的关系,针若得气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 针灸大成,得气与虚实补泻的关系,为

10、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灵枢 九针十二原,若针下气至,当察其邪正,分清虚实针灸大成,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 灵枢 终始,注意 一般与特殊 勿片面追求,行针与得气,2020/8/11,32,温度/噪音,影响得气的因素,医生,行针与得气,取穴、方向/角度/深度、手法,患者,体质(类型) 病情,环境,2020/8/11,33,纠偏法,促使得气的方法,行针与得气,查找原因纠正之,候气法,针置穴内安静留针,或间歇运针,益气法,施加艾灸以促经气来临,2020/8/11,34,六、针刺补泻, 针刺补泻原则,灵枢 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 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灵枢 九针十二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

11、; 补泻之时,以针为之。,2020/8/11,35,单式补泻手法,基本补泻手法,提插补泻,浅深、用力、幅度、频率、时间,捻转补泻,角度、用力、频率、时间,针 刺 补 泻,2020/8/11,36,其他补泻手法,疾徐补泻法 开阖补泻法 迎随补泻法 呼吸补泻法 平补平泻法,针 刺 补 泻,疾而徐之 徐而疾之,揉按针孔 摇大针孔,区分广义与狭义 迎而夺之 随而济之,呼进吸退 吸进呼退,均匀提插 捻转, 守神 临床综合应用,2020/8/11,37,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要点 分部 实施复合补法,天:提插/捻转补法 1,人:提插/捻转补法 2,地:提插/捻转补法 3,针 刺 补 泻,2020/8/11,

12、38,透天凉要点 分部 实施复合泻法,天:提插/捻转泻法3,人:提插/捻转泻法2,地:提插/捻转泻法1,针 刺 补 泻,2020/8/11,39,功能状态 双向调节作用 腧穴特性 关元 命门 气海-补 十宣 人中 委中-泻 施术手法 针刺时间 子午流注法,针 刺 补 泻,影响针刺补泻的因素,2020/8/11,40,留针 方法 静留与动留 时间 寒证、痹证、痛证、痉挛性疾病 注意观察 出针 防止出血与疼痛-慢,针灸聚英 下针贵迟,太急伤血,出针贵缓, 太急伤气。出针不可猛出, 必须作三、四次,徐徐转而出之 则无血,若猛出必见血也。,七、留针与出针,2020/8/11,41,针刺流程,消毒,间

13、歇 行 针,单手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 指切 夹持 舒张 提捏 管针进针法,常用补泻手法 提插补泻 捻转补泻 疾徐补泻 开阖补泻 呼吸补泻 迎随补泻 热补凉泻,进针,得气,留针,行针,补泻,出针,针刺角度方向深度,行针基本手法 提插法 捻转法 行针辅助手法 循法 弹法 刮法 摇法 飞法 震颤,2020/8/11,42,八、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原因 体质与精神,体位 手法 留针 症状 突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 冷汗、恶心呕吐、精神疲惫、脉沉细; 严重者四肢厥冷、神智不清、二便失禁、 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 处理 出针 平卧保暖 灸治 预防 针对原因/注意观察,晕 针,2020/8/11

14、,43,原因 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留针时间 现象 针体活动困难 或伴疼痛 处理 放松(精神 局部) 转移注意力/调整针体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注意正确操作手法,异 常 情 况 的 处 理 与 预 防,滞 针,2020/8/11,44,原因 体位、手法、外力、滞针 现象 方向角度改变-针体活动-疼痛 处理 放松局部 恢复体位 顺势拔针 预防 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 选好体位,勿随意移动身体,异 常 情 况 的 处 理 与 预 防,弯 针,2020/8/11,45,原因 针具质量、手法过重、 弯针与滞针处理不当 现象 行针或出针时发现针身折断 处理 保持镇静 保持原有体位 预防 检查针具; 针刺时保留部分针身在体外,异 常 情 况 的 处 理 与 预 防,断 针,2020/8/11,46,原因 针具质量 手法过重 刺伤血管 现象 疼痛 肿胀 皮肤青紫 处理 按压 冷敷 加压包扎 热敷 预防 检查针具 注意手法适度 熟悉解剖,异 常 情 况 的 处 理 与 预 防,血 肿,2020/8/11,47,1、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 2、妇女月经与怀孕状况 3、幼儿头部腧穴 4、血凝障碍者 5、施术部位皮肤状况 6、避免刺伤脏器 7、眼区、项部、脊椎部穴为针刺的角度和方向 8、避免刺伤膀胱,九、针刺注意事项,2020/8/11,48,2020/8/11,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