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物理选修33课件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章末小结9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173030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7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人教物理选修33课件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章末小结9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二人教物理选修33课件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章末小结9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二人教物理选修33课件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章末小结9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二人教物理选修33课件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章末小结9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二人教物理选修33课件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章末小结9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人教物理选修33课件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章末小结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人教物理选修33课件第9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章末小结9(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才之路 物理,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选修3-3,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第九章,章 末 小 结,第九章,一、单晶体、多晶体和非晶体 1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判断 区分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要抓住它们的特点,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但多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2对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三点提醒 (1)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物理性质都具有各向异性,例如:立方体铜晶体的弹性是各向异性的,但它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却是各向同性的。 (2)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既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例如:天然的水晶是晶体,而熔化以后再凝固

2、的水晶(石英玻璃)却是非晶体。 (3)对于单晶体和多晶体应以外形和物理性质两方面来区分,而对于晶体和非晶体应以熔点是否一定来区分。,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由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 解析:由图甲乙丙可知:甲、乙各向同性,丙各向异性;由图丁可知:甲、丙有固定熔点,乙无固定熔点,所以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其中甲为多晶体,丙为单晶体。 答案:BD,二、液体微观结构、宏观

3、性质及浸润、毛细现象 1液体的结构更接近于固体,具有一定体积,难压缩、易流动、没有一定形状等特点。 2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吸引力。它是由表面层内分子之间的引力产生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3浸润、不浸润现象和液体、固体都有关系,是由附着层的分子分布性质决定的。 4毛细现象是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共同作用的结果。若液体浸润毛细管管壁,则附着层有扩张的趋势,毛细管中液面上升,反之,下降。,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AA固体和B管可能是同种材料 BA固

4、体和B管一定不是同种材料 C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的分子的引力小些 D液体对B毛细管浸润 解析:由所给现象可知该液体对固体A不浸润,对固体B浸润;毛细现象是浸润和不浸润及表面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A错,B、C、D正确。 答案:BCD,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晶体熔化或凝固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m。其中为晶体的熔化热,m为晶体的质量。 2液体在一定的压强和一定的沸点下变成气体吸收的热量QLm。其中L为汽化热,m为汽化的液体的质量;液体升温吸热Qcmt。 3物态变化中的能量转化的问题,可以结合能量守恒定律知识进行求解。,将500g处于熔点的液态

5、铅,倒入1 L 22的水中,铅在水中凝固,此时水的温度升高,并有一部分水变成了100的水蒸气,如果余下的水最后温度是27,那么变成水蒸气的水的质量是多少?已知铅的熔点为327,熔化热为0.247105J/kg,比热容为126J/(kg),水的汽化热为2.26106J/kg),解析:铅由液态变为固态放出的热量 Q1m10.2471050.5J1.24104J。 铅由327降低到27放出的热量 Q2c1m1t11260.5(32727)J1.89104J。 设有质量为m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这些水升温吸收的热量为 Q3c2mt24.2103m(10022)J,,这些水汽化吸收的热量为 Q4Lm2

6、.26106J/kgm, 余下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Q5c2m2t34.2103(1m)(2722)J。 因此有Q1Q2Q3Q4Q5, 解得m0.004kg4g。 答案:4g,本章内容为新课程新加内容,考题出现较少,估计今后高考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分析方面命题的可能性增加。,(2014新课标全国卷,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E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

7、发吸热的结果,解析: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热运动,A错误;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液滴有收缩到表面积最小的趋势,球体的表面积最小,因此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所以B正确;由液晶的光学性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可以制成彩色液晶显示器,C正确;高原地区水的沸点低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低,D错误;干湿泡温度计的原理是湿泡温度计的感温泡上,包着下端浸入水中的棉纱,由于水的蒸发使湿泡温度计的温度总低于干泡温度计指示的温度,E正确。 答案:BCE,1(2015新课标全国卷,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

8、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答案:BCD 解析:晶体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并不会因为颗粒的大小而改变,即使敲碎为小颗粒,仍旧是晶体,选项A错。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有各向异性,选项B对。同种元素可能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晶体如金刚石和石墨,选项C对。晶体的分子排列结构如果遭到破坏就可能形成非晶体,反之亦然,选项D对。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增大,选项E错。,2(2012江苏物理,12(1)下列现象

9、中,能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 A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 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AB,解析: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水表面层有收缩到表面积最小的趋势,因此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因此A、B均正确。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和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热运动,均说明水分子无规则运动,与表面张力无关,所以C、D均错误。,3(2010新课标全国卷,39)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

10、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答案:BC,解析:金刚石、食盐、水晶为晶体,玻璃是非晶体,A错;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D错;晶体分子的排列是有规则的,且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B、C正确。,4(2011福建高考)如图所示,曲线M、N分别表示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过程,图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温度T。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均存在固定的熔点T0 B曲线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 C曲线M的ab段、曲线N的ef段均表示固态 D曲线M的cd段、曲线N的fg段均表示液态 答案

11、:B 解析:由图象可知曲线M表示晶体,bc段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对;N表示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A错;由于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而是逐步熔化,因此C、D错。,5(2012山东理综,36(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答案:AB,6(2015江苏物理,12)对下列几种固体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有_。 A食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食盐是晶体 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C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该物质的微粒在空间的排列不规则 D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组成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不同 答案:AD,解析: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食盐具有这样的特点,则说明食盐是晶体,选项A正确;蜂蜡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同性的,烧热的针尖使蜂蜡熔化后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的导热特点是各向异性的,故云母片是晶体,选项B错误;天然石英表现为各向异性,则该物质微粒在空间的排列是规则的,选项C错误;石墨与金刚石皆由碳原子组成,但它们的物质微粒排列结构是不同的,选项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