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高三一次诊断性测验考试文综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30236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泸州高三一次诊断性测验考试文综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川泸州高三一次诊断性测验考试文综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川泸州高三一次诊断性测验考试文综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川泸州高三一次诊断性测验考试文综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川泸州高三一次诊断性测验考试文综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泸州高三一次诊断性测验考试文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泸州高三一次诊断性测验考试文综(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泸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泸州市高2010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地理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II卷3至4页,共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试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留。预祝各位考试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

2、能答在试题卷上。2第I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环境与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类最关系的问题之一,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12题。材料一:泸州市某建筑工地为了赶工程进度不分昼夜的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材料二:石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拟制海水的蒸发,使海面空气变得干燥。同时由减少了海面的热量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条件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1.材料一种的事实会对周围居民区直接产生A.有毒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B.有害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C.大气粉尘、固

3、体废弃物、辐射物污染D.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2.材料二中“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不正确的叙述是A.海水生物因为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使海水温度降低C.使沿岸地区气候更加炎热干燥,干旱面积将会扩大D.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图1中图表表示某大陆沿45纬线作的地质历史时期至今的4个时期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回答34题。3推测图中大陆东岸植被类型最可能是学科网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C温带荒漠D常绿阔叶林4导致图和图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分布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图2表示某河流水文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回答56题。图25.该地河流

4、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雨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D.湖泊水补给【答案】:B【解析】长江流域为季风区,应以雨水补给为主。6.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恒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亚马孙河流域D.长江流域【答案】:D【解析】径流为冬枯夏丰、春秋过渡,流域气温在0以上,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选C.在图3中的A处洋面上放一漂流瓶,如果只考虑受洋流的影响,读图回答第7题。图37.最先发现漂流瓶的地区最有可能是A.非洲西海岸B.太平洋东海岸C.太平洋西海岸D.澳大利亚西海岸图4是“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据图分析回答89题。图48据图4推断,影响此地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 B气旋 C冷锋

5、 D准静止锋9有关该地区5日9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一直在扩大B气温持续下降,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C6、7日保温作用较强,气温升高 D8、9日天气转晴,9日回暖图5是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晨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圈表示极圈,读图完成1011题。10.此刻北京时间是A.6月22日11时B.12月22日11时C.6月22日5时D.12月21日5时11.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时A.赤道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B.四川地区的白昼开始变长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早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泸州市2010级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地理部分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6分)注意事项:

6、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2题,共56分。12.(32分)根据下列图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1-表5分别是我国某省的人口有关数据表1:总人口及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年份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00年8602万12.1%7.0%5.1%2005年8750万9.7%6.8%2.9%表2:每十万人拥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单位:人年份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小学20002470758729358429602004341099033376037410表3:年龄结构变化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城镇化率(%)26.727.228.23

7、0.131.133表4:城镇化水平变化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0年56.718.724.62005年51.519.728.8(1)根据材料-判断该省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从人口的迁移来看该省属于人口的_地区,综合1-5表推断该省今后最为突出的人口问题是。(6分)(2)依据材料5个表中的数据说出该省人口变化特点。(6分)材料二图6表示某区域陆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50米),图7表示某河流剖面示意图。(3)图6中河流的流向是,P、Q两地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4分)(4)图7河流剖面图中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分析图7中M处发育成谷地的原因。(6分)材料三:图8是我

8、国东南沿海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5)据材料三图8中的信息,说出该地6、7、8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差异的主要原因。(10分)13(24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乙两幅区域图(图9)。材料二: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流域,由长江和汉水形成的冲积平原,盛产粮、棉、油、猪、水产等农产品,为我国南方四大富饶平原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地位突出。但近几十年来江汉平原洪灾频率上升,湖泊的面积大幅萎缩,下垫面“旱化”等使得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材料三:宁夏平原由黄河冲积而成的平原,处于温带干旱区,虽然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黄河

9、年均过境水量迭300余亿立方米,引水方便,利于自流灌溉;因盛产水稻、小麦、甜菜和瓜果等,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1)简述材料乙图中AB段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并筒析其原因(8分)(2)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试分析材料二中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并说出针对该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10分)(3)根据材料三推测宁夏平原最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什么?并简述其成因(6分)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

10、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留。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2第I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对该记

11、载理解最准确的是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2隋书记载,隋炀帝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相权的不断加强ABCD3据道光七年版(四川)南江县志棉布谣:乾隆时“大妇弓弹中妇绩,绿鬟小妇当窗织,莫辞劳,吴中贾来价正高。”歌谣反映的社会现象不包括A四川地区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B四川地区纺织品远销江浙地区C四川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很发达D

12、四川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4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律主要的进步性在于A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利益B消除了贵族与平民矛盾C调解了罗马与被征服民族关系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5“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夸大了薪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立足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BCD6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两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D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7某学者曾对晚清时局疾呼:“民权则志在必行,公理则今日万不能尽行也。盖今日由君主而至民主,正当过渡之世,万无一跃超飞之理。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由此推论他最可能赞同A洋务运动B清末新政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8为纪念“中共二大”召开90周年,上海静安区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特推出系列展览。中共二大最杰出的历史贡献在于A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B宣告了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