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常见病虫害教学材料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729675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枣树常见病虫害教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枣树常见病虫害教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枣树常见病虫害教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枣树常见病虫害教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枣树常见病虫害教学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枣树常见病虫害教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枣树常见病虫害教学材料(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11/2020,枣 树 常 见 病 虫 害,张 鹏 飞 电话:13753419606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8/11/2020,枣树的病虫害较多,据冯玉增等统计,有30多种病害、50多种虫害,其中危害较重的病害有炭疽病、黑斑病、缩果病、软腐病等,危害较重的虫害主要有枣黏虫、桃小食心虫、枣尺蠖、枣飞象、蝽类、金龟子类等。 枣果实个头小,发生病害后会影响整个果实的食用价值。如近年来发病较重的缩果病等,在果面形成黑斑,使果面皱缩,且果肉发苦,不堪食用。 在果实病害防治方面要执行“预防为主”的植保方针,及早动手,以农业技术手段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生产符合市场要求的无公害绿色果品。,8/11/2

2、020,第六章 枣树常见病虫害防治,第一节 枣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第二节 枣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第三节 枣树主要草害及防治技术 第四节 枣树病虫草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第五节 病虫草害化学防控技术,8/11/2020,枣缩果病,又称束腰病、烧茄子病等。 1危害症状:受害果进入白熟末期,梗洼着色变红时开始显现病症。初期,果皮上出现浅黄色晕环病斑,环内略凹陷;中期,随病情发展,病斑转呈水渍状的土黄色,边缘不清,果肉变成土黄色且质地松软,果皮暗红色且失去光泽,果梗变为黄色;后期,病果大量失水皱缩,一侧出现纵向收缩纹,果肉呈浅褐色海绵状,味苦,无食用价值,易提前落果。 2发病规律:该病靠昆虫和雨水、灌

3、溉水传播。病原细菌从害虫(蚜虫、蝉、蝽象等)刺吸伤口侵入。发病期与果实发育期及气候因素密切相关,果实梗洼变红至果面1/3变红的着色前期、果肉含糖量达到18%以上、气温2228是发病高峰期。空气湿度大尤其是间断性降雨或连阴天,病害往往大流行,蔓延成灾。 3防治要点: 6月20日起,15天用一次药,到9月停止。适用农药有75%达科宁或80%大生M-45的400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铜剂有77%可杀得700倍液,77%蓝质铜700倍液,56%靠山800倍液,86%铜大师1200倍液,30%王铜800倍液,12240式波尔多液,农链霉素或新植霉素3000倍液。铜剂、杀菌剂、农抗菌素交替

4、使用,同时注意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降低虫口密度,减少病菌的传播。,8/11/2020,枣缩果病,以危害果实为主,其症状表现的症状是: 晕环、水渍、着色、萎缩、脱落等。 果实受害后,多在腰部出现淡黄色水渍状斑块,边缘呈浸润状、清晰。随后病斑转为暗红色,无光泽。有的病果从果梗开始产生淡褐色条纹,排列整齐。 果肉呈浅褐色,组织萎缩松软,呈海绵状坏死,并逐渐向果肉深层延伸,味苦。后期病部转为暗褐色,失去光泽。病果则逐渐干缩凹陷,果皮皱缩,直到最后脱落。,8/11/2020,缩果病,8/11/2020,枣缩果病,8/11/2020,应选择既杀真菌又杀细菌的混配杀菌剂只有这样混配使用才能发挥好的 效果

5、。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效果更明显。 药剂选择: 赢利、顶端、7000倍;(2%春雷霉素WP)1000-1200倍;细尔克(20%叶枯WP) 1000-15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效果也明显;,8/11/2020,裂果病,八月中下旬也是防裂果的关键期,若是枣园未有落叶病发生的,从白熟期就应定期的浇灌,及时的给枣果补充水分,提前加大枣果体内的含水量,在雨季就能有效的减轻裂果现象。,8/11/2020,炭疽病,为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在果肩或果腰的受害处,最初出 现淡黄色水渍状斑点,扩大成不规则黄褐色斑块,中 间产生圆形凹陷病斑,呈红褐色。病果着色早,潮湿 时病斑有黄褐色小突起,部分枣果由果柄向果

6、核处呈 漏斗形变褐色,果实变黑,味苦,不能食用。叶变黄 绿早落,有的呈黑褐色焦枯状悬挂在枝头。,8/11/2020,发病规律,1、以菌丝体越冬,其中以枣吊、僵果带病菌最高。 2、第二年春季雨后,孢子遇水分散、随风雨或昆虫带菌传播。 3、5月份即可侵染枣果、枣叶带菌潜伏,7月中下开始发病,8月雨季大量发生。,8/11/2020,防治方法,1.结合冬季修剪,疏除病虫枝,摘除病僵果,深埋落叶病果,降低越冬菌源。 2.萌芽前全树喷80%顶端戊唑醇6000倍进行清园。 3.生长期(发病前的6月下旬、7月下旬到8月上旬的爆发期)80%顶端戊唑醇6000倍液,50%赢利己唑醇8000倍液+卡罗德800倍。对

7、炭疽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8/11/2020,炭疽病,8/11/2020,8/11/2020,枣叶锈病,为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果实皱缩, 含糖量降低,进而削弱树势,影响产量和质量。 发病时间: 该病主要在落叶上越冬,第二年借风雨传播到新生叶片上。每年7月中下旬发病,89月达到高峰,并开始落叶; 发病条件: 78月份高温多雨,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轻; 地势低洼,栽植过密,树冠郁闭的枣园发病重,地 势高,通风好的发病轻。,8/11/2020,防治方法,冬季清除落叶,集中烧毁,减少病菌源。 栽植过密枣树,要适量修剪过密枝条,以利通风 透光,增强树势; 雨季及时排水,防止潮湿过

8、度,引致发病。在6月中旬喷一次80%顶端6000倍+好锌泰800倍,8/11/2020,枣锈病,枣锈病只危害叶片。初期在叶背散生淡绿色小点,后渐凸起呈暗黄色,即病菌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形状不规则,多发生在中脉两侧、叶尖端和基部。病斑表面破裂后散生黄色夏孢子。在叶正面与夏孢子堆相对应处发生绿色小点,边缘不规则,叶面呈花叶状。最后叶片干枯早落,以致削弱树势,降低产量和品质。,8/11/2020,枣褐斑病,主要危害果实,引起果实浆烂和提早脱落; -枣果白熟期开始发病,成熟期大量发病; 特点:幼果期侵染,然后潜伏,果实变色转 红时开始发病,8/11/2020,枣褐斑病防治,6月下旬开始喷药保护,间隔15

9、天左右1次,连防3-4次; 药剂防治: 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选择50%赢利己唑醇8000倍液+好锌泰8001000倍+白爆1000倍,连用2次; 8月中下旬至9月份再喷80%顶端戊唑醇6000倍+卡罗德8001000倍1-2次,即可有效控制枣褐斑病发生。,8/11/2020,褐斑病,8/11/2020,日灼病,8/11/2020,枣疯病,又称丛枝病,俗称“疯枣树”、“公枣树”。 1危害症状:发病树很少结果,发病34年后即可整株死亡。地上部染病主要表现为花变叶和主芽的不正常萌发,造成枝叶丛生现象。花器退化,花柄较健花花柄长57倍,萼片、花瓣和雄蕊均可变为小叶,雌蕊变成小枝。病株1年生枣头上的主芽

10、和多年生发育枝上的隐芽大部分萌发成发育枝,其上的芽继续萌发成小枝,如此逐级生枝,病枝纤细,节间缩短,叶片小而萎黄,秋季丛枝干枯但叶不易脱落。 2发病规律:一般先从个别枝或根蘖上感病,然后遍及全株,造成大量营养消耗而干枯死亡。无论是幼树、中龄树还是衰老树,均可染病。各种叶蝉是传播该病的主要媒介。一般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发病较重。 3防治要点:发现病株后彻底刨除,以防蔓延。注意对各种刺吸式口器害虫特别是叶蝉的防治,减少传病媒介。,8/11/2020,枣疯病,各枣区说法不一,现没有一个明确定论,但有一点在肥水管理好的枣园很少见到,有经验的枣农说:夏管好,枣疯少。在我认为有一定道理,但它和微量元素,氨

11、基酸也有一定关系。初发期农用农用链霉素效果比较好。,8/11/2020,枣疯病,主要表现为花器返祖和枝芽不正常萌发生长。花柄变长,萼片、花瓣肥大,变成浅绿色的小叶。主芽副芽一年多次萌发形成细小枝叶,形成稠密的枝丛,叶色黄绿,冬季不易脱落。根蘖也成丛枝状。,8/11/2020,8/11/2020,枣疯病,8/11/2020,枣疯病,8/11/2020,枣疯病,8/11/2020,枣疯病,8/11/2020,枣疯病,8/11/2020,日本菟丝子,8/11/2020,日本菟丝子,危害症状 :种子萌发时幼芽无色,丝状,附着在土粒上,另一端形成丝状的菟丝,在空中旋转,碰到寄主就缠绕其上,在接触处形成吸

12、根,进入寄主组织后,部分细胞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此时初生菟丝死亡,上部茎继续伸长,再次形成吸根,茎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吸根,再向四周不断扩大蔓延,严重时将整株寄主布满菟丝子,使受害植株生长不良,也有寄主因营养不良加上菟丝子缠绕引起全株死亡。,8/11/2020,防治方法 : 园艺防治:受害严重的地块,每年深翻,凡种子埋于3厘米以下便不易出土。春末夏初及时检查,发现菟丝子连同杂草及毒主受害部位一起消除并销毁,清除起桥梁作用的萌蘖枝条和野生植物。 药剂防治:种子萌发高峰期地面喷15%五氯酚钠和2%扑草净液,以后每隔25天喷1次药,共喷34次,以杀死菟丝子

13、幼苗。,8/11/2020,第二节 枣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主要害虫:桃小食心虫、枣粘虫、枣尺蠖(枣步曲)、刺娥、枣芽象甲、枣瘿蚊、红蜘蛛、金龟子、黄斑蝽、龟蜡蚧等50多种。,8/11/2020,枣黏虫,又名枣实虫、枣菜蛾,全国各枣区均有分布,危害枣、酸枣的芽、叶、枣头和花。 1危害特点:幼虫吐丝黏缀芽、叶、枣头、花,在其中危害并蛀食果实,造成叶片残损、枣花枯死、枣果脱落,对产量影响很大。 2形态鉴别:成虫体长67毫米,黄褐色或灰褐色;触角丝状;前翅前缘具10多条黑白相间的钩纹,翅面中央具2条黑褐色纵纹从翅基向外缘伸展,前翅顶角突出且向下弯曲。幼虫体长1315毫米;头部淡褐色,具黑褐色花纹;前

14、胸盾和臀板褐色;胴部黄绿色或淡绿色。 3发生特点:1年发生34代,以蛹在枝干、皮缝中越冬,干周土中有少量越冬蛹。 4防治要点:枣树休眠期刮除粗老树皮、锯去残破枝头,集中烧掉,以除蛹灭虫。此外,树干涂白、用黄泥堵树洞等措施也有利于灭蛹。在成虫发生期,利用其趋光性和趋化性,用黑光灯、糖醋液、性诱剂等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可根据虫情测报结果在各代幼虫孵化盛期前用药。选用药剂有75%辛硫磷乳剂30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2000倍液、25%西维因500倍液、25%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等。,8/11/2020,危害特点,枣粘虫 又叫枣卷叶虫 以幼虫咬食枣叶,枣花和果实,并可蛀食叶片及果实

15、,造成落果,对产量影响极大。,8/11/2020,发生规律,1.越冬:该虫以蛹在枣树树皮裂缝内越冬,3月中旬至4月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 2.各代幼虫发生期: 第一代幼虫,4月中旬一6月下旬,咬食嫩芽和嫩叶 第二代幼虫,6月中旬一8月上旬,危害枣花、叶、幼果; 第三代幼虫,7月下旬一10月中旬,初危害叶,随后蛀果。成虫白天潜伏,夜间活动,对黑光灯趋性强。,8/11/2020,人工防治,冬季刮除树干粗皮,消灭越冬蛹,在各代幼虫化蛹前,在主干上分杈处束草,诱幼虫化踊,随后 解下草把烧掉。,8/11/2020,化学防治,各代幼虫孵化盛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尤其应很抓第一代幼虫期的防治,因为这一代发生较整

16、 齐,药剂防治效果最好。 使用药剂: 2.5%战标甲维盐3000倍液,喷药要求雾化要好、均匀喷遍。,8/11/2020,桃小食心虫,又名桃蛀果蛾、桃小实虫、桃蛀虫、桃小食蛾,简称“桃小”,俗称“豆沙馅”、“枣蛆”,全国各产区均有分布,危害枣、桃、石榴、苹果、梨、山楂、李等果实。 1危害特点:幼虫从果实胴部蛀入,蛀孔流出泪珠状果胶,不久干涸,蛀孔愈合成小黑点略凹陷。幼虫入果后在果内乱窜,排粪于其中,俗称“豆沙馅”,遇雨极易造成烂果。 2形态鉴别:成虫体灰褐色或灰白色;雌虫体长78毫米,翅展1618毫米;雄虫体长56毫米,翅展1315毫米;前翅近前缘中部处有1个近三角形的黑色大斑,后翅灰色;触角丝状。卵深红色,竖椭圆形或桶形,以底部粘附在果实上,端部环生23圈“Y”形生长物。幼虫体长1316毫米,幼龄体色黄白或白色,成龄桃红色。越冬茧扁圆,长约13毫米,均由幼虫吐丝缀合细土而成。 3发生特点: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作冬茧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土,67月越冬成虫羽化。成虫昼伏夜出,无趋光性和趋化性。成虫产卵于果实上,卵期8天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