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2948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214 大小:4.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4页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4页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课件(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04-04),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 技术要求(试行),2004年12月,一、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 工作的重要性,我国矿产资源品种齐全、总量丰富,但小矿多、贫矿多、共伴生矿多,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大宗支柱性矿种总量不足,质量较差。,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居世界第53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高速发展,矿产资源消耗量急剧增长,消费量增长速度多年持续大于储量增长速度。 铜、铅、锌、镍、钨、锡等重要矿种已利用储量均大于50%,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对2020年矿产资源可供性预测结果,45种主要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中,有36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其中关

2、系到国家经济和军事安全的主要矿产石油、铀、铁、锰、铜、铝土矿等储量保证程度均低于40。,由于国内供应不能满足需求,矿石进口量持续增加,贸易逆差不断加大。目前国内矿产资源消费量中,石油的40、铁的50、铜的60、铝的50依靠进口资源解决。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的增加,将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矿产资源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已成为全面实现小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瓶颈、大制约。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保持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的保障能力。,由于矿产勘查投入不足和地勘体制改革等原因,近年来我国矿产前期勘查工作一直处于十分薄

3、弱的局面。区域找矿前期工作资金投入过低,新发现矿产地逐年减少,后备基地严重短缺,造成战略性和商业性矿产勘查风险不断加大,已形成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预查,普查、详查,中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中比例尺 各类异常,找矿靶区 矿产地,预测的 资源量,推断的 资源量,控制的 资源量,探明的 资源量,7080年代,90年代末,补偿费,当前现状,面对严峻的矿产勘查形势,必须加强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新发现一批矿产地,圈定一批找矿靶区,扭转矿产勘查后备基地严重不足、勘查风险过大的被动局面,建立矿产勘查工作的良性循环。以拉动商业性勘查工作,提高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的支持下,

4、从中央所得矿产资源补偿费中集中部分资金,于2004年启动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 2004年工作经费1亿元,计划安排48个工作项目,共217个1:5万标准图幅,计划已批准下达。,二、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 技术要求编制过程,为科学、规范、有序地组织实施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4年7月启动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编写工作。,2004年7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技术要求编制研讨会。会议邀请20余位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广泛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研究确定了技术要求的编写思路、基本原则、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邵和明专家为组长、由杨文智、蒋中

5、和等专家组成的编写组进行技术要求编写工作。2004年7月30日完成了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初稿)。,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人员对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初稿)进行了详细讨论和修改完善,形成了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2004年8月,将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下发到新疆、云南、四川等17个地调院以及6大区所征求意见,至9月中旬共收到14个单位的反馈意见,反馈意见归纳为8类,共48条。,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反馈意见进行逐条讨论、修改,并根据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的意见,将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更名为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形成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

6、技术要求(送审稿)。,2004年11月26日,以陈毓川院士为组长的评审专家委员会对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送审稿)进行评审。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致通过了该技术要求,并提出修改意见。,中国地调局按专家意见对技术要求进行了再次修改完善,按规定履行了内部技术标准批准程序,2004年12月15日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技术要求(试行)正式发布执行。,三、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 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本标准为内部试行标准,共7部分1.65万字。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目的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 4. 设计编写要求 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6. 质量要求 7. 提交成果 附录A 成果指标 附录B

7、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设计编写主要内容 附录C 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报告编写主要内容,1. 范 围 1.1 本要求规定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以下简称矿产远景调查)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目的任务、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提交的成果等。 1.2 本要求是矿产远景调查的总体技术要求,也是该项工作质量监督和成果验收的依据。,1. 范 围,2. 引用标准 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DZ/T 0001-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DD 2000-01固体矿产预查暂行规定 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

8、定 DZ/T 0071-93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 DZ/T 0070-93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技术规定 DZ/T 0011-91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50000) DZ/T 0151-95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 (1:50000),2. 引用标准,3. 目的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 3.1 目的任务 矿产远景调查是战略性矿产勘查的前期基础工作,是为矿产预查直接提供靶区和新发现矿产地的区域找矿工作。,3. 目的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目的 解决矿产勘查后备选区紧缺问题 为政府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服务 为矿产可持续供给能力提供基础保障 提高国家勘查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 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3. 目的

9、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3.2 部署原则 在重要成矿区带选择成矿有利地段 突出战略性矿种,兼顾综合找矿 按国际分幅,采用单幅或多幅联测 分阶段部署,3. 目的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3. 目的任务、部署原则、工作程序,3.3 工作程序 资料收集 野外踏勘 设计编审 野外调查 野外验收 报告编写 评审验收、 资料汇交 项目工作周期一般为3年,4. 设计编写要求 4.1 资料收集与综合整理 资料收集整理: 地、矿、物、化、遥、科资料 研究区域地质矿产信息 编制工作程度图 具备条件的编制矿产卡片,4. 设计编写要求,综合研究: 以地质成矿观点为指导,按区域成矿单元处理以往化探数据 综合分析区域地

10、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检查情况;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等信息圈定有利异常及重点工作区 在成矿预测和规划图的基础上筛选工作地区,4. 设计编写要求,4.2 野外踏勘 设计编写前,视工作区工作程度、具体工作任务和野外工作需要开展野外踏勘 整体上概略了解工作区地质、矿产、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社会经济、道路交通等情况,对室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野外验证。,4. 设计编写要求,野外踏勘以路线地质踏勘为主 重点了解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矿化带、典型地质体和自然景观区 测区内矿(化)点分布较多时,应对重点地段进行全面踏勘,以了解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特征 适当采集关键地段有代表性地质、矿化现象的岩矿标本,分析测试

11、 选择确定实测地质剖面位置,建立遥感解译标志,4. 设计编写要求,4.3 设计编写主要内容 设计编写主要内容及格式见附录B,4. 设计编写要求,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主要工作内容 矿产地质填图 地球化学勘查 地球物理勘查 重砂测量 遥感地质调查 矿产检查 综合研究,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1 矿产地质填图 5.1.1 目的任务 矿产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 提高测区内矿产地质研究程度 大致查明地质及矿化特征 发现新矿(化)点 为物化探异常解释、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靶区圈定提供基础地质资料,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5.1.2 基本要求7项

12、要求 5.1.2.1 未开展过1:5万区调的地区,矿产地质填图必须以野外实测为主。已进行过1:5万区调的地区,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修编相结合方式进行。 矿产地质填图的主要任务是实测矿产和与成矿有关的含矿层、标志层、控矿构造、矿化带、蚀变带、物化探异常区和与成矿有关的其它地质体。,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5.1.2.2 矿产地质填图应充分收集、分析、应用区内已有的地、物、化、遥、矿产等资料。特别是要充分利用1:2.5万的遥感解译成果、遥感影像图,提高研究程度和工作效率。,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5.1.2.3 矿产地质填图应充分应用新理论

13、、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原则上采用数字填图技术。使用GPS定点。 5.1.2.4 矿产地质填图方法要充分考虑区内地形、地貌、地质的综合特征及已知矿产展布特征,对成矿有利地段要有所侧重。,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5.1.2.5 矿产地质填图尽可能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地形图为底图,其比例尺应大于或等于1:5万,野外手图比例尺应为1:2.5万,无1:2.5万比例尺地形图时可使用1:5万比例尺地形图放大至1:2.5万。,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5.1.2.6 地质研究程度: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

14、、分布、岩石类型、变质作用等特征,深入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和构造。 5.1.2.7 矿产研究程度:初步了解含矿层、矿化带、蚀变带、矿体的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矿化类型、分布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矿石特征。,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5.1.3 填图方法和研究内容 5.1.3.1 沉积岩 沉积岩采用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大致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岩石组成、岩性、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大致查明其含矿性质、时空分布变化等,厘定地层层序和填图单位。,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5.1.3.2 侵入岩 大

15、致查明侵入岩体、脉岩的形态与规模、产状、主要矿物成分、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包体、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大致查明侵入岩体内外接触带的交代蚀变现象、同化混染现象以及分异现象特征,并圈定接触带、捕虏体或顶盖残留体,测量接触带产状。 探讨侵入体的侵入期次、顺序、时代、演化规律、与围岩和矿产的关系及时空分布、控矿特征。,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5.1.3.3 火山岩 采用火山地层-岩性(岩相)双重方法填图。 研究火山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层面构造和接触关系。大致查明火山岩层的层序、厚度、产状、分布范围、沉积夹层及岩

16、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划分和厘定岩石地层单位。,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划分火山岩相,调查研究火山机构、断裂、裂隙对矿液运移和富集的控制作用及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矿化特征。 研究探讨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及成矿的关系,确定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喷发时代。,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5.1.3.4 变质岩 区域变质岩要研究各种类型变质岩石的特点和变质作用。 浅变质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注意运用相应的填图方法进行工作。,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矿产地质填图,中、深变质岩系根据变质、变形作用特征及其复杂程度以及岩石类型,划分构造-地层单位、构造-岩层单位、构造-岩石单位。 接触变质岩石应着重研究接触变质带、接触交代带的分布、物质成分、规模、形态、产状和强度及其主要控制因素。,5.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要求 5.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