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课件--11知识分享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726281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生物化学课件--11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医学生物化学课件--11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医学生物化学课件--11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医学生物化学课件--11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医学生物化学课件--11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生物化学课件--11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物化学课件--11知识分享(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转录Transcription,转录-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转录所需的酶叫RNA聚合酶(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相同点:1. 都以DNA为模板 2. 原料为核苷酸 3. 合成方向均为53方向 4. 都需要依赖DNA的聚合酶 5. 遵守碱基互补配对规律 6. 产物为多聚核苷酸链,不同点: 复制 转录 模板 两股链均作为模板 模板链作为模板 原料 dNTP NTP 聚合酶 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产物 子代DNA双链 mRNA;tRNA;rRNA 配对 A-T;G-C A-U;T-A;G-C 引物 需RNA引物 - 方式(特点) 半保留复制 不

2、对称转录,第一节 模板和酶,一、转录模板 两股DNA单链中只有一股可转录,可作为模板转录成RNA的一股称为模板链,对应的一股互补链称为编码链。能转录出mRNA然后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部分称为结构基因。其余的DNA可能转录(rRNA,tRNA),也可能不转录,不对称转录: DNA分子上一股可转录,另一股不转录;模板链并非永远在同一单链上。,二、RNA聚合酶,反应特点 (1)以四种核苷三磷酸(NTP)为底物,以DNA为模板; (2)以53方向合成; (3)无需引物,直接在模板上合成RNA链; (4)碱基配对是:A-U和G-C; (5)DNA的两条链中仅一条链可作模板,该链称模板链(一般为负链),另一条

3、链称编码链(一般称为正链)。,(一)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大肠杆菌 分子量为480kD,由四个亚基组成2(全酶) 去掉亚基称为核心酶,RNA聚合酶各亚基及其功能,亚基为起始因子,能使RNA聚合酶结合到DNA的启动子上。因子具有特异性,(二)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三种RNA聚合酶、,它们专一地转录不同的基因,其转录过程和产物也各不相同。三种RNA聚合酶对鹅膏覃碱的敏感性反应不同。,三 酶与模板的辨认结合,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是结合到DNA的启动区开始转录的,靠其亚基辨认启动区。启动区具有共有的序列称为保守序列或一致性序列。,-35区的序列与起始点的辨认有关,称为辨认位点, -10区的序列称

4、为Pribnow盒(box) 结合位点,标记应该为+1,第二节 转录装置,一、转录起点 DNA序列按编码链(与RNA链一样)书写,由左至右为53方向。与mRNA序列相同的为正链(编码链),互补的链为负链(模板链)。 转录起点:即每个转录单位的起点。该点的核苷酸标号为+1。右侧为下游,用正的数码表示;左侧为上游,用负的数码表示。,二、启动子 即转录起始的信号序列。 1、大肠杆菌基因组的启动子 (1)Pribnow框(-10序列):起点上游约-10处,保守序列TATAAT,-10序列有助于DNA局部双链解开(A-T配对易解开) (2)识别区(-35序列):中心位置约在-35处,保守序列TTGACA

5、;-35序列提供了RNA聚合酶识别的信号,2、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启动子 (1)Hogness框(TATA框):中心在-25-30处,保守序列TAAA(T)AA(T),有助于DNA局部解开 (2)CAAT框:-75处,保守序列GGT (C)CAATCT,与RNA聚合酶结合有关 (3)GC框:在更上游处,保守序列GGGCGG,与某些转录因子结合有关 *RNA聚合酶III(转录5S RNA等)的启动子在转录区内部,三、终止因子 1、终止因子(NusA):协助RNA聚合酶识别终止信号的辅助因子,与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结合(2NusA复合物),识别终止序列。 2、 rho因子:具有核酸酶活力(水解三磷酸核

6、苷)。在RNA聚合酶遇到终止子暂停作用时,解RNA-DNA螺旋,起解链酶作用。,四、终止子 1、终止子: 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DNA序列 终止子可被RNA聚合酶或其辅助因子识别,但终止信号应位于已转录的序列中 原核生物的终止子在终止点之前,有一个回文结构,其转录产生的RNA可形成一个发夹结构,使聚合酶停止移动(p.465, 图36-11),不依赖r -因子的终止子:含富GC的回文序列和寡聚U序列。,2、大肠杆菌的两类终止子(p.465, 图36-11) 不依赖于rho()的终止子(简单终止子):除能形成发夹结构外,在终点前还有一系列U(约6个),这个寡聚U序列可能提供信号使RNA聚合酶脱离模板。

7、因为由rU-dA组成的RNA-DNA杂交分子具有特别弱的碱基配对作用 依赖于rho()的终止子:无寡聚U序列。必须在rho因子存在时才发生终止作用,第三节 转录过程,一 转录的起始 (一)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 RNA酶结合到DNA链上,DNA双链部分解开形成转录空泡。原核生物由因子辨认转录起始位点,原核生物在-35区有5-TTG ACA,在-10区有TAT AAT盒 转录起始不需引物, 5- PPPGPN-OH 第一个磷酸二酯键形成后, 亚单位即脱落下来,RNA聚合酶与DNA模板链的结合,转录起始,(二)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35区 Hogn

8、ess盒 (TATA盒) -40-110区CAAT盒GC盒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转录因子() (三)转录因子和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复合物 、 起始前复合物(),PIC,二 转录的延伸,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本相同 亚基脱落,核心酶构象改变,NusA结合 RNA的5 端伸展在转录空泡之外 模板为A,转录产物相应为U 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RNA链的延长,RNA链的延长,三 转录的终止 (一)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模式: 依赖因子(因子能与RNA结合,还具有ATP酶和解链酶的活性) RNA 3形成茎环结构 不依赖因子 终止区的碱基可形成特殊的结构 RNA 3形成

9、茎环结构和一串寡聚U (二) 真核生物的转录终止 编码链上存在转录终止的修饰点AATAAA 真核生物mRNA带有polyA尾巴,依赖r -因子的终止子的终止反应:,r -因子:含六聚体的寡聚蛋白,具有依赖RNA的NTP酶活性,它结合于新生RNA上,借助于水解NTP产生能量推动RNA聚合酶向前移动,当酶遭遇终止子时暂停前进, r -因子追上酶,与酶相互作用释放RNA。因此,还具有RNA-DNA解螺旋酶活性。,不依赖r -因子的终止子:含富GC的回文序列和寡聚U序列。,转录终止,转录的过程,第四节 转录后的修饰,一、原核生物rRNA前体的加工 结构:每个转录单位由16S、23S、5S rRNA 以

10、及一个或几个tRNA基因所组成。,加工: RNAase:裂解产生16S和23S rRNA的前体(P16和P23) RNAaseE:裂解产生5S rRNA前体(P5) RNAaseM16和RNAaseM23:分别切除P16和P23两端的互补序列 RNAaseM5:切除P5的两端附加序列,二、原核生物tRNA前体的加工 结构:tRNA基因大多成簇存在,或与rRNA、 mRNA基因组成混合转录单位。,加工: (1)由核酸内切酶在tRNA两端切断: 5-核酸内切酶(RNAaseP):在tRNA5端切开,是tRNA的5成熟酶 3-核酸内切酶(RNAaseF):在tRNA近3端处切开 (2)核酸外切酶(R

11、NAaseD):从前体3端逐个切去附加的序列,直至tRNA的3端,是tRNA的3成熟酶。,(3)在3端加上-CCAOH: -CCAOH结构对接受氨酰基的活性是必要 的。 一类是本身具有CCA;另一类没有,需要tRNA核苷酰转移酶催化逐个加上CCA。 (4)核苷的修饰:由特定的tRNA修饰酶催化,如假尿嘧啶核苷的糖苷键发生移位反应(由尿嘧啶的N1变为C5)。,三、原核生物mRNA前体的加工 一般不加工;少数多顺反子mRNA通过核酸内切酶切成较小的单位,再行翻译。,四、真核生物rRNA前体的加工 1、结构:由1618S、 2628S 和5.8SRNA基因组成一个转录单位 2、加工:由RNAase以

12、及其他核酸内切酶进行加工 五、真核生物tRNA前体的加工 1、结构:tRNA基因成簇排列 2、加工:核酸内切酶和外切酶:切去tRNA前体5端和3端的附加序列 核苷酰转移酶:在tRNA3端逐个加上CCA序列 修饰酶:tRNA特异成份的修饰,六、真核生物mRNA的转录后加工 (一)首、尾的修饰 5-端帽结构的形成(m7GpppG) O型帽子: m7G5ppp-5N1 型帽子: m7G5ppp5N1m2pN2p- II 型帽子: m7G5ppp5N1m2pN2m2p- 3-端 poly A尾巴的生成 由多聚腺苷酸聚合酶催化,以带3- OH基的RNA为受体,ATP为供体, 在3端逐个加上A。 功能:保

13、护mRNA。,SAM:S-腺苷甲硫氨酸,甲基化过程: G5ppp5N1pN2p-RNA+SAM m7 G5ppp5N1pN2p-RNA+S-腺苷高半胱氨酸 mRNA(鸟嘌呤-7)甲基转移酶 SAM=S-腺苷甲硫氨酸 m7 G5ppp5N1pN2p-RNA+SAM m7 G5ppp5N1m2pN2p-RNA+S-腺苷高半胱氨酸 mRNA(鸟嘌呤-2)甲基转移酶 (核糖2-OH基上被甲基化) 帽子功能:翻译过程中起识别和稳定作用。,(二) 真核生物mRNA前体的剪接,1、断裂基因(split gene) 外显子(exon) 内含子(intron) 从中断基因线性表达的方式分 翻译前删除内含子 翻译

14、绕过内含子 翻译后删除内含子 2、内含子定义扩充 内含子是隔断基因线性表达的序列,3、内含子的分类 按基因类型分 第一类内含子:线粒体、叶绿体内转录初级 rRNA基因,需要游离G发动转酯反应; 第二类内含子: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转录初级 mRNA基因; 套索状剪接:SnRNA和SnRNP(核微小核糖核蛋白)完成; 第三类内含子:tRNA基因及其初级转录产物的内含子,为酶促拼接。,(1) Group I 内含子拼接:rRNA前体的拼接(四膜虫) 结构:rRNA前体为35S,其中26S rRNA基因中有一内含子。 拼接: 第一步:鸟苷酸(G)的3-OH攻击内含子的5末端磷酸基,使内含子的5末端磷酸

15、基转移到G的3-OH上,也就使内含子5末端断开; 第二步:第一个外显子产生的3-羟基攻击第二个外显子5末端的磷酸基,使第二外显子的5末端磷酸基转移到第一外显子3-OH上。这样使内含子切下,外显子连接; 第三步:切下的内含子3-OH攻击自身5末端附近(第15个核苷酸处)的磷酸基,形成一个环状分子。 这是类型I自我拼接:无需酶的参与,需要游离鸟苷酸发动转酯反应,自我催化拼接。,rRNA前体的拼接,核酶(ribozyme)-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1982 T.R. Cech 四膜虫 rRNA前体 1983 S.Altman RNase P对tRNA前体加工 锤头状核酶,发夹状核酶 人工核酶 (抗感染

16、,抗肿瘤),(2) Group II 内含子拼接:套索剪切模式 结构:内含子左端(供体)均为GU,右端(受体)均为AG,这称GT-AG规律。 拼接: 第一步:在内含子左端切开,产生的内含子5末端磷酸基与其3端上游30核苷酸附近的CUGAC序列中的A(2-OH)形成5,2-磷酸二酯键,即套索结构; 第二步:内含子的右端切开,产生右侧外显子5-磷酸基;然后左侧外显子3-OH攻击右侧外显子的5-磷酸基,两个外显子形成磷酸二酯键而连接在一起; 第三步:套索状内含子去分支而成线状分子。,mRNA前体的拼接,CUGAC,hnRNA 的剪接 套索剪切模式 (hnRNA mRNA) 内含子有 5 GUAG 3 5GU U1-snRNA 结合(snRNP) 3AG 分支点 A U2-snRNA 结合(snRN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