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四 岳麓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2572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四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四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四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四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四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四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广东省高考历史专题复习课件四 岳麓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晚清统治阶级的改良 和改革运动,专题复习四,考点趋向: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封建统治危机四伏。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同时也是被动地适应近代化的需要,晚清政府先后自主地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并具一定影响的改良和改革运动,它们分别是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由于这三件大事客观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故近年来为高考的热点所在。,原因:维护封建统治,同时也是被动地适应近代化的需要 客观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历程,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培养人才: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京师同文馆是最早的新式学堂。

2、,知识结构与网络 1 洋务运动( 19 世纪60到90年代) ( l )背景 P36 ( 2 )内容 P36,第一家:李鸿章的上海轮船招商局 (航运业), 总理衙门的推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外矛盾尖锐. 洋务派与顽固派出现,第一家:曾国藩的安庆军械所(长江流域)。 最大一家:江南制造总局。,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 )评价 局限: 积极作用:3,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a引进了西方技术,迈开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最主要) b培养了人才; c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展.,近代化的主要表现:一是手工向机器生产的变化(生产力);二是

3、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生产关系);三是由专制向民主的变化(政治)。,洋务派揭开近代化序幕的根本原因: 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2 . “百日维新” ( 1898 年) ( l )背景: ( 2 )内容 P65 政治 经济 文教 军事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让资产阶级参政,但未涉及设议 院、开国会、定宪法、君主立宪。,保护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但 未涉及封建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提倡西学,但未全面废除封建 科举制度。,加强军事力量,但仅部分改革。,( 3 )结果及评价 结果 失败原因: 评价:,失败的标志是: 戊戌政变;,反对力量 顽固守旧势力强大; 直接因素 袁世凯的出卖。,经济 客观上

4、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但效果不大); 政治 挽救危机,是爱国的(但最终失败)。 5,3 清末的“新政” ( 1901一1905 年)和“预备立宪” ( 1905 一 1911 年) ( l )背景: ( 2 )目的: ( 3 ) “新政”:P76,半殖半封社会形成;民主革命运动兴起。,挽救统治危机,遏制革命形势,措施 编练新军、奖励实业、派遣留学生 废除科举制度(1905年宣布废除)等。,评价 形成北洋军阀集团; 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知识 分子队伍形成。,袁世凯就是靠这一时期编练新军起家的,( 4 ) “预备立宪”:P83 过程 结果 ( 5 )认识:,出洋考察、钦定宪法大纲 “皇

5、族内阁”出笼。2,强化满洲贵族专制统治,统治集团 内部分裂,部分立宪派投身革命。,是清政府以改革的方式所进行的最后一次自救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新政” 由于增加人民负担,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预备立宪”则使统治集团分裂。至此,清政府统治的灭亡已是必然。但在客观上适应了近代化的要求 1,典型例题与分析 例 1 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 建立西方的国家政治制度 B 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 引进先进技术 D 抵制外国经济侵略,A,例 2 “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 主要是 A 袁世凯告密 B 光绪帝被囚禁 C 顽固派力量强大 D 帝国主义破坏,C,课时训练 1对洋务运动评价不正确的是 4

6、 A 造就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 B 培养了技术人才 C 突破了传统教育体制 D 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A,2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 总理衙门的设置 B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C 中法战争的失败 D 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D,4 下列哪项不属于洋务运动和 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A 都面临内外交困局面 B 都引进西方科技 C 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D 都改良了教育制度,C,5 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的法令中所没有的内容是 A 提倡官民上书言事 B 裁汰冗员 C 实行君主立宪 D 允许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政,C,6 百日维新结束后被保留下来的 维新措施是 A 农工商总局 B 矿务铁路局 C 京师大学堂 D 官民上书言事,7 . 1901 年清政府实行“新政”的 目的是 A 挽救民族危机 B 挽救统治危机 C 恢复百日新政 D 实行君主立宪,C,B,8 对清末“新政”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缓和了社会矛盾 B 造就了近代军阀 C 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 加重了人民负担 3,A,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