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专项施工方案10001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41718634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筏板基础专项施工方案1000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筏板基础专项施工方案1000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筏板基础专项施工方案1000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筏板基础专项施工方案1000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筏板基础专项施工方案10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筏板基础专项施工方案1000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筏板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3-91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6-99工程概况10#楼位于光明路与块南路交汇处;建筑面积 25808.16 m2地下室二层,地上三十 层,总高度120m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建筑物使用年限为 50年,耐火等级为 二级。施工准备A. 钢筋工程1. 作业

2、条件钢筋绑扎前,核对钢筋加工料表是否正确,并检查有无锈蚀现象,除锈后再运至施工 部位。做好放线工作,弹好筏板基础、柱、墙位置线及钢筋位置线。2. 材料要求钢筋:级别、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要求。2022扎丝、钢筋垫块等。3. 机具准备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筋调直机、钢筋钩子、钢筋扳子、钢丝刷、断扎丝钏刀 等,墨斗、墨汁、小白线、粉笔等。B. 棋板工程1. 作业条件a. 放好轴线、棋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线。b. 底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均已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己垫好,并办完 隐检手续。2. 材料要求棋板采用砖胎模,符合现行规范要求。3. 施工机具扳手、钳子、线坠、小白线

3、、水性隔离剂等。操作工艺A.钢筋工程 放线并预检T成型钢筋进场T排钢筋T机械连接接头T绑扎T柱墙插筋定位T交接验收a. 绑扎底板下层网片钢筋1. 在垫层上弹好筏板基础、钢筋位置线,先铺下层网片的长向钢筋,后铺下层网片上 面的短向钢筋,钢筋接头采用机械连接。2. 绑扎加强筋:依次绑扎局部加强筋。b. 绑扎底板上层网片钢筋1. 铺设上层铁马凳:马凳用剩余短料焊制,马凳短向放置,问距1.21.5m。2. 绑扎上层网片下筋:先在马凳上绑扎架立筋,在架立筋上划好钢筋位置线,按图 纸要求,顺序放置上层网片的下筋;绑扎上层网片上筋:根据在上层下筋上划好的钢筋位 置线,按顺序放置上层钢筋,钢筋接头采用焊接或机

4、械连接,接头在同一截面相互错开50% 同一根钢筋尽量减少接头。3. 绑扎柱和墙体插筋:根据放好的柱和墙体位置线,将柱和墙体插筋绑扎就位,并 和底板钢筋点焊固定,要求接头均错开 50%根据设计要求执行,设计无要求时,甩出底 板面的长度 45d,柱绑扎两道箍筋,墙体绑扎一道水平筋。底板保护层为50mm梁柱主筋保护层为35mm外墙迎水面为25mm外墙内侧及内墙均为 20mm保护层钢筋垫块问距为1500mm梅花型布置。c. 绑扎地梁钢筋1. 在放平的梁下层水平主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问距。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 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接头, 即弯钩叠

5、合处沿梁水平筋交错布置绑扎。2. 地梁在槽上预先绑扎好后,根据已划好的梁位置线用塔吊直接吊装到位。与底板 钢筋绑扎牢固。B.棋板工程240mm专胎模:基础砖胎模放线t砌筑t抹灰。a. 240mml专胎模1. 砖胎模砌筑前,先在垫层面上将砌砖线放出,比基础底板外轮廓大40mm砌筑时 要求拉直线,采用一顺一丁 “三一”砌筑方法,转角处或接口处留出接搓口,墙体要求垂直。砖模内侧、墙顶面抹15mi#的水泥砂浆并压光,同时阴阳角做成圆弧形。底板外墙侧模采用240mfl砖胎模,高度同底板厚度,砖胎模采用 MU7.5专,M1咏泥砂浆 砌筑,内侧及顶面采用1:2.5水泥砂浆抹面。2. 考虑混凝土浇筑时侧压力较

6、大,砖胎模外侧面土方必须回填并夯实。b. 集水坑模板根据棋板板面由10mm厚竹胶板拼装成筒状,内衬两道木方(100 x 100mm,并钉成 一个整体,配模的板面保证表面平整、尺寸准确、接缝严密。棋板组装好后进行编号。安装时用塔吊将棋板初步就位,然后根据位置线加水平和斜向支 撑进行加固,并调整棋板位置,使棋板的垂直度、刚度、截面尺寸符合要求。c. 外墙高出底扳300mm部分1. 墙体高出部分棋板采用10mnS竹胶板事先拼装而成,外绑两道水平向木方 (50mm x 100mm)2. 在防水保护层上弹好墙边线,在墙两边焊钢筋预埋竖向和斜向筋用 4 12钢筋剩余 短料),以便进行加固。3. 用小线拉外

7、墙通长水平线,保证截面尺寸为297mm(300mr#外墙),将配好的模 板就位,然后用架子管和铅丝与预埋铁进行加固。棋板固定完毕后拉通线检查板面顺直。C. 混凝土工程筏板基础:钢筋模板交接验收T顶标局抄测T混凝土搅拌T现场水平垂直运输T分层 振捣赶平抹压T覆盖养护1. 本工程施工防水碌采用商品碌,基础及地下室外墙防水混凝土施工为特殊过程,施工前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和专项技术交底,按要求进行连续监控:2. 碌采用商品混凝土工厂制备的泵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工厂应提供“混凝土合格证”、“原材料的检测报告、合格证、准用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每天应有“浇筑申 请”、“开盘鉴定”,每3车抽测一次坍落度。

8、泵送混凝土的运输延续时间有一定的限制, 要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顺利浇筑,泵送混凝土的运输延续时间以不超过所测得的混凝土的初 凝时间的1/2为宜。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必须将搅拌筒内积水 倒净,并且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给混凝土泵喂料前和过程中都不得随意往搅 拌筒内加水。严禁将质量不符合泵送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入泵,为筛除粒径过大的集料或 异物,防止其入混凝土产生堵塞,在混凝土泵进料斗上设网筛专人喂料。泵送前的准备工 作:棋板和支撑的检查;保温板检查;检查混凝土泵或泵车的放置处是否坚实稳定;检查 混凝土泵和输送管路;组织方面的准备;对混凝土泵的操作人员检查上岗证;检查通路是

9、 否畅通,水、电供应是否有保证,备用泵是否到位。3. 浇筑竖向结构碌时布料设备的出口离棋板内侧面不应小于 50mm且不得向棋板内侧面直冲布料,也不得直冲钢筋骨架。浇筑水平结构碌时不得在同一处布料,在至23nf围内水平移动布料,且宜垂直于棋板布料。振捣泵送碌振动棒移动问距为400mm振捣时问宜为1530S,且隔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碌运送途中,当坍落度损失过大时, 可在符合碌设计配比条件下适量加水,除此之外,严禁往拌筒内加水。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 45mm当碌出现离析时,应立即用压 力水冲洗管内残留的碌。4. 由于筏板基础碌要求为抗渗碌,尽量减

10、少施工缝的留置.基础底板施工时,现场设 置碌输送泵泵送入模,碌应一次浇筑完成,底板碌必须分层进行,每层铺灰最大高度不超过SOcm布料杆端部接软管下料,使碌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 1.5m,采用插入式振捣密实, 碌初凝前表面平板振捣器普便过一遍,用木抹子压实搓平,碌浇灌应连续进行,施工间歇 不得超过碌初凝时间。5. 基础底板一次性浇筑,间歇时间不能太长,不允许出现冷缝,混凝土浇筑顺序由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混凝土采用踏步式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密实,以使混凝土的水化热尽量 散失。具体为:从下到上分层浇筑,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5m后回头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上下相邻两层时间不超过2小时,为了

11、控制浇筑高度,须在出灰口及其附近设置尺杆,夜间施工时,尺杆附近要有灯光照明。6. 每班安排一个作业班组,并配备3名振捣工人,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坡度, 在每个浇筑带前、后、中部不停振捣,振捣工要求认真负责,仔细振捣,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上一层混凝土盖上后而下层混凝土仍未振捣,造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振捣 时,要快插慢拔,插入深度各层均为 350mm即上面两层均须插入其下面一层 50mm振捣 点之间问距为450mm 梅花型布置,振捣时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漏振。每一插点要 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为 2030s,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离析,以混凝土 表面泛浆,不大量泛气泡,不再

12、显著下沉,表面浮出灰浆为准,边角处要多加注意,防止 漏振。振捣棒距离棋板要小于其半径的 0.5倍,约为150mm并不宜靠近棋板振捣,且要 尽量避免碰撞钢筋、芯管、止水带、预埋件等。7. 混凝土泵送时,注意不要将料斗内剩余混凝土降低到200mn下,以免吸入空气。 混凝土浇筑完毕要进行多次搓平,保证混凝土表面不产生裂纹,具体方法是振捣完后先角 长刮杠刮平,待表面收浆后,用木抹刀搓平表面,并覆盖塑料布以防表面出现裂缝,在终 凝前掀开塑料布再进行搓平,要求搓压三遍,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终凝前为准, 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混凝土搓平完毕后立即用塑料布覆盖养护,浇水养护时间为14d。成品保护保护钢筋、棋板的位置正确,不得直接踩踏钢筋和改动棋板;在拆模或吊运物件时, 不得碰坏施工缝止水带。当混凝土强度达到 1.2MPa后,方可拆模及在混凝土上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