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4171185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知识归纳一、记叙线索: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文章的标题 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 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二、记叙顺序类型:1. 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 如:一面,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和鲁迅的见 面经过,表现了鲁迅关心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思想,作用: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叙事有头 有尾,读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并突出了“一面”给我的鼓舞。2. 倒叙:是把事情的结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来写,产生悬念,引人入胜。 如: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 ”这是文章的开头一句,它开宗明义, 落笔点题,用追叙的手法,再现了两年前作者终生难忘的往事。作用:1. 强调。2. 制造悬念,引人入胜。3. 使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4. 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引人深思,激发读者兴趣。3.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有关的情节和事件, 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如:驿路梨花,以我和老余一早一晚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通过设置悬念和 巧妙穿插, 刻画了一组人物, 展示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 其中解放军建造茅屋和哈尼姑娘梨花 照料茅屋属于插叙部分。作用:1. 补充背景资料,丰富情节,使结构曲折有致。2. 照应上文

3、,或为下文铺垫。3. 丰富人物形象,深化文章内容。三、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1. 开篇点题;2. 总领全文;3. 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5. 渲染气氛;6. 埋下伏笔。四、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 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 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五、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1. 篇末点题;2.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 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4. 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卒章显志。5. 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令人回味无穷。六、记叙文的人称及其作用: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自然,与读者没有距离; 第二人称最

4、贴近读者,使人感到特别亲切,拉近读者和作者间的距离; 第三人称,是以“他”叙事。运用第三人称叙事,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叙述的角度比较 灵活、自如。七、修辞方法及作用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表达作者或人物的 xx 情感。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 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 表达作者或人物的 xx 情感。3. 夸张:突出 xx 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有夸大和夸小两种。表达了作者 xx 的情感。4. 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起强调作用。表达了作者 xx 的情感。5. 反复:强调某种意

5、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八、描写方法及其作用:1. 人物描写类型: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肖像)描写答题技巧:这是 xx 描写,表现了人物的 xx 特点(内容),表达了作者或人物的 xx 心情或态度(突出 了人物的 xx 性格或品质)。2. 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等的描写。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暗示时代背景。( 2)渲染 xx 的环境气氛。( 3)烘托人物的 xx 心情( 4)表现人物的 xx 性格、心理。(5)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预示结局。(6)揭示文章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场所、风土人情、社会背景、

6、历史背景的描写。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XX时代背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人物思想产生和导致事件结局的社会根 源,渲染XX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答题技巧:这是XX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XX时代背景,烘托了一种XX气氛,表现了人物XX的 思想感情。九、写作手法及其作用1. 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 XX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2. 对比手法:通过XX和XX的比较,突出人或事物的XX特点,表现了作者或人物的XX情感或态 度.3. 衬托(侧面烘托) 手法: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 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 性格, 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

7、出主题。十、中考常见题型归纳及答题技巧:1. 内容理解:到原文中去找,阅读和本题相关的段落,分析人物或事件本身,然后用关键词来表述答案。2. 提炼概括:“(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的句式。3. 形象(性格)分析: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三是从文中摘录关键词语来概括人物形象。4. 教材名篇回顾5. 语言赏析:(1) 修辞角度:本句使用了XX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了XX,表达了作者或人物的XX情感或态 度。(2) 人物描写角度:这是XX描写,表现了人物的XX特点(内容),表达了作者或人物的XX心情或 态度。(

8、3) 景物(环境)描写角度:这是XX描写,描写了 XX的景象,渲染了 XX的环境气氛,表现了作者 或人物的 XX 心情。6. 写作手法7. 行文线索8. 记叙顺序9. 作者情感10. 题目品析:题型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3)这个标题好在哪里? ( 4 )标题中某个词语的含义作用:( 1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3)总结文章内容,点明文章主旨;( 4)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5)一语双关;(6) 是XX情感的载体,反映作者情感的变化;(7) 新颖别致地运用XX修辞,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8)是全文的文眼;( 9)蕴含哲理,发人深省;( 10)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1. 启示感悟12. 结尾作用13. 环境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