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地理一三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1146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地理一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国高考地理一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国高考地理一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国高考地理一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国高考地理一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地理一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地理一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巅峰教育精品教育 高中地理 Mrs.Luo主讲2015年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资料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高考考点:1、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 内力作用与地貌3、 外力作用与地貌4、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5、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知识清单: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主要表现为、和,其中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运动和运动。分类运动方向表现形式相互关系运动平行于地球表面挤压弯曲变形常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断裂张开,形成

2、和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运动垂直于地球表面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地表和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主要表现为、四种方式。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

3、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沉积作用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沉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4、在地表形态的塑造

4、中,和是同时起作用的,其中作用奠定地形的基本格局,起主导作用。5、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 岩石分类岩浆岩:有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玄武岩)两种。沉积岩:有两个典型特征:层理构造(分层)和可能含有化石(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里面)变质岩:地下岩石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变质岩。大理岩和玉石属于变质岩。(2)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1、褶皱山和断块山地质构造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褶皱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_xx_k.Com断层判断方法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

5、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2、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背斜: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向斜:储水构造,常形成自流盆地。3、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

6、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4、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相对移动边界类型对地貌的影响举例张裂生长边界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碰撞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消亡边界巨大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安第斯山、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世界两大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5、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交通建设原则对交通方式的影响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主要是因为山地地区地形崎岖,修建公路难度较小,成本较低。对线路走向的影响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避开陡

7、坡和断层,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避开沼泽;在适宜的过河点架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尽量选择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尽量多的经过居民点对线网密度的影响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线网密度大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1、 河流的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作用类型地貌类型分布成因地貌特点河流侵蚀作用V型谷河流上游向下和向源头侵蚀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U型谷河流下游向河谷两岸侵蚀河谷宽而浅河流堆积作用冲积平原洪积平原山前水流流出山口,由于地势趋缓,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堆积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到细河漫滩平原中下游地区河

8、流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或继续下蚀,多个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地势平坦三角洲入海口处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处堆积地势低平,河网密布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的作用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提供丰富农副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我国南方)河流少耕地连片聚落规模大(我国北方)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河流中下游城市密集 平原低地聚落沿河成线状分布 山区河谷中聚落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地带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更替方向延伸方向典型地区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热量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纬线方向

9、(东西方向)低、高纬度的低平地区沿海向内陆海陆分布、水分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沿海内陆)经线方向(南北方向)中纬度的低平地区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海拔高度、水热条件从山麓到山顶延伸大致等高线方向延伸低纬度海拔较高的山地2、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1) 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规律:从山麓向山顶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2) 基带的判断:垂直自然带的基带与同纬度的地带性自然带相同。(3) 自然带数量多少的判断: 山体所在纬度、山体高度以及山体的相对高度是自然带谱复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同一高度,纬度越低,自然带数量可

10、能就越多。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4) 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影响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是山体所在纬度和坡向。纬度低,则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高;纬度高,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低。同一山体,阳坡上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高,阴坡上同一种自然带的海拔高度就低。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5) 雪线高低的判断:影响因素有山体所在纬度、坡向、季节等。5000米以上的高山山顶一般会出现终年积雪,形成积雪冰川带。积雪冰川带下限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向阳坡。并且同一坡面,夏季雪线下界高于冬季。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注意: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一是0

11、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典型例题:1、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1)、(2)题。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双选) ( )A沙尘暴B水土流失C泥石流D土地荒漠化解析:在不同地区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不同:较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较湿润地区以流水的作用为主,地势较高的地区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地势低洼处主要表现为沉积作用。做题

12、关键是判断出来图中各箭头表示的地理过程。a、b、c、d分别是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搬运作用、流水搬运作用和流水堆积作用。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答案:(1)AB(2)BC2、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解析: 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岩浆及三大类岩石间的转换关系是难点内容。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形成;但各类岩石均可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而成为新的岩浆。三类岩石均可能受外力作用最后固结成为沉积岩。已生成的各类岩

13、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为变质岩;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只有属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属内力作用。综上所述,正确的为A选项。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3、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为褶曲中的_,判断理由是_。(2)图中A、B、C三处中_处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石灰岩受到含有_的流水的_作用形成的。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3)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的地区发展农业最大的问题是_、_。解析:本题与化学学科有一定的结合。(1)根据图例可知图中所示的地质构造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因此是向斜;(2)石灰岩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基础,因而选择A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遇到含有CO2的水,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化学反应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3)喀斯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地下水资源很丰富,但地表水奇缺,而且地表高低起伏,土层薄。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答案:(1)向斜 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2)A CO2 溶蚀(溶解侵蚀)(3)地表水缺乏 地形崎岖(或平地少)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