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阶段性测试题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11253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阶段性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阶段性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阶段性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阶段性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阶段性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阶段性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历史模拟测试阶段性测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性测试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2苏北四市)“(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该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答案】C【解析】分封制下,周王是名义上的“

2、天下共主”,但是各诸侯有较大的权利,所以西周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国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是在秦朝。所以C项符合题意。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2(2012潍坊)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这一制度的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下列制度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让社会也参与政治,据此可知科举制符合题意。3(2012潍坊)2009年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出现于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是商汤

3、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A定期朝见周天子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答案】C【解析】分封制下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之后是士,实施层层分封,所以孤竹国内,当地长官由其诸侯任免,所以C项符合题意。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4.(2012丰台)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收藏一件秦汉(秤砣),上面刻着秦朝通行的文字“廿六年(公元前221后),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一),歉疑(疑惑不明)者皆明壹之。”该文物有助于研究()謀荞

4、抟箧飆鐸怼类蒋薔。秦朝制度 秦始皇功绩古代文字演变 秦朝灭亡原因ABCD【答案】B【解析】由材料“立号为皇帝”、“法度量皆明壹之”“兼天下诸侯”、“立号为皇帝”“秦朝通行的文字”分别可知、都正确,所以选B项。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5(2012丹东)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是被国人误解了上百年的优秀制度。其“优秀”主要是指()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A中央集权实质就是专制独裁B能为政府带来足够的权力与资源C分割相权是势在必行的手段D宽松进步是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答案】B【解析】考查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基础建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保障了社会经济的

5、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中央权力,防止分裂割据,所以B项正确。由限制词“优秀”可知应是积极影响,A项排除。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是专制集权,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是方式特点。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6(2012黄冈)“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B皇帝选官重视军

6、功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中的“条侯一中尉一丞相”的升迁顺序可知选官制度由血统向才能转变。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7(2012合肥)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D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

7、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意思即:缙绅虽然地位很高,可是没有经过进士科考,终究觉得不够完美。这样,以至于每次参加岁贡的不少于八九百人。这说明了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故选C项。其它各项均与材料不符。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8(2012云浮)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B九品官人法有弊端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答案】B【解析】王沈“有俊才”,A项错。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出现于隋唐时期,可排除C、D两项。材料说的是王沈少有才能,但因出身寒贫而被当时的豪强

8、所压制,说明当时取官用人不依据才能,而是出身门第,结合时间提示“西晋”可知选B项。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9(2012苏北四市)“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A确立三公制 B建立三省制C废除丞相制 D设立军机处【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在明英宗时期内阁与六部等机构并重,内阁设立于明,A、B、D各项分别出现于秦、隋、清朝,所以选C项。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10(2012宁波)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这

9、一制度评说的是()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A分封制 B中外朝制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度【答案】C【解析】“皇权下的民主”体现的是专制下的民主色彩,“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体现的是这一制度有分权思想,进而可联系到唐三省六部制,B、D两项旨在加强皇帝集权。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11(2012宁波)故宫养心殿有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反映了统治者强烈的集权意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精神说明统治者具有民权意识ABCD【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可用排除法。材料未体现统

10、治者的民权意识,排除;同时,材料体现出对民的重视,所以正确。选B项。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12(2012茂名)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设立了一个新的职务,当时全国共计13人出任这一职务,负责全国十三个行政监察区的监察工作。这一职务是()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A御史大夫 B刺史C门下省给事中 D通判【答案】B【解析】由材料“十三个行政监察区”可联系汉武帝为加强专制集权而将全国划分13个州,设置刺史监督地方。所以选B项。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13(2012济南)“在隋代,特别在唐代,随着全帝国的再统一贵族力量逐渐衰弱,他们在政府中的地位被职业官僚所代替。”促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A

11、世袭制 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排除C项;据时间限制隋或者是唐,排除实行于汉代的B项;由材料“贵族力量逐渐衰弱被职业官僚所代替”强调的是世袭制的松动,排除A项;故选D项。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14(2012潍坊)宋神宗时,打算将一名转运使处死,宰相明确反对,理由是“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神宗沉吟良久后说:“可与刺面,(发)配远恶处。”门下侍郎惇以“士可杀,不可辱”的理由反对,最后神宗只得作罢。从材料可以看出()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君权与相权良性互动政策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理学思想影响士大夫人格追求宋神宗具有良好的治国素质ABCD【

12、答案】A【解析】宋初,重文轻武,士受到重视,材料中宋神宗时“杀士”受到反对直至作罢,说明政策有稳定性和延续性,同时体现了相权对君权的制约与影响。“士可杀,不可辱”是理学思想的影响,所以项符合题意,未体现,故选A项。凍鈹鋨劳臘锴痫婦胫籴。15(2012西安)宋太祖曾说:“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针对这种现象,他所采取的措施是()恥諤銪灭萦欢煬鞏鹜錦。A设枢密使管理军事以分割宰相的军权B各州公文须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C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D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地方的事务【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地方即藩镇的问题,尤其是司法方面的问题

13、,所以排除A、B两项;因为A项是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项旨在限制知州的权力。提刑按察使司设立于明代,管理地方的司法事务,排除D项。鯊腎鑰诎褳鉀沩懼統庫。16(2012衡水)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这种现象表明()硕癘鄴颃诌攆檸攜驤蔹。A宋代思想有民主化趋向B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宋仁宗时严格的等级色彩日趋淡化,进而反映的是门阀制度的松动。17(2012唐山)我国古代有许多特色鲜明、魅力独特的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些

14、传统节日,有的消亡了,有的与其它节日融合了。春节、中秋、清明等则因其旺盛的生命力而传承至今,这是因为()阌擻輳嬪諫迁择楨秘騖。A家庭因素、孝宗敬祖切合传统文化的主题B历朝历代的传承与保护C节日起源的美丽传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D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脉相承【答案】A【解析】“春节、中秋、清明”等节日长盛不衰体现了人们重视血缘亲情,这根源于西周时期盛行的宗法制等制度形成的重血缘的传统。氬嚕躑竄贸恳彈瀘颔澩。18(2012日照)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釷鹆資贏車贖孙滅獅赘。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的信息避讳制度指“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据此结合所学可知此制度旨在强化尊卑等级。怂阐譜鯪迳導嘯畫長凉。19(2012浙江六校联考)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对“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恰当的是()谚辞調担鈧谄动禪泻類。A说明唐代宰相或相当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