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171020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9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贵阳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1 页 期中语文试卷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0 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长大后,我才明白母亲的絮叨是对我最深沉的爱。 B. 面对陌生人咄咄逼人的指责,李倩终于忍无可忍,为自己辩解起来。 C. 小草从土壤中汲取营养,贮蓄自身的能量。 D. 不法分子作案手法老练,动作干净利落,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2.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 的生活。 既能 ,把握方向,又能 ,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

2、 闲暇 闲适 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B. 闲适 闲暇 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C. 闲暇 闲适 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D. 闲适 闲暇 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散文家、学者、诗人,著有诗文集踪迹 ,散文集背影。 B.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生于北京,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 清平湾。 C. 泰戈尔:英国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D.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咏雪出自其 言语篇。 4.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的小说集,五猖会猫狗鼠二十四 孝

3、图都选自这部作品。 B. 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作者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 时引起的强烈的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C. 西游记里,孙悟空还有另外五个名号: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 者、斗战胜佛。 D. 湘行散记作者沈从文以灵活的词句,丰富的思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湘西 乡土风景画和生命哲思意识的图景。 5. 你班准备举行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同学们要在教室门口张贴一幅赞美老师的对联,以下最适合的一项是() A. 上联:一支粉笔,启迪千秋智慧。下联:三尺讲台,传递万世文明。横批:百 年树人 B. 上联:一支粉笔,开启千秋智慧。下联:三尺讲

4、台,传承万世文明。横批:百 年树人 C. 上联:一支粉笔,彰显千秋智慧。下联:三尺讲台,传递万世文明。横批:百 年树人 D. 上联:一支粉笔,传承千秋智慧。下联:三尺讲台,开启万世文明。横批:百 年树人 二、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 第 2 页,共 11 页 6. 默写 水何澹澹,_。 (曹操观沧海) 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_,密密地斜织着。 (朱自清春) _,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游子浓浓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 三、其他(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0 分) 7. 根据语境和拼音,

5、请用正楷字书写出相应的词语。 亲情是什么?是面对 tn hun _的儿子时,母亲的谨慎;是发生 fn q _时,子女尊老爱幼的抉择;是 8. 在班级活动纪念册上给各科老师写下富有学科特征的个性留言, 请参照语文学科的 留言(最少选择两个学科)。 示例:致语文老师:你用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情感引领着我们挖掘灵 感,步入文学殿堂,散发智慧之光,可我却写不尽对您的敬爱。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0 分) 9. 古代诗文阅读 释盗遗布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 夫不 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观君形

6、状 非恶人,应由贫困。”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节选自忍经) 注释:陈寔(sh):东汉人,做过太丘县令。端:长度单 位,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一项是: _ A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B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C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D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请用原文回答。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10.如梦令春思 【北宋】 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 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这首词是

7、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 :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这首词中的“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与天净沙秋思中马致远所抒发的 情感比较,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0 分) 11.现代文阅读 要命的书我常常怕枕边摞得高高的书掉下来,把我砸个半死,甚至一命呜呼。 这惧怕由来已久。小时候家里房子小,墙上钉上两根铁扦,架上块长木板,书一摞 摞地堆在上面,顶到了屋顶。我们个子小,须站到桌子上才能够到书。书平放着, 只能看到切口,看不到书脊,就一本本抽

8、出来翻。书本来就不多,抽完一摞就记住 了名字,单看厚薄就知是那本书。只是在抽底下的书时,用劲一拉,整摞书便扣在 脑袋上,落得个灰头土脸。要是给函装的书砸了,头上肯定会起个青包。那函多是 爸爸自己做的,不用硬纸板,用的是木板,耐摔。父母吵架,并不动手,妈妈的火 上来了,会用木棒将木板子掀起来,只听轰天的霹雳过后,那些书便从天堂被打到 地狱,残鳞败甲落了一地。这是绝招,老头子只好耐着性子一本本收拾,一张纸片 都舍不得丢,收拾完了,气也消了,看着自己这些久经考验的命根子,发呆。 第 3 页,共 11 页 待我上了大学,在图书馆陡然见了那么多好书,都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皓月当 空的古今圣贤的作品,就

9、一本本往屋里搬,借只能借 3 本,啃得动的立刻啃掉换新 的,啃不动的就多留几天,搁在枕边伴我入梦,真盼着夜里一缕精魂袅袅飘入灵府 ,通我心窍,启我智慧,让我通体发光,可惜,让我通体发光的还是早晨八九点钟 的太阳。到了书店,见到这些啃不动的书立刻买下,还掉公家的。不多时候,床上 便摞满名著,特别唬人,我乐的是我终于有了这些耐用消费品,现在放在这里,更 像是我的睡床之宝、知识权威,不仅让我静穆庄严,也引得不少人纷纷在床头立起 知识神龛,每夜临睡前翻上几翻,算是拜了大礼,像是基督徒饭前的祈祷。然后找 上一本好看的过瘾。这些书依旧威严地躺在那里,而且越摞越高,我的压力也就越 来越大,个个都可敬可爱,却

10、又不知道怎样去获得这些书的青睐,既不用功,又想 个个都爱,不可能的事。 读到天花乱坠,醍醐灌顶的时候也有。这时,就痴痴地 想个不休,觉得自己做了这些书的主子,很神气了几天,争论时底气也壮 可过不久翻到让我开窍的地方,竟又是山重水复,雾气茫茫,不觉呆了,不知是 我错了, 还是这些大师老奸巨滑,戏耍无知顽童。久而久之,我们也不敢造次了, 有文字处多留住眼,有可想处多定些神。书多没处放了,就与同学一道去建筑工地 ,每人偷一块脚手架的长木板,白纸包好架在床上,将这些书供奉起来。哈,那真 是知识的银河,璀璨的群星,他们主宰着知识的星空,我们须仰视才看得见。 毕业时,大包小包多是书。虽听说有人大发牢骚,说

11、书又重又沉,可真正把书卖掉 的并不太多。对着提着麻袋收书的小贩,他们都很吝啬,常让小贩扫兴而去。一位 即将奔赴沿海经商的同学,恋恋不舍地将一本本书精心放在箱子里,我还从未看到 他这么珍惜书。 那里面有一套几乎全新的黑格尔著作,特别扎眼,国内出的译本几乎他都全了。他 抚摸了许久,最后还是说:“老黑,走吧”。那神情像是和黑格尔商量一同下海。 如今,我还是掉进了文字之海。整日满眼都是字,书是越读越多,头发是越读越稀 ,眼是越读越坏。 只是经过的事变成的字,如焊进脑子里,不像在海中游乏了, 上岸抖落一下便抖尽水珠。这是肉中的血,汗里的盐,想抖落也抖落不掉。看看别 人入这海,入那海,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12、也时常乱自眼来,恨从心生,恨这些劳 什子的书强行让人选择一条出路玄远的生活方式。可恨到晚上,头一靠床,手就不 自觉地拿起一本书,读下去,读下去,便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东坡先生有喻,南人识水而不溺,北人入水则沉底。识得书性,入得字海,也算有 海可入。有舟楫之便,击水之乐,狗刨几下,也淹不死,何必舍筏登岸。 看来,那高高摞起的书还是把我砸中了,而且砸得服服贴贴,欲罢不能,这要人命 的书呀! 选文的四处批注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 恰 当的一项是 _ A从爸爸自己给书做函、耐着性子收拾妈妈掀落的书等情节可看出爸爸是一个爱书之 人。 B第四段写经商的同学,刻画细节,既是对同学的讽刺,又反衬“我”对书

13、的热爱和 坚持。 C第六段东坡的话,形象地道出读书对“我”写作的帮助,“狗刨几下”实为自谦之 辞。 D文章语言多用短句,节奏明快,富于书卷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读书的“我”的 形象。 根据提示,依次填写出“我”对书的复杂情感。 “我”对书的情感A敬爱书BC 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内容的理解。 12.爬上窗台的绿色窗台在二楼,那晌午里散着泥土糙香、夜晚嚼着寒露沁凉的绿色就 顺着我家的门铃线义无反顾地爬了上来。不知不觉间,一线的绿色和点缀其间的串 串白花便搭在了小院上空,并在窗台前探头探脑,使劲摇曳着深秋的阳光,映照出 第 4 页,共 11 页 一户庭院的温馨与恬静。 望着这线积极蓬

14、勃的生命,真让人心情爽快并急于俯向贴面的绿色。也许,这正是 绿色爬上窗台的唯一心愿吧。 确切地说,这束绿色来自一株黄瓜和一株莓豆。早在夏天,它们就兄弟样并肩挽手 攀援于小院南侧,在这个无风无雨的夏季艰辛地生长着,暑气和干旱丝毫没有抵消 它们坚强向上的意志,它们的信念,永远是忠诚于脚下这片临时堆砌的菜园和我那 朝夕呵护的妻子。除了寒冬,已经没有什么能让这群绿色在小院中消失,尤其在秋 天,远离了燥夏的绿色反而越加显现出遮掩不住的郁葱,在院落、窗台无声地抖动 着郎朗秋波。 这时爬上窗台的绿色犹如举向天空的思想和灵感,带着大地和秋天独有的体温,干 脆利落地扑向你,让人觉得这绿色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在这里等

15、着你,让你怦然心动 ,让你热血奔涌。 仰望天空,仰望这线执着的绿色,总令我心旷神怡,思绪万千,无以言说的沟通感 拓展着我也分解着我。它与我们一样,也向往自由,追逐光明,真心热爱脚下的一 方水土和苦乐生活呀。有谁能说自然是冷漠的、无情的?江水奔流不息,倾诉的是 自己澎湃的波涛;树木傲雪参天,挺拔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山峰岿然不动,屹立 的是自己雄壮的体魄。而我一直相信在宇宙规律的作用下,世间万物都有生命有情 感有思维,你无法评说谁更伟大谁更渺小谁更益于对方。就像今晚,秋空如洗,夜 凉如水,银河横波,一盘银月垂至天幕中央,说不出是欲升欲沉,还是欲远欲近, 最主要的是我无法忽略窗台前的这线绿色,它笼在

16、迷人的夜色里,梯次排开的豆荚 和瓜纽如同披上了一身轻纱, 轮廓分明地在秋风下回忆曾经汗流浃背的夏天的火热 ,算计着丰硕的收成,说不定一声秋虫的低吟浅唱就成全了豆荚们瓜纽们酝酿了整 夏的爱情,刚刚坠入甜蜜的小生命于是急不可待地探出绿色的小手敲打窗子,要把 一肚子的幸福与快乐说给你听。 若是在晌午呢,前提是阳光并不火辣,只是响脆脆地跌在这线绿色上,那些叶呀花 呀瓜呀豆呀的心情虽被一夜寒露湿透,却能在顷刻间还你会飞的欢笑与娇媚。就在 不远处,建筑工地上不知歇息的轰鸣,也因为这绿色的宁静抚慰而富有节奏感。绿 色,就这样以生的迫切、力量和宁静,同时给了我们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动愉悦。 终于爬上窗台了,为实现这个简洁纯真的心愿,黄瓜和莓豆共同托举着绿色,克服 了来自韭菜、芹菜、油菜等园内其他蔬菜的嫉妒嘲讽,选择唯一向上的道路来到我 的窗前,让绿阴、生机、果实、清新悄然挤进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它相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