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0134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必修1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必修1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必修1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必修1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氨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年7月20日上午,吉林省长春市消防支队绿园大队王海鸥大队长带领刘艳波和王凤利2名参谋,对辖区内的所有氨制冷库进行了重点消防安全检查。对10余家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氨有什么性质呢?为什么是重点消防安检呢?,导入新课,一、氨,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9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思考】,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

2、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不吸入氨气?,你得出什么结论??,易液化;,冰块,氨气,液氨,1.氨气的物理性质,(一)氨的性质,1NH3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 度:比空气轻 水溶性:极易溶于水 易液化为液氨 ,液氨气化成氨气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实验现象:,烧瓶内形成喷泉;烧瓶内溶液呈红色。,一、氨,实验 4-8,(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想想看:,a.烧瓶干燥; b.装置的气密性好; c.收集的气体纯度尽可能高。,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氨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的压差;,形成喷泉

3、的原因: 当滴管中的水挤入到烧瓶中时,烧瓶内的氨溶解,使瓶内压强迅速降低,瓶外的空气将烧杯内的溶液很快压入到烧瓶,形成喷泉。,实验结论:氨极易溶于水。(经实验测定,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氨),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的原理相似。,科学视野,2. 氨的化学性质,(1) NH3与水反应,NH3 + H2O NH3H2O NH4+ + OH-,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弱碱性。如果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触氨气,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水合氨NH3H2O很不稳定,加热便生成氨气和水,(2) NH3与酸反应,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使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

4、接近。,不能,1.在反应中为什么会产生白烟?,挥发出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在空中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2.硫酸与氨气反应能否产生白烟?,NH3 + HCl = NH4Cl,NH3 + HNO3 = NH4NO3 2NH3 + H2SO4 = (NH4)2SO4,氨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3)NH3与氧气的反应(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工业制硝酸的基础),(1)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2)与碱反应放出氨气,一切铵盐的共同性质,实验室可利用这个性质来检验NH4的存在。,铵盐的性质,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现场会寒气逼人?,2、消防队员应该如何除去白茫茫的氨气?,3、附近居民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

5、?,液氨气化吸收热量,喷水,使氨气转化为氨水,防化兵在水幕的保护下,一点一点接近氨气罐,用湿毛巾捂住鼻孔呼吸,尽快逃离现场,氨是氮肥工业和硝酸工业的重要原料。化学氮肥主要包括铵态氮肥(主要成分为NH4+)、硝态氮肥(主要成分为NO3-)和有机态氮肥尿素CO(NH2)2。氮元素是植物体内氨基酸和蛋白质必需的组成元素,也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之一,因此施用氮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并能提高作物中蛋白质的含量。,氨气的用途,生产硝酸原理:,N2+3H2 2NH3,自然中氮的循环,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过程,动物中有机氮,植物中有机氮,大气中的氮,氮的固定(生物固氮、高能固氮、人工固氮),土壤中的氮 (铵盐硝酸盐),

6、细菌分解,动物排泄物及遗体,植物遗体,动物摄取,植物吸收,硝酸盐,反应原理:利用氨盐与碱反应的性质制取氨气,2NH4Cl+Ca(OH)2 = CaCl2+2NH3+2H2O,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收集方法:向下排气法,验满方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如果试纸变蓝,说明氨气已集满。,棉花的作用:,防止空气对流,环保措施:用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干燥方法:用碱石灰(NaOH和 CaO)干燥,液氨,又称为无水氨,是一种无色液体, 有刺激性恶臭味。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5.7-27.4%)。液氨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能侵袭湿皮肤、粘膜和眼睛,可引起严重咳嗽、支气管痉挛、急性肺水肿,甚至会造成失明和窒息死亡,接触液氨可引发严重冻伤,(4)收集装置: 向下排空气法 (5)检验: a: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遇浓盐酸产生大量的白烟 (6)尾气处理:用水吸收NH3,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常用试剂有哪些? CaO、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 无水CaCl2不能用来干燥NH3(形成CaCl2.8N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