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家校联动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1699713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换位思考家校联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换位思考家校联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换位思考家校联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换位思考家校联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位思考家校联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换位思考家校联动作为班主任,时常面对的除了学生,恐怕就是家长了。如果说学生的性格各 异,组成一个小社会的话,那么家长则代表了大社会中的各色人等。俗话说,众 口难调,作为年轻老师,经验浅薄,自己更没有做家长的经验,许多时候和家长 沟通起来不免有隔靴搔痒之嫌。家长觉得老师要求太多太高,老师觉得家长不关 心不配合孩子教育。久而久之,嫌隙渐生,自是不利丁学生的教育。想要高效地 教育好学生,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即在日常的交流中,通过换位思考, 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赢得家长的支持,家校联动,合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一、换位思考,做家长的知心人1、了解家长的职业性格前不久媒体进行了家长职业和学生成功关系

2、的一项调查。虽采样较少,结 果仅供参考。但事实上,每一份职业都往往有其独特的职业性格,而这种职业 性格常常会影响家长的教育理念。在教师们平时的交流中,就经常会谈到某些 职业的教育共性,如大学教师往往崇尚“个性教育”或是“快乐学习”、政府 官员的家长则非常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商人则特别注重学生的“财商” 和交往能力。虽不可一概而论,但也有迹可循。严格来说,许多教育理念各有利弊,本身并无优劣之分。而在多元化的社 会中,选择孩子的成长方向也是家长和孩子的自由。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了 解家长的职业性格,掌握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要求,尽力配合。尤其是在和家长 沟通时,把自己的要求和家长的需求结合起来,则

3、往往容易被接受。2、走进家长的内心世界孙子云:“知己知彼,白战不殆。”要想在家校联动中占据主动地位,除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外,还 必须对家长的心态有所了解。这样一来对方会认为你非常理解他,在心理上拉 近了双方的距离。二来由丁你能从他的视角看待问题,提出的方案也较易被他 接受。一些家有孩子的老师每次和新见面的家长谈话的开场白就是“首先我觉 得你真的非常负责,每天工作那么忙还能那么管他,我也有一个孩子,每天下 班到家后再去管孩子都觉得非常累。”家长的心里顿时泛起一阵暖意,觉得老 师乂负责乂理解自己,为接下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作为一名宵年教师,自己没有任何抚养孩子的经验,这样的话肯

4、定 是说不出口的。如何走进家长的内心世界,我采取了另辟蹊径的办法。我坚持 阅读一些家长的教育博客,他们社会角色各异,教育理念也不尽相同,但都会 每天坚持记录孩子的成长,虽似流水账,但在趣味横生的文字下却真实表达了 他们真实的想法和困惑。看了一段时间,我慢慢走进了家长的内心世界了,其 实家长远比我们“脆弱”,比我们更在意对孩子的评价。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品 学兼优,健康快乐的成长。虽然有时候鱼和熊掌真的难以兼得。而今的我,我偶尔也会用家长的视角来审视孩子,顿时发现他们“立体” 了许多。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阳光、善良、宽容、个性等无数的东西。现在的 我家长交流起来,只需信手拈来孩子的点点滴滴,就可顺利导

5、入,消除隔阂, 切入主题。不仅如此,就连孩子们也更认同我的工作了。3、理解家长的两难处境虽说家长和教师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但由丁角色 不同,所处立场不同,许多具体的问题还是存在不少矛盾。作为年轻老师,在 和家长沟通时我的性子较急,初一的时候学生还小,比较听大人的话。我每次 向家长提的要求,短期之内总是效果显著。但到初三后,由丁学习压力较大, 孩子逆反心理更重,家长执行我的要求时不免顾虑重重,短期内效果不佳,我 总是抱怨家长不关心孩子,反复几次后话里难免火枪带棒,结果导致恶性循环。但在看了大量毕业班家长的博文时,我发现这一问题原来并非是个案,这 些家长无一不是在和孩子的坏习惯

6、打“持久战”,有的甚至从初中斗争到了高 中都没有完全解决。一个能坚持天天在博客上记录孩子成长的家长怎么可能不 关心孩子的教育呢?可若是按我的要求,这些家长也都是“不合格”的,因为 他不能在我一个电话后就迅速改变孩子的某个坏习惯。很显然,是我的要求出 现问题了。作为毕业班的家长,一没有经验二缺乏理念,时常陷入两难的境地。他既 要孩子的成绩,乂不希望孩子太多丁辛苦,毕竟在家长看来孩子的健康是第一 位的,但对丁快乐学习他乂真的无能为力。其实许多家长本身比孩子更焦虑, 恨不得能代替孩子参加中考,而这种焦虑情绪乂不自觉地传染给学生。曾经有 段时间,我经常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一说就是一个小时,而内容不外乎

7、孩子 不可救药云云。而事实上,他孩子的成绩还是比较稳定在重高之列的。作为班 主任,应尽力理解家长的两难处境。在取得家长信任的前提下,做好部分焦虑 心理过重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二、家校联动,化对立为合力在换位思考,走进家长内心,理解家长困境后,接下来则需要班主任在日 常工作中,对症下药,攻“家长”心,赢得家长的信心,呼唤起家长的责任心, 最终做到家校互动,让两股力量从对立走向合力。1、放低姿态,合作共教育年轻老师经验不足,生怕家长因自己年轻对自己的工作存有疑虑。因此在 和家长交谈中往往急丁树立自己的威信,动辄老气横秋地对家长的教育指手画 脚,经常以命令甚至批评地口吻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工作。更由丁年

8、轻气盛,面 对家长的挑剔和指责往往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殊不知,家长们的教育理念未 必逊色丁己,人生阅历更是丰富得多。如此“高姿态”,非但得不到家长的认 可,反而引起家长的反感。因此,年轻班主任在和家长交往中,应当降低姿态。少命令,多商量。毕 竟,我们面对的是比自己年长十几岁的家长,不能居高临下。在交谈中,可以 以“我认为”或“您认为怎样”等婉转、协商的词汇代替“你必须”、“你应 该”等命令式词语。这样,家长也会更乐意地接受我们的建议。当然也不能过 丁谦虚,显得底气不足。在确定无疑时,语气也应当是肯定的,让家长相信我 们的意见是不容质疑的。同时,在和家长沟通前,应该认真备好课。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

9、况准确表 达,提供的方法要科学实用。不能模糊不活,泛泛而谈,让家长不着边际,听 起来全有理却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班主任的工作 能力产生怀疑。2、班级日志,搭建新平台在传统的家校联动方式如家访、 校方、家校联系本中,家长难以了解教师工 作理念、方式和强度以及班级的真实情况,往往只能通过学生的转述来获取第二 手信息。一旦学生对老师的认知有所偏差, 家长获得的信息不免出现偏差,以至 丁难以配合教师进行科学教育。少数家长甚至可能产生对教师工作的不认可。作为年轻教师,在电子信息方面有着天然优势、我在传统家校联动平台的基 础上,设立班主任工作日志。建立班主任工作博客,经常更新日志,

10、内容包括工 作方法、心情点滴、班级动态等,图文并茂,每日积累。一来可以增加家校之间 的沟通和理解,化解家校矛盾,消除家校隔阂。二来可以通过网络办公,商讨教 育问题,确立教育孩子的措施和方法。最后还可以通过每天的家校联动, 提升家 长对学生的关注度和教育效度。记得刚接班的时候,每逢寒暑假,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显得不足。 在和一些家 长沟通中,我感觉到这些家长心目中也是认同孩子放假了就要痈快地玩耍这一观 点的。如果不想办法改变家长的观点,要提高学生假期在家的学习自觉性, 显然 是不可能的。3、化解矛盾、呼唤责任心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一个班级并非所有的家长拥有责任心,都愿意和老 帅沟通,都愿意耐下心来对

11、孩子进行教育。这多与父母离异,重男轻女,感情 不和等有关。孩子的心灵是最敏感的,当他认为自己被父母“遗弃”时,行为 会变得极为反常,甚至“破罐子破摔”。这时,班主任就显得任重而道远了。由丁年纪轻,自己没有做父母的经验。 光凭老师个人的力量,试图给予孩子父(母)爱,彳艮难扭转乾坤。俗话说:“解 铃还需系铃人。”这时,就需要老师充当家庭矛盾的协调者,唤醒家长对孩子 的责任心。4、激励赏识,赢得信任心除此之外,年轻教师还需要多向老教师学习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毕竟,与 人打交道也是一门艺术,不是光凭工作热情即可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每个家长听到孩子的不好汇报时心情都会十分沉重

12、, 甚至会质疑老师的教学水平一一我的孩子小学很好的,进了初中就变坏了。教 帅可以在平时的教育中,可多向家长传递孩子进步的信息,并采用适当的形式 告诉家长孩子的不足。绝大部分的家长得知孩子进步的消息,都会心怀喜悦, 并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认为是老师的科学教育,促成了孩子的进步。而这种信 任感,恰恰是家校合作的坚实基础,会令教师的教育工作事半功倍。对丁年轻班主任而言,工作千头万绪,时时有难题。但处理难题的同时, 也是增长才干,提升智慧的契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就是如此,以诚待人、 以心换心,把教师对丁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 长,让他们和班主任一起家校联动,合理开展对孩子的教育,班级工作事半功 倍,教师的能力也得以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