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69885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常考必背知识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小高考常考精选必背知识点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11 托盘天平精确到0.1g,量筒精确到0.1mL。2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3 点燃可燃气体(氢气等)前要验纯。4 酒精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盖灭,钠、钾着火用细沙盖灭。5 分离提纯的装置:依次为: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6 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主要仪器:漏斗。7 蒸馏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主要仪器包括蒸馏烧瓶,冷凝管)如:乙醇和水的混合物。冷凝水“下进上出”。8 萃取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主要仪器:分液漏斗;萃取剂不能溶于水,如四氯化碳,不可使用酒精。9 分液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如:乙酸乙酯和

2、饱和Na2CO3溶液,植物油和水。主要仪器:分液漏斗。使用时注意“下层放、上层倒”。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10 蒸发的主要仪器:蒸发皿。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停止加热。不可加热至蒸干。11 精盐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的提纯的方法:加氯化钡目的:除去Na2SO4,加入氢氧化钠目的是除去MgCl2,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CaCl2和BaCl2,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NaOH和Na2CO3。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12 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3 摩尔质量的单位g/mol或gmol1数值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原子)量相同(如氯化氢相对分子量为:36.5,摩尔质量为:36.5g/mol)

3、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14 22.4mol/L的使用条件:标准状况下(0 101KPa);气体。(注: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15 物质的量的计算的四个公式: n=16 溶液稀释的公式:c(浓)V(浓) = c(稀)V(稀)17 两个浓度的转化公式:c=1000/M18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必需的仪器: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9 有关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做题步骤:(1),将已经m,V气,c、V液计算成n,(2)列化学方程式将已知与待求的物质建立联系,求出待出物质的n(3)将求出的n转化为最终要求的m,V气,c、V液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20 分散系包括:分散系分散

4、质粒子大小是否有丁达尔现象举例浊液大于100nm泥水溶液小于1nmNaCl溶液胶体1100nm有Fe(OH)3胶体21 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FeCl3+沸水,不是FeCl3+NaOH;宏观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用光束照射有光亮的通路)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22 区别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根本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23 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等,其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酸碱盐的溶液不是电解质。24 电离方程式:如H2SO4= 2H+SO42Ba(OH)2 =Ba2+ +2OHNa2CO3 =2Na+ CO32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25

5、 在离子反应中可以拆开的物质:强酸(HCl、H2SO4、HNO3)、强碱KOH、NaOH、Ba(OH)2、Ca(OH)2、可溶性盐(钾、钠、铵盐个个拆,硝酸盐类也相同,氯化物仅银(AgCl)不拆,硫酸盐仅钡(BaSO4)不拆,碳酸盐拆钾钠铵,)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26 离子方程式典型错误:1) 电荷、原子不守恒,如:Fe+Fe3+=2Fe2+、Na+H2O=Na+OH-+H22) 拆分错误,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不能写成:CO32+2H+ = CO2+H2O,应写成:CaCO3+2H+ =Ca2+ CO2+H2O3) 化学原理错误,如:Fe和HCl反应不能写成2Fe+6H+2Fe3+3H2,

6、应写成Fe+2H+=Fe2+H2;27 不能与H+共存的离子有:OH、CO32、HCO328 不能与OH共存的离子有:除K+、Na+、Ba2+、Ca2+以外的所有阳离子、HCO329 不能与CO32共存的离子有:除K+、Na+、NH4+以外的所有阳离子30 Cl不能与Ag+共存。SO42不能与Ba2+共存。31 有色离子有: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32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而言,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3 氧化还原的口决:升 失 氧化(2) 还原剂(性);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失去电子,含该元素的反应物被

7、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该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降 得 还原(2) 氧化剂(性)(与上解释方法相同)。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34 氧化还原相关分析首先从化合价变化入手。35 化合价口诀:钾钠氢银铵正一,钙镁钡锌铜正二,铝铁正三,亚铁二,氢氧硝酸氯负一,硫酸碳酸氧负二,其他元素需计算。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36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 氯水存放在棕色瓶中。37 氢氧化钠溶液在存放时不能使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38 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稀HNO3和AgNO3产生白色沉淀Ag+ClAgClSO42稀HCl和BaCl2 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SO42+Ba2

8、+=BaSO4Fe3+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Fe2+先加KSCN溶液,再加氯水先无明显变化,后溶液呈红色2Fe2+Cl2=2Fe3+2ClNH4+NaOH溶液,加热,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4+OH NH3+H2ONa+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K+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Al3+NaOH溶液至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Al3+3OH=Al(OH)3Al(OH)3+ OH= AlO2+2H2O39 钠是质软、密度小、熔点低40 遇盐溶液先和水反应。41 过氧化钠为淡黄色粉末,可作供氧剂。42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性质Na2CO3NaHCO3俗称纯碱、苏打小苏打溶解

9、性均易溶于水,Na2CO3 NaHCO3溶液酸碱性均显碱性,碱性Na2CO3 NaHCO3热稳定性Na2CO3 NaHCO3与HCl反应均生成CO2,反应速率Na2CO3 NaHCO3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现象43 除杂Na2CO3(NaHCO3)方法:加热44 除杂NaHCO3(Na2CO3)(溶液)方法:通CO245 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是因为:铝表面覆盖有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不被腐蚀。46 既能与HCl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物质有:Al、Al2O3、Al(OH)3、NaHCO3、氨基酸等47 Al(OH)3的制备: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48 Al(OH)3不能溶于氨

10、水中。49 不能一步实现的转化有:Al2O3Al(OH)3、Fe2O3Fe(OH)3、SiO2H2SiO3、SSO350 AlCl3和碱(NaOH)反应,先产生白色沉淀Al(OH)3,又沉淀逐渐溶解。51 除杂Fe2O3(Al2O3)试剂:NaOH溶液52 Fe2O3红棕色固体Fe(OH)3红褐色沉淀53 FeCl2中滴加NaOH溶液的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出现,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因为Fe(OH)2为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Fe(OH)3沉淀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54 除杂FeCl2(FeCl3)方法:加铁粉55 除杂FeCl3(FeCl2)方法:通氯

11、气或加氯水56 单质硅是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硅芯片、太阳能电池板等57 SiO2是制玻璃的原料,还可制光导纤维。58 常用的硅酸盐材料包括:玻璃、陶瓷和水泥。59 氯气: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大于空气,有毒60 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不是FeCl261 H2在Cl2中燃烧,苍白色火焰。62 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HCl和次氯酸HClO(有漂白性)63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漂白。64 氯气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且红色不可恢复。65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66 NO为无色气体,极易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67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12、有毒,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68 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69 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红色可以恢复7071 浓H2SO4和C反应产生的SO2和CO2的鉴别现象:A检验SO2,品红褪色,B除去SO2,C检验SO2是否除尽;C不褪色,D变浑浊,说明有CO2存在。72 制取氨气装置图: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干燥氨气不选浓硫酸,而选碱石灰。73 NH3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形成氨水74 氨气的检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75 铵盐与碱加热,一定生成NH376 浓硫酸能作氢气,二氧化碳的干燥剂,但不能干燥氨气(NH3)会反应。77 浓

13、硫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产氢气78 浓硫酸加热能与Cu反应,生成SO2,不生成H279 硝酸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氢气80 常温下,铝或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化学变化)。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纲要必修21 元素周期表的横行称为周期,共有7个周期,13周期为短周期共有18种元素。将前18号元素填于下表中:2.元素周期表的纵行称为族,共有7个主族,主族的表示方法:A、A、A、A、A、A、A。2 第三周期元素(1117号元素)性质比较原子序数11121314151617元素符号NaMgAlSiPSCl元素名称钠镁铝硅磷硫氯原子半径大小元素性质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最高正价+1+2+3+4+5+6+

14、7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及其酸碱性NaOH强碱Mg(OH)2中强碱Al(OH)3两性H2SiO3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强酸递变性碱性减弱,酸性增强最低负价-4-3-2-1氢化物SiH4PH3H2SHCl氢化物稳定性 稳定性增强 3 元素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其最高价氢氧化物碱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越容易与H2反应生成氢化物,其氢化物越稳定,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4 周期表中,左下方元素,原子半径大,元素金属性最强。5 周期表中,右上方元素,原子半径小,元素非金属性最强6 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最小的是H;最活泼的金属是Na,最活泼的非金属是F,最强的碱是N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