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外综合)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69957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外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外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外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外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外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外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中历史大事年表(中外综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分类年表中国古代史l 重要政治制度夏朝 夏启确立王位世袭制 西周 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秦朝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 三公九卿 郡县制)汉朝 汉初郡县封国并存 察举制实行 隋朝 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 创三省六部制 唐朝 完善三省六部制 元朝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明朝 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时,内阁出现。清朝 军机处设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l 重要经济政策和制度商周 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春秋 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战国封建土地所有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明朝 明初实

2、行海禁政策 清朝 闭关锁国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l 重要的农业耕作技术、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春秋 铁器牛耕出现战国 都江堰 郑国渠西汉 耦犁 漕渠、白渠和龙首渠三国 曹魏时翻车唐朝 创制了筒车 曲辕犁宋朝 出现高转筒车明清 风力水车l 重要的手工业成就u 治炼技术:商周 青铜器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西周晚年,中国有了铁器西汉 用煤作燃料冶铁 东汉 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冶铁 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南北朝 使用灌钢法u 制瓷技术商朝 原始瓷器东汉 成熟青瓷北朝 成熟白瓷唐朝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宋朝 出现五大名窑明清 青花瓷、彩瓷、珐琅彩u 纺织技术:四五千年前 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 已有织机唐

3、朝 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 织锦图案生动活泼明朝 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和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l 中国古代商业政策战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西汉 丝绸之路北宋 城市打破市坊界限;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明朝 明初实行海禁政策明中后期,江南小城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徽商和晋商是最有实力的商帮 清朝 海禁政策 闭关锁国l 重要思想文化成果春秋 道家 儒家 孔子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战国 百家争鸣 孟子 荀子 西汉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北宋 理学兴起 程颢 程颐南宋 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 陆九渊创立心学明朝 王阳明发展心学,心学集大成者李贽(离经叛道)清朝 黄宗羲

4、顾炎武 王夫之对理学的批判l 文字形成过程商朝 甲骨文成熟秦朝 小篆 隶书南北朝 汉字书写进入自觉阶段 顾恺之创作兰亭序唐朝 书法发展 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 张旭 怀素l 历代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春秋 诗经孔子战国 楚辞 屈原西汉 汉赋 司马相如唐朝 诗歌繁荣 李白 杜甫 白居易北宋 宋词 苏轼 李清照南宋 陆游 辛弃疾元朝 元曲 关汉卿 马致远明清 小说 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清朝 京剧出现l 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与外传战国 司南出现西汉 纸的发明东汉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隋唐 出现雕版印刷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 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11世纪中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

5、于航海火药大量用于军事中国近代史l 列强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l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民国(1912年到1949年)l 中国

6、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19世纪40年代 外国经济势力侵入中国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l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末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国初年和一战期间 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1927-1937年 国民政府前十年 较快发展1937-1945年 抗日战争时期 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1945-1949年 解放战争时期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l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19世纪40年代 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和技以制夷”19世纪60-70年代 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90年代 康梁维新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

7、立宪20世纪初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5年 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l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05年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 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24年 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l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n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5-1927年)1926

8、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n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n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 西安事变 长征结束1937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5年 中共七大召开 抗日战争结束n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1946年 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 土地改革 千里跃进大别山1948年-1949年初 辽沈 淮海 平津三大决战1949年 七届二中全会 渡江战役 解放南京 政协第一次会议召开 开国大典 l 三大统一战线

9、1925-1927年 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大革命1937-1945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1956年至今 爱国主义统一战线,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l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阶段1921-1927年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1937年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1937-1945年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抗战结束前后,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1945年 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现代史l 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1949年10月1日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共同纲领颁布人民

10、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3-1956年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中共广泛吸取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956年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提出1966-1976年 文革十年1982年 我国宪法修订l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n 建国初期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953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4年 日内瓦会议 1955年 万隆会议n 七十年代外交新局面1971年 中国在联合国

11、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1年 重返联合国 “乒乓外交”1972年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9年 中美建交 n 改革开放新时代1993年 中国加入亚太合作组织2001年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正式会议l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1956年 中共八大1953-1957年 国家第一个一五计划1956年 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1958年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l 新中国科技、文化、教育成就1964年 原子弹爆炸成功190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7年 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 “东方红

12、一号”卫星上天1973年 杂交水稻1977年 恢复高考1995年 “科教兴国”战略2003年 “神五”升空 l 改革开放新时代n 农村改革: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n 城市改革1984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n 对外开放1980年 深圳等4经济特区建立1984年 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l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 “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 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

13、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1世纪初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l 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几个阶段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l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形成时间1982年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 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 南方谈话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判断是非标准的“三个有利于” 十四大召开,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 十五大召开,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 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党章2000年 “三个代表”提出l 祖国统一大业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1980年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1997年 7月1日,香港回归1992年 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原则)1999年 12月20日,澳门回归2005年 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祖国2008年 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