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第3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67883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备第3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筑设备第3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筑设备第3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建筑设备第3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建筑设备第3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备第3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第3章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建筑排水工程 3.1 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及组成 3.1.1 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 生活排水系统、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 3.1.2 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 污水和废水收集器具,2. 水封装置,3. 排水管道 (1) 器具排水管:连接卫生器具与后续管道排水横支管的短管。 (2) 排水横支管:汇集各器具排水管的来水,并作水平方向输送至排水立管的管道。排水管应有一定坡度。 (3) 排水立管:收集各排水横管、支管的来水,并作垂直方向将水排泄至排出管。 (4) 排出管:收集排水立管的污、废水,并从水平方向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的管段。,4. 通气管 建筑内部排水管内是水气两相流,管内水依靠重力

2、作用流向室外。设置排气管目的是能向排水管内补充空气,使水流畅通,减少排水管内的气压变化幅度,防止卫生器具水封被破坏,并能将管内臭气排到大气中去。 (a)仅有伸顶通气管的系统 (b)有专用通气管的系统,(c)有环形通气管的系统,(d)设有副通气管的系统 (e)设有器具通气管的系统,5. 清通部件 检查口 2) 清扫口 3) 检查井 6. 地漏的设置 每个卫生间均应设置1个50mm规格的地漏,其位置在易溅水的器具附近地面的最低处。食堂、厨房和公共浴室等排水宜设置网框式地漏。 7. 提升设备 各种建筑的地下室中的污废水不能自流排至室外检查井,须设置污、废水提升设备。 8. 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 当建筑

3、内部污水由于受污染严重不能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或水体时,必须设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3.2 污水排放条件及排水量的确定,3.2.1 污水排放条件 建筑排水排入水体,即江、河、湖、海中或是排入市政排水管道中。各种污水的排放,都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如医院污水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以及污水排入市政管道的标准、排入自然水体的排放标准等。,1. 污水排入市政排水管道的一般要求 (1) 水的水温不高于40。因过高的水温易破坏管道的接头,造成漏水。 (2) 污水应基本上呈中性,PH值在69之间。浓度过高的酸碱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对管道有腐蚀作用,也影响污水进一步处理。 (3) 污水中不应含有大量固

4、体杂质,以免在管道中沉积而阻塞管道。 (4) 污水中不允许含有大量汽油或油脂等易燃物质,以免在管道中产生易燃、易爆、有毒气体。 (5) 污水中不能含有毒物,以免伤害管道养护人和影响污水的利用、处理和排放。 (6) 对伤寒、痢疾、炭疽、肝炎等病原体,必须严格消毒灭活。 (7) 对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水,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8) 工业废水排入城市排水管道,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还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有关规定。,3.2.2 排水量的确定 室内各排水管段的排水量的确定 以洗涤盆排水量0.33L/s为一个排水当量(1排水当量=0.33L/s)。将其他卫生器具的排水量与 0.33 L/s的比作为该

5、卫生器具的排水当量 。 2. 排水管段内的设计流量 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医院、疗养院、幼儿园、办公楼、商场、会展中心、中小学教学楼等建筑生活排水管道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0.12,+,(2) 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职工食堂或营业餐厅厨房、实验室、影剧院、体育场、候车(机、船)等建筑的生活管道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3. 排水管网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的目的在于合理、经济地确定管径、管道坡度,以及确定设置通气系统的形式以使排水管系统正常地工作。包括横管的水力计算、立管的水力计算和通气管道的计算。 1) 排水横管水力计算 充满度和管道坡度;管道的充满度是指管道中水深与管径之比的比

6、值 (2) 自净流速,(3) 横管水力计算方法,=,/,=,规定了一些管道的最小管径:大便器排水管最小管径不得小于100mm;公共食堂厨房的污水排水管的管径应比计算大一级,且不得小于100mm,支管排水管最小管径不得小于75mm;医院污物洗涤盆(池)和污水盆(池)排水管最小管径不得小于75 mm;小便槽或三个及三个以上的小便器排水管最小管径不得小于75 mm;浴池的泄水管管径宜采用100mm。,2) 排水立管管径的确定 生活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应按表3-8、表3-9确定。排水立管管径不得小于50mm,也不应小于任何一根接入的横支管管管径,多层住宅厨房间的立管管径不小于75mm。,3) 通气

7、管管径的确定,表3-1 通气管最小管径,3.3 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3.3.1 排水管道的特点和管道布置原则 排水管道的特点 排水管一般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或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不能抵御建筑结构的较大变形或外力撞击、高温等影响。在管道内温度比管外温度低较多时,管壁外侧会出现冷凝水。这些在管道布置时应加以注意。 2. 排水管道布置原则 (1) 排水立管应设置在最脏、杂质最多及排水量最大的排水点处。 (2) 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爆炸、燃烧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地方。 (3) 排水管不穿越卧室、客厅,不穿行在食品或贵重物品储藏室、变电室、配电室,不穿越烟道,不穿行在生活饮用水池、炉灶上方

8、。 (4) 排水管道不宜穿越容易引起自身损坏的地方:如建筑沉降缝、伸缩缝、重载地段和重型设备基础下方、冰冻地段。 (5) 排水塑料管应避免布置地热源附近。,3. 住宅排水的设置 同层排水方式要求采用后排水式的卫生洁具,在本层将污废水排至立管,并做好地漏的设置。 隔层排水:排水支管穿过楼板,在下层住户的天花板上与立管相连。同层排水:同楼层的排水支管与主排水支管均不穿越楼板,在同楼层内连接到主排水立管上。 3.3.2 室内排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器具排水管是连接卫生器具和排水横支管的管段。 横支管是重力流,要求管道有一定坡度通向立管。 排水立管一般设在墙角处或沿墙、沿柱垂直布置,宜采用靠近排水量最大

9、的排水点。,排水横管与立管连接,宜采用45斜三通或顺水三通,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的连接,或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以保证水流顺畅。 最低排水横支管,应与立管管底有一定的高差,以免立管中的水流形成的正压破坏该横支管上所有连接的水封。在立管仅设置伸顶通气管时,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管底的垂直距离见表3-11。排水横支管连接在排水管或横干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0m,当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的连接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排水支管应单独排至室外检查井或采取有效的防反压措施。(一般一层的住户的排水管单独入检查井),同层排水 隔层排水,3.4 建筑物内污、废水

10、的提升与局部处理 3.4.1 建筑物内污、废水的提升 建筑物的地下室、人防建筑工程等地下建筑物内的污水、废水不能以重力流排入室外检查井时,应利用集水池、污水泵设施把污、废水集流,提升后排放。 集水池 2. 污水泵及污水泵房 污水泵优先选用潜水泵或液下污水泵,水泵应尽量设计成自灌式。 污水泵、阀门、管道等应选择耐腐蚀、大流量、不易堵塞的设备器材,集水坑污水提升系统,3.4.2 建筑污、废水的局部处理,1. 隔油池,2. 化粪池,正在建设的一个化粪池,3.5 屋面排水系统,3.5.1 屋面排水系统的特点及选用 外排水系统 檐沟外排水 2) 天沟外排水 2. 内排水系统,檐沟外排水,3.5.2 屋面

11、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1. 屋面雨水流量 流量应根据一定重现期的降水强度和屋面汇水面积计算。 重现期是指大于或等于某个降雨强度的降雨过程,重复出现的周期,用P为多少年来表示。重现期为一年,即P=1年,其含义为等于或大于该降雨强度的降雨,一年出现一次。重现期越长,降雨强度越大。一般性建筑物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采用P=25年来计算降雨强度。对重要公共建筑应采用P=10年。,设计雨量计算公式:,=,2. 天沟外排水设计计算,Q =,=,/,3.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雨水内排水系统的计算内容为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管等的选择、布置和确定管径。,3.6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实例 自学

12、【例3.1】,3.7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 3.7.1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特点 每一条立管负担的排水量大,流速高。因此要求排水设施必须可靠、安全,并尽可能少占空间。如采用强度高、耐久性好的金属管道或塑料管道,相配的弯头等配件等。 3.7.2 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类型 (1) 伸顶通气管的排水系统,这种通风方式在高层建筑中一般不用; (2) 设专用通气管的排水系统; (3) 设器具通气管的排水系统; (4) 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这种排水系统,仅须设置伸顶通气管即可改善排水能力; (5) 不透气的生活排水系统,高层建筑低层单独设置的排水系统,地下室采用抽升排水系统。,1. 苏维托立管系统,混合器,跑气器,2. 旋流单立管排水系统,旋流单立管排水系统,也是由两种管件起作用。一是安于横支管与立管相接处的旋流器;二是立管底部与排出管相接处的大曲率导向弯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