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同步教案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676396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同步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同步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同步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同步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同步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同步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同步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社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词,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品味文中优美的意境,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方法;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及作者眷恋故乡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词,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难点 :品味文中优美的意境,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方法。【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童年是一幅画,画上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缤纷的世界。童年时光是最

2、美好的,充满着幻想,充满着欢乐。提起童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你一定想起了那段难忘的时光,想起了记忆深刻的某一件事。今天我们就来品读鲁迅先生的社戏,去感受一段童年时代的美好往事。二出示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词,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品味文中优美的意境,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方法;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及作者眷恋故乡的情感。三检查预习:1介绍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

3、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阿Q正传,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

4、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2字音:钳(qin ) 撮(cu ) 偏僻(pin p ) 行辈(hng bi) 照例(zho l) 欺侮(q w) 宽慰(kun wi) 嘱咐(zh f) 怠慢(di mn) 礼教(l jio) 撺掇(cun duo) 凫水(f shu ) 潺潺(chn chn) 踊跃(yng yu) 屹立(y l) 家眷(ji jun) 皎洁(jio ji) 好歹(ho di)3.词语:大抵:大概;大都。消夏:避暑。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行辈:辈分。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欺生:欺负新来的人。絮叨:来回地说。撺掇:从旁

5、鼓动人做某事。弄潮:在潮水中搏击、嬉戏。驳回:不允许(请求);不采纳(建议)。舒展:(身心)安适;舒适。朦胧:月光不明。在文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皎洁:(月亮等)明亮而洁白。漂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现在写作“缥缈“。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4解题:社戏知识简介:“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四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对读到的内容、精彩的语段、存在的疑惑等写下批注。同时注意勾画本文都写了哪些事情?仿照“夏夜行船”给这几件事起个恰当的题目

6、。概括方法:按自然段归纳内容,多个自然段写一件事的,归纳到一起。 答案示例:平桥概况(随母归省)-伙伴游玩(乡间生活)-无船出行(戏前风波)-夏夜行船-赵庄看戏(船头看戏)-停船吃豆(月夜归航)-深夜返回(偷豆煮豆)-再谈吃豆(戏后余波)。 2小说题目是“社戏”,那么这到底是一出怎样的戏呢?请大家细读课文,勾画对社戏进行描写的段落,结合具体语段谈看法。学生读具体语段,谈看法。3.如果让你给小说重新起个名字,你会怎样命名呢?学生畅谈。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原来,作者真正怀念的,并非“社戏”,而是那一段美好的生活经历以及那些淳朴、善良的人们。4.这些事件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7、 明确:看社戏前、中、后详写。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看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这些情节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5.试给小说分出层次来。 明确:第一部分:1-4段,平桥村随母归省的生活。 第二部分:5-30,在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1层,5-9段, 看社戏前的波折;2层:10-13段, 月下出航;3层:14-21段, 船头看戏; 4层:22-30段 ,月夜归航、偷豆吃豆。第三部分:31-40段,看社戏后的余波。 五、内容探究 1“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

8、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明确:三次波折:叫不到船;不准和别人去;外祖母要担心。三次转机:八叔的船回来了;小伙伴们与“我”同去;双喜写包票。好处: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2.看社戏的过程一波三折,“我”的心情也起伏变化,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说一说“我”的心情都是怎样的? 明确:看戏前的波折:盼望难过、沮丧欢喜急切、激动看戏中感受:高兴、愉悦失望看戏后归航偷豆:轻松愉快、怀念寻船周折 (急) 夏夜行船 (切) 往事难忘(恋) 平桥乐土(乐) 赵庄看戏 (憾) 月下归航 (爽) 偷豆吃豆 (趣) 偷豆余波 (怪)3.“我

9、”这样盼望的社戏,看到后却很失望,但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前后不就矛盾了吗?请说一说你的看法。 明确:不矛盾。从全文看,“我”为什么十分怀念那夜看到的戏和那夜吃到的豆,关键不仅在于看戏和吃豆本身,更在于“我”和平桥村的孩子一起参加了看戏和吃豆的全过程,这样写,更加突出那夜经历的难忘,难忘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表达了“我”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从整体上了解了小说的内容,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

10、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小说是按照“社戏”这一线索组织材料的,在情节安排上详略得当。大家应该好好学习借鉴作者这种写法。第二课时一、课前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归省( ) 行辈( )惮 ( ) 絮叨( )怠慢( ) 撺掇( ) 凫水( ) 潺潺( )蕴藻( ) 家眷( )皎洁( ) 漂渺( )纠葛( ) 踱( ) 二、出示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词,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品味文中优美的意境,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方法;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

11、”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追忆及作者眷恋故乡的情感。 三、内容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说虽以“社戏”为题,其实戏也没那么好看,豆也不是那么好吃,“我”所怀念的是那一方乐土一方人。为什么说平桥村是“乐土”呢?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1)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2)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等深奥难懂的古书,也没有那么多束缚人的规矩;(3)有钓虾、放牛等乐事;(4)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四、课文分析 1.正如上节课分析的,其实最盼望的戏也没什么好看的,吃得最香的豆后来发觉也没什么好吃的。可见,作者最怀念的是那里的人,尤其是那些小伙伴。

12、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人物?请勾画相关描写语段,分析人物形象。提示:在小说中,人物塑造之所以立体丰满,就是因为综合运用了多种人物塑造方法: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侧面描写:用他人的言行侧面烘托主人公。细节描写:具体细致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本文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试指出来,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题模式:这是(肖像、神态) 描写,写出了人物的 。这是(语言、动作) 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人物 心理(心情),反映出人物的 性格点。这是(心理) 描写,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物 思想,揭示人 性格或品质。示例:26段: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 “且慢,

13、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这是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出阿发朴实、大方、热情的性格特点。示例:结合双喜的言行分析其性格特点。(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时,双喜大声打包票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5)双喜

14、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6)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小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分析六一公公性格特点:“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六一公公好强。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可见: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总结平桥人身上的优良品质:明确:纯朴、善良、热情、好客齐读25-27段,感受人物形象,与作者一起重温那段与小伙伴们度过的快乐时光。 2. 就一般而言,“偷”是一个极其恶劣的行为,但本文中孩子们偷豆的行为却没有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坏印象,相反却显得极为有趣。你能谈一谈为什么会是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