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2(1)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67188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2(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2(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2(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2(1)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2(1)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课时 受精作用 新人教版必修2(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受精作用,教师参考,新课导入一: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减数分裂的特点与结果是什么? 提示:减数分裂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使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 那么形成的精子与卵细胞是怎样结合的?引入受精作用。,新课导入二:多媒体播放夏季池塘中青蛙产卵(雌)排精(雄),进而形成受精卵 蝌蚪的过程视频之后教师提问: 什么是受精作用,它是怎么完成的?引出新课。,【学习目标】 1.阐明配子多样性的原因。2.举例说明受精过程。3.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自主学习 读教材学基础,一、配子中染色体

2、组合的多样性 阅读教材P23P24,完成以下问题。 结合图形说出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交叉互换,c或d,d或c,思考 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与不发生交叉互换两种情况下,最终产生精细胞种类有什么不同? 提示:发生交叉互换时,产生4种精细胞;不发生交叉互换时,产生2种精细胞。 二、受精作用 阅读教材P24P25,完成以下问题。 1.概念 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 的过程。,受精卵,2.过程,头部,尾部,卵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核,3.结果 受精卵中的 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 (父方),另一半的染色体来自 (母方)。,染色体数目,精子,卵细胞,4.意

3、义 (1)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 中进化,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 (2)对于维持每种生物(有性生殖的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 的恒定,对于生物的 都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 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有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自然选择,染色体数目,遗传和变异,A,探究一,课堂探究 解疑难提能力,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种类,教师参考,问题引领: 1.一个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与卵原细胞形成配子的种类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看相同

4、吗? 2.一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雄性个体与雌性个体形成的配子种类从染色体组成的角度看相同吗?,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种类(不考虑交叉互换),(1)含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图1)形成的配子,(2)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卵)原细胞(图2)形成的配子,【典例1】 (2017黑龙江牡丹江月考)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A.Ab、ab、abB.Ab、aB、aB C.Ab、aB、abD.ab、AB、Ab,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bb,所

5、以由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是Ab;已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该卵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2个极体的基因型是aB、aB。,答案:B,方法透析 据染色体组成判断配子来源的方法 (1)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完全相同,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简记为“同为同一次”。 (2)若两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恰好“互补”,则它们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简记为“补为同一初”。 (3)若两个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只能判定可能来自同一个生物不同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简记为“同、补同

6、一体”。,备选例题,(2017河北武邑月考)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的数目、种类表示都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和tm,D,解析:卵细胞是TM,说明第一极体是tm,但因为DNA的复制,第一极体中基因型应是ttmm。减数

7、第二次分裂和卵细胞一同产生的极体基因是TM,第一极体产生的两个极体是tm。,【题组演练】 1.(2016陕西咸阳二模)图甲表示某动物精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该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结果形成了图乙所示的四个精细胞。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A.与 B.与 C.与 D.与,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基因型相同的精细胞。若发生交叉互换,则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大体相同,

8、只有很小一部分有区别,因此图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与或与。,2.(2017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解析:一个精原细胞产生4个精细胞,但只有两种,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产生两个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知,和来自一个精原细胞;和来自一个精原细胞;和分别来自两个精原细胞。,B,探究二,教师参考,问题引领: 1.怎样从减数分裂角度去看后代的多样性? 2.如何直观地表述亲子代细胞核内DNA含量相对恒定?,减数分裂和

9、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图示,解读: (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并存在同源染色体。 (2)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受精时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又具有随机性,所以同一双亲的后代也必然出现多样性。,2.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1)图中aj段表示的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其中a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bf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fj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2)k点时表示正进行受精作用。 (3)kp段表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典例2】 (2017河南三门峡月考)下图是细胞

10、分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 B.CH、IM段可分别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 C.AI表示减数分裂 D.EF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解析:AH段为减数分裂过程,HI段为受精作用过程,IM 段为有丝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I包括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EF段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答案:A,备选例题,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b、c分别进行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B.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受精作用 C.J

11、K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分开 D.CD与OP的染色体数相同,D,解析:a、b、c分别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OP的核DNA含量比MN增加1倍,原因是NO发生了DNA复制;JK发生着丝点断裂,细胞一分为二;CD和OP都代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所以染色体数相等。,【题组演练】 1.(2017河北辛集期中)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合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合子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变为4N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 B. C. D.,A,解析:受精作用产生

12、的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正确;合子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正确;受精时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中,尾部留在外面,错误;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数目为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之和,但不一定是4N,错误;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正确。,2.(2017山东潍坊期中)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体内进行的三个连续生理过程中某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发生在Oa段 B.图中过程可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图中bc、ef段细胞内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 D.图中b、d、e点时染色体数加倍的原因相同,D,解析:题图中、依次表示减数

13、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在Oa段;在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卵细胞的识别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c、ef段分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内无染色单体,故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b、e点时染色体数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而d点时染色体数加倍的原因是受精作用。,【知识回顾与网络构建】,1.关键语句 (1)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 (2)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卵细胞核的融合。 (3)精子和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融合形成受精卵后,形成了同源染 色体。 (4)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但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母方。 (5)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2.请结合以上关键语句,尝试构建本课时知识网络。 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