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D讲义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665208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D讲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融危机D讲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融危机D讲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金融危机D讲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金融危机D讲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D讲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D讲义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货币金融危机理论与管理,学生:邹倩玉 班级:国贸1301 学号:133002040114,一、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一)货币危机含义: 1.广义:即汇率危机,指一国货币的外汇价格在短期内大幅贬值。 2.狭义:实行某种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由于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外汇市场参与者对其维持固定汇率的能力失去信心,从而大规模地将本币资产置换为外币,进而引起该国货币汇率大幅度贬值,固定汇率制度崩溃,外汇市场持续波动频繁,最终使该国固定汇率制度崩溃。 3.货币危机主要范围:外汇市场,(二)金融危机含义 1.表现形式:一国货币汇率在短期内大幅度贬值,该国金融市场上价格波动剧烈,大批银行经营困难甚至倒

2、闭,致使整个金融体系动荡不安。可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多种形式。其中金融指标包括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三)二者关系 1.(1)货币危机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导致金融危机; (2)金融危机爆发时,货币危机也往往发生。 2.货币金融危机:包含了货币危机的金融危机 (四)发生机制 1.主要原因:实体经济的衰退和国际货币投机活动,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际货币金融危机,(一)20世纪70年代至2007年发生的主要的国际货币金融危机 1.回顾:(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950-1973 (2)英镑危机 1992 (3)墨西哥货币

3、金融危机 1994 (4)亚洲货币金融危机 1997 (5)俄罗斯货币金融危机 1998 (6)巴西货币金融危机 1999 2.危机主要特点: (1)破坏性很大,(2)扩散效应很广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虽然对危机国家给予援助,但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及组织危机发生 3.警示: (1)内部因素是引发货币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2)债务问题容易导致货币金融危机 (3)在国际金融环境中,一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隐患巨大 (4)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应操之过急 (5)政府对外资大规模进入本国银行应进行适当监督 (6)政府采取反危机政策应审慎,(二)2007年后发生的主要的国际货币金融危机 1.回顾:(1)美国次

4、贷危机 2007 (2)越南金融危机 2008 (3)冰岛金融危机 2008 (4)迪拜金融危机 2009 (5)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2009 2.特点和警示(对中国) (1)(美国):特点:是一次信用危机、流动性危机 警示:政府不仅不能在金融市场中缺位,还必须加强对金融体系的宏观监管;重新思考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加强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注意经济政策的前瞻性。 (2)(越南):特点:通货膨胀恶化;经常账户高逆差;外汇储备少;货币价格过高 警示:大国经济与小国经济存在区别,把握不,好会出问题;一国纸币和股市都是虚拟的东西,依靠国家信誉才能建立起来;应严格监管热线的动向 (3)(迪拜):特点

5、:系统性风险积聚(全社会都加入到金融扩张中;大股东同时也是银行最大的贷款者;银行股东贷款炒自家股票等) 警示:银行拓展海外业务应量力而行;政府应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应正确处理发挥比较优势与提升产业结构的关系;不能依靠信贷扩张来刺激经济 (4)(迪拜):特点:金融杠杆太高;融资过大 警示:警惕国内房地产的泡沫扩张模式,高楼崇拜与债务危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5)(欧洲):特点:主权债务危机憾稳 警示:引导商业银行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严密的内控制度;拓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渠道;警惕金融化享受等,三、国际货币金融危机理论,(一)危机理论模型 1.第一代危机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6、以克鲁格曼提出的宏观经济基础模型为代表 2.第二代危机理论:产生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以奥波斯特费尔德的预期自我实现性货币危机理论为代表 3.最新危机理论:产生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代表性理论有麦金龙、克鲁格曼和皮尔的道德风险论和金融恐慌论 (二)危机处理政策 1.主动扩大汇率波动弹性 2.把握好调整利率的时机 3.适度管制资本流动 4.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四、名词解释,1.金融风暴,又称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2.金融海啸,是

7、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1998年,亚太地区发生过金融风暴。,3.欧猪五国,这是国际经济媒体对欧洲5个较弱经济体的贬称,对经济不景气、出现债务危机的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爱尔兰(Ireland)、希腊

8、(Greece)和西班牙(Spain),这五个欧洲国家因其英文国名首字母组合“PIIGS”类似英文单词“pigs”(猪),故名。 4.羊群效应 也叫从众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像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随潮)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顺应风俗习惯)。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将自己的意见默认否定,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5.探戈效应 :阿根廷是以探戈舞闻名的,所以它的传染效应叫探戈效应。 从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地区的金融形势出

9、现动荡的时候,或者甚至是陷入金融危机以后,它会产生一种传染效应,西方媒体它就想办法从你这个国家、这个地区找一种能够象征你这个国家的一种东西的称谓,比如说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以后,在墨西哥有一种酒叫作龙舌兰酒,这个酒是指这个国家出的了,所以人们就把墨西哥金融危机产生的效应叫作龙舌兰酒效应,到了1999年巴西发生金融动荡的时候,巴西是以桑巴舞闻名于世的了,所以国际社会说巴西金融动荡产生的影响叫桑巴舞效应,东亚金融危机,东亚人相信龙,所以当时国际社会说东亚金融危机产生的效应叫作龙效应,甚至有人还说97年东亚金融危机如果要波及到中国,如果中国会陷入危机的话,当然今天看我们中国很荣幸,没有陷入危

10、机,如果中国陷入危机的话,它会产生一种叫长城效应,阿根廷是以探戈舞闻名的,所以它的传染效应叫探戈效应。,6.汇率高估 : 汇率高估实际上可以表示为本国货币升值的幅度高于其国内通货膨胀与国外通货膨胀差额,也就是本国货币汇率高于相对购买力平价。按照相对购买力定理,由于各国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会相应降低各国的实际购买力,因此,汇率也要相应地按各国通货膨胀的比例偏离旧的平价。如果本国没有按照两国通货膨胀情况调整旧的平价,而采用低于本国通货膨胀率的物价指数来计算汇率,则会出现本国货币汇率高估。 7.通货膨胀和汇率关系:负相关关系,8.汇率与利率之间关系: 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利率是影响汇率

11、最重要的因素。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同时,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同时,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另一方面,汇率变动对利率有一定的影响。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是间接地起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时,有利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下降。这种状况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从而造成借贷资本供求失衡,最终导致名义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对利率的影响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