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663264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学校王常小学年级一学科语文授课人王桂英班级备课时间12年2 月26 日课题8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2 月 28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大、早、亮”个生字。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并会写“早、太、去”等个生字。方法品读赏析手段月亮图片、字卡板书设计月亮的心愿晴天下雨一个都不少学习目标1、认识个生字,会写“女、气、去

2、、大、早、亮”个生字。2、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八课月亮的心愿,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否和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小黑板出示生字词)小老师带读。、同学们们真棒!看来你们已经和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了月亮有两个心愿。生自读生字。请小老师带读, 由旧知导入新知,让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二、品读赏析,、了解月亮的第一个心愿: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月亮有哪两个心愿?再读课文自然段思考:你从哪知道月亮的心愿是晴天的?月亮为什么要去找太阳公公,希望明天是个好天气?当月亮看到这些,它说了什么?师解释“自言

3、自语”及“商量”: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商量:是轻声词。朗读:指名读。拓展训练:如果你是月亮,来到太阳公公家,你会怎么说?、了解月亮的第二个心愿:月亮和小朋友们想的一样,正赶着去太阳公公家呢!路上又经过了另一家窗前,她看见什么?听见什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在图上看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珍珍对妈妈的爱。在理解的基础上生自读对话。分小组朗读对话。月亮听见了你们的对话,她的心愿还是天晴?拓展练习:月亮见到雷公公又会怎么说?那第二天到底有没有下雨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黑板出示最后一段)自读最后一段。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第二天下雨了?师解释“艳阳天”:艳阳天:天气特别好。月亮的最终心愿

4、是什么?(板书:一个都不少)、小结:一个都不少就是月亮的最终心愿。那同学们你又有什么样的心愿呢?晴天和下雨。月亮自言自语的说要去找太阳公公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是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学生踊跃发言说说自己的心愿。用挑战的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朗读课文,减少唱读、顿读的现象。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充分利用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因此,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从中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词语的推敲和

5、品味,通过理解后让学生反复读,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三、指导写字、出示要学的生字:太、早、去 。、教师范写:一复习 1、生自读生字。2、生齐读。二、理解课文了解月亮的第一个心愿:生答:因为月亮看见小女孩的背包里装着水果和点心。生答:月亮自言自语地说:“明天孩子们去郊游,得去和太阳公公商量商量,让明天有个好天气。”挑战读。齐读。(生自读课文后回答)生答:我在图上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给妈妈端水,拿毛巾。生答:我在图上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照顾生病的妈妈。生答:不是,月亮的心愿变成了下雨。三、书写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2、抓关键笔画写字。3、生描红,临写,太:学过的“大”字相符,引导学生熟字记忆。早:上下结构,“十”的第一笔为长横,“竖”为悬针竖。去:引导用“云”记忆书写。达 标 检 测必做题按课文内容填空。1、月亮的心愿中的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 ),不想去郊游了。2、从课文中找出意思相近的词。一同( )高兴( )选做题实践活动:利用周末去郊游。注意别丢垃圾,并把别人丢的垃圾捡到垃圾袋里。学生达标情况分析通过理解后让学生反复读,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教学反思月亮的心愿虽然是个童话故事,可内容却很丰富,思想寓意也很深刻。作为一年级八周岁的小学生,应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在课文分析角度方面应如何去把握呢?在识字、写字的时间方面如何能更均衡一些呢?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