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第6单元第1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培训讲学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662277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6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第6单元第1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湖南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第6单元第1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湖南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第6单元第1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湖南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第6单元第1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湖南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第6单元第1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第6单元第1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第6单元第16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培训讲学(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一、新中国的成立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筹建新中国,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确立了中国新型国家的架构。 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初步形成:1949年9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发展: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1956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

2、民族共同繁荣。 2法律依据: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3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4实施: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新中国共成立了5个自治区、100多个自治县(旗)。 5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五、“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原因: (1)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思想的发展

3、。 (2)毛泽东错误判断了党和国家的形势;林彪、江青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五、“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2践踏表现: (1)“文革”中,国家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动乱中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2)造反派全面夺权,社会秩序遭严重破坏。 (3)“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六、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要保护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

4、义法制。 2措施: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 (2)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冤假错案。 (3)加紧全面立法:1982年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一系列法律。,六、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3成就:逐渐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七、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

5、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七、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3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比较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限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等。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1861年等等;二是有上限,无下限,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三是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

6、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近年文综,审清条件限制,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审清条件限制,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就对人民政权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协会和各级工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苏维埃代表大会,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参议会和三三制政权的建立,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都是中国

7、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组织形式的创造性探索。,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即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当中,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3月到1954年8月,全国各地建立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226名。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确立,其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民申纪兰,是全国唯一的一届至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当记

8、者问及她五十五年来当代表的感受时,她深有感触地说:“1954年上北京的时候,我感到的是光荣。今天我上北京时,感到的不仅是光荣,更多的是责任。”申纪兰1954年上北京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这次会议的最重要成果是( ) A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确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 (1)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新时期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依法治国”作为国家的基本方略。,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 (2)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

9、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冤假错案,并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后,全国人大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 (3)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依据宪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2改革开放以来

10、,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要成就 (4)国家还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20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外电评论:“这是中国第三代党中央核心人物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上的一个公开宣示。”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的会议是( ) A一届全国人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九届全国人大 D中共十六大,C,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经修改后新增加的主要内容是“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应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主持

11、选举的机构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发现有破坏选举的行为或者收到对破坏选举行为的举报,应当及时依法调查处理;必要时移送有关机关予以处理”。,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选举法是保障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产生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法律。实行普选的方式产生基层人大代表、召开正式的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提议,始于1952年底。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通过选举法,确认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选、逐级召开地方各级人大和全国人大提供了法律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

12、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修改选举法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将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享有平等的选举权,推进我国的人权事业不断发展,对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C,古雅典民主、西方代议制民主、 新中国民主的区别 古希腊雅典城邦的直接民主,注重的是公民直接实行统治的“权力”。现代西方国家的代

13、议民主,强调的是人民有选择统治者的“权利”。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追求的是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力与权利,其实现路径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发展能够寻求共识、照顾少数、有序参与、满足利益的民主模式,实现民主权力与权利的有效对接。,1950年4月13日,周恩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说:“我党中央从来没有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下过命令。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法律命令都是党的创意,许多重要的文告都是先由党拟定初稿(不经过党的准备、考虑,是没有的),然后经过政协全国委员会或政务院讨论通过。”以上材料说明( ) 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国家政权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处理党政关系问题上

14、比较慎重 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已经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 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A B C D,A,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需要政协就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实行互相监督,发挥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作用。 邓小平,解读:邓小平同志的讲话,肯定了人民政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人民政协发挥更多地作用。 政治协商制度(政协制度),是1949年建立的,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5、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也不是反对党,它们是参政党。,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A,1

16、.(2010江苏卷)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B,2.(2009天津文综卷)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C,3.(2010天津文综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