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药治疗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662900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药治疗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给药治疗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给药治疗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给药治疗护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给药治疗护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药治疗护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药治疗护理PPT课件(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二章 给药治疗的护理,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系护理学基础教研室,.,2,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一)药物的种类 1内服药 2注射药 3外用药 4新型制剂,.,3,(二)药物的领取方法,1病室内常用药物 2患者使用的贵重药物或特殊药物 3剧毒药、麻醉药(如吗啡、度冷丁等),.,4,(三)药物的保管,1药柜应放在光线明亮处,但不宜阳光直射。药柜要保持整洁,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药品的质量,若发现疑误应及时处理,以确保安全。 2药品应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等分类保管。并先领先用,以防失效。贵重药、麻醉药、剧毒药应有明显标记,加锁保管,使用专本登记,并列入

2、交班内容。,.,5,3药瓶上应有明显标签。内服药标签为蓝色变、外用药标签为红色边、剧毒药标签为黑色边。标签上标明药名(中、英文对照)、浓度、剂量。 4药物如有沉淀、混浊、异味、潮解、霉变或标签脱落,难以辨认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阿司匹林 5mg ASP,.,6,5各类药物根据不同性质、妥善保存。 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须装瓶、盖紧。 易氧化和遇光变质的药物,应装在有色密盖瓶中,或放在黑纸遮光的纸盒内,放阴凉处。 易被热破坏的某些生物制品、抗生素等,应根据其性质和对贮藏条件的要求,分别放置于干燥阴凉(约20)处或冷藏于210处保存。 易过期的药物,应定期检查,按有效期时限的先后,有计划地

3、使用,避免浪费。 易燃、易爆的药物,应单独存放,注意密闭并置于阴凉处,远离明火。 各种中草药应放于阴凉干燥处,芳香性药品应密盖保存。 6患者的个人专用药物,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7,二、给药原则,(一)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查”:指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七对”:包括核对床号、姓名、药名、药物浓度、剂量、用法和用药时间。青霉素核对药物批号。 (三)按需要进行过敏试验 (四)正确的给药方法和技术 (五)观察反应,.,8,给药常用外文缩写,.,9,四、给药的护理评估,(一)给药前护理评估 1基本生理状况 2病理状况 3用药史 4目前医嘱用药 5心理社会因素,

4、(1)某些健胃及增进食欲的药物,宜在饭前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应在饭后服; (2)助消化药宜饭后服,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也宜饭后服,以便使药物和食物均匀混合,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3)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的保护性止咳剂,服后不宜立即饮水。 (4)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需在血液内保持有效浓度,应准时给药。 (5)某些磺胺类药物因由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引起肾小管堵塞,应鼓励多饮水。 (6)服强心甙类药物前应先测脉率、心率及其节律,脉率低于60次/分或节律不齐时,则不可服用。 (7)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铁剂或酸类,服用时应避免与牙齿直接接触,可用饮水管吸入,服后再漱口

5、。,.,10,(二)给药期间的护理评估,1给药方案是否落实 2药物的疗效及毒副作用 3患者是否学会自我正确给药,.,11,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administering oral medication),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方便较安全的给药技术,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吸收入血循环,可起到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的作用。,.,12,一、药物准备的类型 (一)中心药房摆药 (二)病区摆药 二、目的 药物经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入血液循环,起到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的作用。,.,13,三、操作,(一)操作前准备: 1用物准备 药柜(内有各种常用药物、药匙、量杯、滴管、研钵、药杯、小毛巾、包药纸、小水壶(内盛温开水)

6、;服药本;小药卡;发药车或发药盘等。 2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环境准备 备药环境清洁、安静且有足够照明。 4护士准备 护士应洗手、戴口罩。,.,14,液体药液,.,15,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雾化吸入术(nebulization) 是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吸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16,一、氧气雾化吸入法,(一)目的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而达到消炎、减轻支气管痉挛、稀释痰液、减轻咳嗽的目的。 (二)适应症 咽喉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

7、等。 (三)氧气雾化吸入器的结构与作用原理,.,17,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原理,.,18,氧气雾化吸入面罩,.,19,(四)常用药物,1抗生素 控制呼吸道感染。 2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 3稀释痰液的药物 4消除呼吸道严整反应,减轻局部水肿的药物,.,20,(五)操作,1操作前准备: (1)用物准备 雾化吸入器、药液、氧气装置一套。 (2)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取得合作,协助病人取半坐位或坐位,让病人漱口以清洁口腔。,.,21,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超声波雾化吸入 (supersonic nebulization) 是应用超声波声能,使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22,(一)超声波雾化吸入

8、器的结构,(二)超声波发生器工作原理 超声波发生器输出的高频电能,使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发生超声波声能,声能震荡了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破坏了药液的表面张力,使液体变成细微的雾滴,通过导气管随患者吸气进入呼吸道。,.,23,(三)超声波雾化器的特点?,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的大小与震荡的频率成反比,多数雾化器可产生直径5mm以下的均匀的气雾颗粒,随深吸气可到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此外,因雾化器的电子部件产热而能对药液轻度加热,使患者吸入温暖、舒适的气雾。,.,24,(四)目的,1治疗呼吸道感染 消除炎症,减轻咳嗽,稀释痰液,帮助祛痰。 2改善通气功能 解除支气管痉挛,使气道通畅。 3预防呼吸道感染

9、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及呼吸道烧伤。 4湿化呼吸道 配合人工呼吸器使呼吸道湿化。 5治疗肺癌 间歇吸入抗癌药物治疗肺癌。,.,25,(五)操作前准备:,1物品准备: (1)超声雾化器 (2)药物 按医嘱备药,常用药物有: 抗生素,以控制呼吸道感染; 氨茶碱0125025g或沙丁胺醇01-02mg,以解除支气管痉挛; -糜蛋白酶025mg或1020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1-3m1,以稀化痰液,有助排痰; 地塞米松2.55mg以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 (3)其他用物:治疗巾一块、弯盘、纸巾;按需要备电源插座。 2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协助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26,三、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手

10、压式雾化器主要适用于雾化吸入解除支气管痉挛药物,药液预置于雾化器内的送雾器中。由于送雾器内腔为高压,将其倒置,用拇指按压雾化器顶部时,其内的阀门即打开,药液便从喷嘴喷出。雾滴平均直径为2843m,其喷出速度甚快,80雾滴会直接喷洒到口腔及咽部粘膜,药物经粘膜吸收。 此给药法主要用于吸入拟肾上腺素类药、氨茶碱或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解痉药,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对症治疗。,.,27,手压式雾化器,.,28,第四节 各种注射法,一、注射原则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如发现药液变色、沉淀、浑浊;药物已过有效期;安瓿有裂痕或密封瓶盖松动等情况,均不能

11、应用。 3当需要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时,应查实确无配伍禁忌才进行备药。,.,29,(二)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1注射前必须洗手,戴口,衣帽整洁。 2注射器的活塞、针头与针梗必须保持无菌。 3按要求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1)常用消毒方法为:先用棉签蘸2碘酊,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旋转涂擦,消毒范围直径在5cm以上,待干后,用70乙醇棉签以同样方式脱碘,待干后,方可注射。 (2)安尔碘消毒:用无菌棉签蘸安尔碘原液,以注射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均匀涂擦一遍,稍干即可注射。 4注射的药液应按规定时间临时抽取,随即注射,以免放置时间过长,药物被污染或效价降低。已抽取药液的注射器针梗,必须用无菌物品遮

12、盖,不可暴露在空气中。,.,30,(三)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器应完整无裂缝,不漏气;针头要锐利、型号合适、无钩且无弯曲;注射器与针头的衔接必须紧密;一次性注射器的包装应密封并在有效期内使用。,.,31,(四)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应避开血管神经处,不可在局部皮肤肌肉有炎症、损伤、硬结或瘢痕处进针。对需长期进行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静脉注射时选择血管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32,(五)排除空气,注射前应排除注射器内空气,以免空气进入血管引起空气栓塞。排气时要注意避免浪费药液。,.,33,.,34,(六)检查回血,进针

13、后注入药液前,应抽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静脉、动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而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则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切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内。,.,35,(七)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1各种注射法分别有不同的进针深度要求。 2进针时不可把针梗全部刺入皮肤内,以防不慎发生断针时令处理更为困难。,.,36,(八)掌握无痛技术,1做好解释与安慰,消除病人的不安和害怕心理。可通过交谈或播放音乐等方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指导病人作深呼吸,尽可能心身放松。 2指导并协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与姿势,以利肌肉放松。 3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即注射进针、拔针快,推注药液慢,推药速度要均匀。 4需要同时注射几

14、种药物时,须注意配伍禁忌,一般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5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宜选用相对较长、较粗的针头,而且进针要较深,以免引起疼痛和硬结。,.,37,(九)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集体注射时,要做到一人一止血带,一人一垫枕,一人一消毒。所有用过的注射器和枕头都要先浸泡消毒后,再进行处理。,.,38,二、注射用物,(一)注射盘 1皮肤消毒溶液 2无菌持物镊 3消毒棉签、消毒治疗巾(针垫)、砂轮、开瓶盖器、弯盘等。,.,39,(二)注射器和针头,1注射器的构造:注射器由乳头、空筒、活塞(包括活塞体、活塞轴、活塞柄)构成。其中乳头部、空筒内壁、活塞体应

15、保持不被污染,不得用手触摸。,.,40,.,41,注射器的规格及用途,.,42,2针头的构造,针头的结构分为针尖、针梗和针栓三个部分。除针栓外壁以外,其余部分不得用手触摸,以防污染。,.,43,(三)药物准备 遵医嘱备药,.,44,三、吸取注射用药液,吸药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要求进行,以下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45,安瓿,.,46,(一)自安瓿中吸药法(小安瓿),.,47,(一)自安瓿中吸药法(大安瓿),.,48,(二)自密封瓶中吸药法,.,49,四、肌内注射法(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肌内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 人体肌肉组织有

16、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壁是多孔的类脂质膜,药物透过的速度较透过其他生物膜快。自肌内注射的药物通过毛细血管壁达到血液内,吸收完全而迅速。,.,50,(一)目的,1由于药物或病情因素不宜采用口服给药。 2要求药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疗效而又不适于或不必要采用静脉注射。 3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于皮下注射。,.,51,(二)注射部位的选择,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常用部位有:臀大肌、臀中、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52,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臀大肌解剖:,.,53,常用定位方法有两种,(1)十字法:,.,54,(2)联线法,.,55,2臀中、小肌注射法,臀中、小肌解剖特点:,.,56,臀中、小肌定位法,.,57,3股外侧肌注射法,取大腿中段外侧,膝关节上10,髋关节下10处,宽约7.5。此区域大血管少,神经干很少通过,同时部位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或2岁以下幼儿。,.,58,股外侧肌定位,.,59,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60,(三)患者卧位,1侧卧位 患者仰卧,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2俯卧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