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培训讲学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66147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8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培训讲学(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背景下的企业竞争力,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高新民 2009.05,2,议题,“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纲领性文件 如何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目标指向 两化融合背景下提升企业竞争力,指导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温家宝总理明确2004年10月,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要求加强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推进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融合。 2005年11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原则审议通过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 06年年初,中央政治局常务会议,对战略进行审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3

2、月19日战略正式印发。 06年5月9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战略。,3,5,“发展战略”判断:“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已演进为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信息化是一个历史进程,还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6,“发达国家向信息社会转型,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新机遇”,最近的事例,7,奥巴马复苏经济的计划有6个方面重点, 绿色能源中的智能化电网和智能建筑, 以电子健康挡案为中心的现代医疗保健体系,21世纪教室试验室,下一代宽带网等, 都贯穿一条思路: 以信息化投入既带动当前紧迫问题的解决, 促进经济复苏,又着眼于长远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最近的事例,韩国在去年2008年也进行了政府机构改组,将工业贸易和

3、能源部与通信情报部合并,成立知识经济部. 其主要任务可概略为提升传统产业价值链,发展基于IT的新兴产业和扩展国际市场空间. 并在原有839计划基础上推行新的确337计划,重点发展信息化支撑的知识经济,8,“网络都市”理念,进入21世纪,国际化大都市必须打破单纯以“地理空间”建设的传统做法,代之辅以“网络空间”的理念来建设“网络都市”,利用“两个空间”(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开发“两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 例如,台北市曾颁布了市长信息白皮书,制定网络新都计划,重点推动信息基础建设、电子化政府、电子化企业、电子化生活、信息教育及缩短数字鸿沟等六项工作,实现“政府电子化”、“便民精致化”、

4、“网络普及化”、“治安零容忍”、“无线化的便民生活”、“路平、灯亮、水沟通”的理想,形成为一个以市民为中心的网络。,十七大报告(2007),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如何理解?如何贯彻?,10,11,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信息化的界定,12,“发展战略”对信息化的界定,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13,信息化的本质内涵,根据上述界定,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上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特

5、征之一 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知识共享,提升社会智能化程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ICT enabled soci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rocess),14,如何理解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15,”两化融合”下的企业发展,“融合”既是工业化的高级阶段,也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有别于传统工业化,也有别于一般意义的企业信息化; 主要区别反映在由信息化支撑的(催生的)新型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适应市场环境的转型,形成新的企业竞争力,15,16,推动两化融合的层级框架和元素,16,17,推动两化融合的目标指向,17,18,两化融合背景下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19

6、,融合战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企业发展目标,支撑现在,引领未来,20,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驱动力来自市场环境变化下的企业需求,以至消费者需求趋势,21,企业承受的环境压力,22,市场环境变化下的企业需求:全球化、平台化、创新型、效率型,企业需求,23,信息化支撑全球化战略,贸易全球化: EDI,电子商务 制造全球化: 网络协同设计制造 资产全球化: 供应链管理,资产并购管理 人才全球化: HRM,知识管理,24,信息化支撑平台化战略,制造服务化: 研发设计+加工外包+品牌营销 服务组件化: 服务电子化是特征 商务平台化: 效率提升,资源整合和灵活反应的基础 业务外包化:整合外部资源的信息平台,制造服

7、务化和服务组件化,25,制造业组件化:效率提升的基础,汽车制造业:从亨利.福特流水线到车型平台.标准化的制造平台取代了独立的车型设计,促进了各种另部件重复使用,并可能在全球组织设计和生产 现代PC生产,手机制造业是另一典型案例 组件化催生代工业兴起和制造服务化,26,零件组件化-界面标准化-制造平台化-制造服务化,27,服务组件化的发展,组件化是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标志 服务组件化刚刚开始,受了电子服务的启发 SOA架构下的组件整合可灵活应对变化 服务组件化扩展为商业组件理念,28,29,信息化支撑的服务业组件化,IBM从制造转向服务,Source: IBM Financial Repor

8、ts,Hardware,Services,Software,Other,57%,16%,64%,19%,14%,21%,6%,3%,Services Wiki; 认知:保持信息流的持续沟通. 技术支撑:RSS;Twitter(微博客),51,技术导向型渗透之三3D虚拟现实的企业应用,52,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发展,从2D到3D,从展示到模拟,从局部到整体,53,CAD用户,制造商,下载CAD图样,54,小结:,业务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渗透 将企业信息化不断向 广度和深度发展,55,推动两化融合的路径,55,56,结论,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知识共享,提升社会智能化程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 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竞争力形成靠”两化融合”战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 “融合”既是工业化的高级阶段,也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主要区别反映在由信息化支撑的(催生的)新型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新的企业竞争力,57,结论,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改造作为当前两化融合工作的重点,要以行业视角出发,以龙头企业为抓手,找准结合点,讲求效益推进 企业级两化融合提升竞争力: 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融合要成常态 由信息化整合资源后形成的价值网络-企业核心竞争力 业务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渗透将企业信息化不断向 广度和深度发展,58,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