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靖一中等四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60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8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靖一中等四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靖一中等四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靖一中等四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南靖一中等四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平和一中、南靖一中等四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的试剂是 A NaOH 溶液B氨水C盐酸D Ba(OH)2溶液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要使 AlCl3溶液中的 Al3+全部沉淀出来,要求所用试剂能提供 OH-,且须过量,因此适宜的试剂不能为强碱 溶液,因为强碱会使氢氧化铝沉淀溶解,据此分析; 【详解】 A.据分析可知,氢氧化钠过量会将氢氧化铝沉淀溶解,A 错误; B.据分析可知,氨水可以使铝离子全部沉淀出来

2、,且氢氧化铝沉淀不溶于氨水,B 正确; C.据分析可知,盐酸不能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沉淀, C错误; D.据分析可知,Ba(OH)2溶液可以使铝离子沉淀,但Ba(OH)2溶液过量会使氢氧化铝沉淀溶解,D 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 氢氧化铝不溶于弱酸弱碱是考察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之一,学生须熟练掌握。 2以 TiO2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CO2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该反应的机理及各 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中钛氧键断裂会释放能量 B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使用 TiO2作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从而提高化学

3、反应速率 D C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 =2CO(g) + O2(g) H= + 30 kJ/mol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过程中钛氧键断裂会吸收能量,故A 错误; B. 根据图示,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 正确; C.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降低反应的焓变,故C错误; D.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键能=焓变, CO2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2(g) =2CO(g) + O2(g) H=15982- 1072 2-496=+ 556 kJ/mol,故 D错误。 3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

4、二维图。其中X是一种强碱,G 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 是无色液体,D 的相对原 子质量比C小 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E 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 BC 和 D 两种大气污染物,都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CB 的浓溶液具有吸水性,可用来干燥气体 D实验室制备F 时,可以将其浓溶液滴入碱石灰中进行制取 【答案】 D 【解析】 【分析】 G + NaOH反应生成氢化物,再结合 D 的相对原子质量比C小 16,可以得出F为氨气, D 为 NO,E为氮气, C 为 NO2,B为 HNO3,A 为 NaNO3。 【详解】 A 选项, E是氮气,故A 错误; B 选项, C和 D 两种

5、大气污染物,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 B 错误; C 选项, B 的浓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故C错误; D 选项,实验室制备氨气时,可以将其浓氨水和碱石灰反应得到,故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4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智能双模式海水电池,满足水下航行器对高功率和长续航的需求。负极为Zn, 正极放电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NaFeFe(CN)6作催化剂 B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Na+的嵌入与脱嵌同时进行 C电池以高功率模式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NaFeFe(CN)6+e-+Na+=Na2FeFe(CN)6 D若在无溶解氧的海水中,该电池仍能实现长续航的需求

6、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负极是Zn-2e -=Zn2+,正极上是 NaFeFe(CN)6获得电子,然后 与吸附在它上面的氧气即溶液中发生反应为O2+4e-+2H2O=4OH-,从 NaFeFe(CN)6上析出, 故 NaFeFe(CN)6 的作用是作催化剂,A 正确; B.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电子进入NaFeFe(CN)6时 Na +的嵌入;当形成 OH -从 NaFeFe(CN) 6析出时, Na+从 NaFeFe(CN)6脱嵌,因此Na+的嵌入与脱嵌同时进行, B 正确; C.根据电池以高功率模式工作时,正极上NaFeFe(CN)6

7、获得电子被还原变为Na2FeFe(CN)6,所以正极的 电极反应式为:NaFeFe(CN)6+e -+Na+=Na2FeFe(CN) 6,C正确; D.若在无溶解氧的海水中,由于在低功率模式工作时需要氧气参与反应,因此在该电池不能实现长续航的 需求,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 D。 5一定符合以下转化过程的X 是() X溶液 WZX A FeO BSiO2CAl2O3D NH3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FeO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溶液,硝酸铁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加热 分解生成氧化铁,不能生成FeO,所以不符合转化关系,故A 不选; BSiO

8、2与稀硝酸不反应,故B不选; CAl2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溶液,硝酸铝溶液与少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偏铝酸钠加热得不到氧化铝,所以不一定 符合,故C不选; D NH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溶液,硝酸铵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加热分解 生成 NH3,符合转化关系,故 D 选; 故答案为: D。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SO2、SO3都是极性分子B在 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 C元素电负性越 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

9、点高、 硬度大的特性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项,三氧化硫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它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三个氧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而成,分子形状 呈平面三角形,硫原子居中,键角120 ,故 A 项错误; B 项,在 NH4+和 Cu(NH3)4 2+中都存在配位键,前者是氮原子提供配对电子对给氢原子,后者是铜原子提供 空轨道,故B项正确; C 项,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把电子吸引向自己的本领叫做元素的电负性,所以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 电子的能力越强,故C项正确; D 项,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一般原子晶体结构的物质键能都比较大、熔沸点比较高、硬度比较 大,故 D 项正确。

10、 答案选 A。 7某废水含Na + 、K +、 Mg2+ 、Cl -和 SO 42-等离子。利用微生物电池进行废水脱盐的同时处理含 OCN-的酸性 废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好氧微生物电极N 为正极 B膜 1、膜 2 依次为阴离子、阳离子交换膜 C通过膜1 和膜 2的阴离子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总数 D电极 M 的电极反应式为2OCN6e 2H2O=2CO2N2 4H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物质转化知,OCN中 C 为 4 价, N 为 3 价,在 M 极上 N 的化合价升高,说明 M 极为负极, N 极 为正极, A 项正确; B在处理过程中,M 极附近电

11、解质溶液正电荷增多,所以阴离子向 M 极迁移,膜1 为阴离子交换膜, N 极反应式为O2 4e 2H 2O=4OH ,N 极附近负电荷增多,阳离子向 N 极迁移,膜2 为阳离子交换膜, B 项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知,迁移的阴离子、阳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等于正电荷总数,但是离子所带电荷不相同, 故迁移的阴、阳离子总数不一定相等,C 项错误; D M 极发生氧化反应,水参与反应,生成了H,D 项正确; 答案选 C。 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SO2 B用装置蒸干饱和AlCl3溶液制备AlCl3晶体 C用装置加热NH4Cl 固体制取NH3 D用装

12、置分离乙酸乙酯与水的混合液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CO2和 SO2都会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到达除杂效果,A 项错误; B. AlCl3为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氯化氢,直接蒸干AlCl3饱和溶液,氯化氢 挥发,导致水解平衡右移,使水解趋于完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得到无水AlCl3,B 项错误; C. 加热 NH4Cl固体分解为NH3和 HCl,两者遇冷又会生成NH4Cl,堵住导管,存安全隐患,C项错误; D. 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有机层在上层,水层在下层,与图中装置分层现象相符,D 项正确; 答案选 D。 9银 Ferrozine 法

13、检测甲醛的原理:在原电池装置中,氧化银将甲醛充分氧化为CO2Fe 3+与中产生 的 Ag 定量反应生成Fe 2+Fe2+与 Ferrozine 形成有色物质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 浓度成正比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中负极反应式:HCHO-4e -+H2O=CO 2+4H+ B溶液中的H+由 Ag2O 极板向另一极板迁移 C测试结果中若吸光度越大,则甲醛浓度越高 D理论上消耗的甲醛与生成的Fe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在原电池装置中,氧化银将甲醛充分氧化为CO2,则负极HCHO失电子变成CO2,其电极反应式为: H

14、CHO-4e -+H2O=CO 2+4H+,A 项正确; B. Ag2O 极板作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溶液中的H+由负极移向正极, B项错误; C. 甲醛浓度越大,反应生成的Fe 2+的物质的量浓度越大,形成有色配合物的浓度越大,吸光度越大, C 项 正确; D. 甲醛充分氧化为CO2,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 价升高到 +4 价,转移电子数为4,Fe 3+反应生成 Fe 2+转移电 子数为 1,则理论上消耗的甲醛与生成的Fe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4,D 项正确; 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D 选项,原电池有关的计算主要抓住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根据关系式法作答。 10短周期

15、元素m、n、p、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如图所示,其中n 的最高价氧化对应的水化物既能 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 n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3 周期,第 A 族 B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的能力:mn C简单离子半径:m q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mn 【答案】 A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 m、n、p、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如图所示,其中 n 的最高价氧化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强酸 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则n 为 Al,结合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m 为 Mg, p 为 C, q 为 N 元素,据此 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m 为 Mg,n 为

16、Al, p 为 C,q 为 N 元素。 A. Al 的原子序数为13,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 周期第 A 族,故 A 正确; B. 金属性: MgAl,则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的能力:mn,故 B错误; C. 镁离子和氮离子含有2 个电子层,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m q,故 C错误; D. 金属性: MgA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m n,故 D 错误; 故选: A。 11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 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 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产生的气体污染空气 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工业上侯氏制碱法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入氨气, 通入足量的氨气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所以溶液中有碳酸氢 钠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