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47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8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辉钼精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钼(MoS2) ,还含有石灰石、石英、黄铜矿(CuFeS2)等杂质。某学习小组 设计提取MoS2的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加快辉钼精矿溶解,可将矿石粉粹并适当加热 B加滤液中含Ca2+、 Fe 2+、 Fe3+、 Cu2+、H+等离子 C以上过程均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步骤温度不宜过高,以免MoS2被氧化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辉钼精矿经盐酸、氯化铁浸泡时,碳酸钙黄铜矿溶解,则滤液中含有Ca2+、 F

2、e 2+、 Fe3+、 Cu2+ 、H +等离子; 滤渣为 S、MoS2、SiO2;加入氢氟酸,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滤渣 2 为 S、MoS2,空气中 加入 S生成二氧化硫。 【详解】 A.可将矿石粉粹增大接触面积并适当加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促使辉钼精矿加快溶解,与题意不符,A 错误; B. 分析可知,滤液中含Ca 2+、Fe2+、Fe3+、Cu2+、H+等离子,与题意不符, B 错误; C. 反应的过程为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和水,为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C正确; D. 步骤温度不宜过高,以免MoS2被氧化,与题意不符,D 错误; 答案为 C。 2对于 2SO2

3、(g)O2(g) ?2SO3(g), HNaA Ca、b 两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a,故 C错误; D.当 lg C= -7 时, HB中 c(H )= 9 1 7 10 10 10 mol L 1 ,HA 中 c(H )= 5 7 10 10 10 mol L 1,pH 均不为 7,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难点 A 选项,从图中读出两点氢离子的浓度,酸的浓度,根据电离常数的定义写出电离常数,本题易错点 为 D 选项,当lg c= -7时,是酸的浓度是10-7mol L 1,不是氢离子的浓度。 4 下列物质分子中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时,在任意情况下都不可能与碳原子们共平面的氢原

4、子有() A 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答案】 B 【解析】 【详解】 苯分子中12 个原子共平面,乙烯分子中6 个原子共平面,乙炔中4 个原子共平面,但甲基中最多有一个 H 原子能和C原子所在的平面共平面,故此有机物中在任意情况下都不可能与碳原子们共平面的氢原子有 2 个。故选: B。 【点睛】 原子共平面问题的关键是找母体,即找苯环、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为母体来分析。 5以下措施都能使海洋钢质钻台增强抗腐蚀能力,其中属于“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的是() A对钢材 “ 发蓝 ” (钝化) B选用铬铁合金 C外接电源负极 D连接锌块 【答案】 D 【解析】 【分析】 牺牲阳极的

5、阴极保护法指的是原电池的负极金属易被腐蚀,而正极金属被保护的原理,为防止钢铁被腐蚀, 应连接活泼性较强的金属,以此解答。 【详解】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是原电池的负极金属易被腐蚀,而正极金属被保护的原理,是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利用被保护的金属做正极被保护选择,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应选择比铁活泼的金属做负极, 在电池内电路为阳极,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题目中选择锌做阳极,故选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5时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 +)1.0 10- 12 mol L - 1,其 pH 一定是 12 B某温度下,向氨水中通入CO2,随着 CO2的通入, 32 c OH

6、c NHH On 不断增大 C恒温恒容下,反应X(g)3Y(g) ?2Z(g),起始充入3 mol X 和 3 mol Y,当 X 的体积分数不变时,反应 达到平衡 D某温度下,向pH6 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 为 2,该温度下加 入等体积pH10 的 NaOH 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既然由水电解出的c(H+) =1.010 -12mol/L ,则由水电解出的 c(OH-)=1.010 -12mol/L ;而 c(H+)c (OH-)=1.010 -14mol/L ,所以原来的溶液的 c( H+)=1.01

7、0 -2mol/L 或者 c( OH-) =1.010-2mol/L ,即溶液 可能呈现强酸或强碱性,强酸时pH=2,强碱时 pH=12,故 A 错误; B. NH3 H2O ?NH4 OH-,通入 CO2平衡正向移动, c(NH4 +) 不断增大,而平衡常数不变,则 32 c OH c NHH On = 4 K c NH 不断减小,故B 错误; C. 恒温恒容下,反应X(g)3Y(g) ?2Z(g),起始充入3 mol X 和 3 mol Y,由三段式计算可知,X的体积 分数一直是50%,故 C 错误; D. 蒸馏水的pH 6,所以 Kw=1 10 -12,应加入等体积浓度为 0.01mol

8、 ? L-1的氢氧化钠溶液,故应加入等体 积 pH=10 的 NaOH 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故D 正确; 正确答案是 D。 【点睛】 A 项涉及 pH 的简单计算,明确溶液中的溶质是抑制水电离是解本题的关键,能电离出氢离子或氢氧根离 子的物质抑制水电离。 725 C时,向 10mL0.10mol L-1的一元弱酸 HA(Ka =1.0 10 -3)中逐滴加入 0.10mol L-1NaOH 溶液, 溶液 pH 随 加入 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时, c(HA)+c(OH-)=c(Na+)+c(H+) B溶液在a 点和 b 点时水的电离程度相

9、同 Cb 点时, c(Na+)=c(HA)+c(A- )+c(OH-) D V =10mL 时, c(Na+)c(A-)c(H+)c(HA)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a 点时, pH=3,c(H+) = 10-3 mol L -1,因为 Ka =1.0 10-3,所以 c(HA) = c(A),根据电荷守恒 c(A) + c(OH) = c(Na+) + c(H +)和 c(HA) = c(A)即得 c(HA)+c(OH-)=c(Na+)+c(H+),故 A 正确; Ba 点溶质为HA 和 NaA,pH3,水电离出的c(OH) 1011;b 点溶质为 NaOH 和 NaA,pH11

10、,c(OH) = 10-3,OH是由 NaOH 电离和水电离出两部分之和组成的,推断出由水电离处的c(OH) c(H+), 即 c(HA) c(H +) ,故 D 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判断酸碱中和滴定不同阶段水的电离程度时,要首先判断这一阶段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如果含有酸或碱, 则会抑制水的电离;如果是含有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溶液,则会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程度与溶 液 pH 无关。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苯酚 乙酸乙酯 C分子式为C7H8O 且属于酚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 4 种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基使

11、苯环变活泼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乙二醇含有2 个羟基,丙三醇含有3 个羟基,结构不同,二者不是同系物,A错误; B室温下,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故在水中的溶 解度:乙醇 苯酚 乙酸乙酯, B 正确; C分子式为C7H8O 且属于酚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和对甲基苯酚共 3种, C错 误; 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被氧化为苯甲酸,说明苯环影响了甲基,使甲基变活泼,D 错误; 故答案选B。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合铜离子的模型如图,该微粒中存在极性共价键、配位键、离子键 BCaF2晶体的晶胞

12、如图,距离 F -最近的 Ca2+组成正四面体 C氢原子的电子云图如图,氢原子核外大多数电子在原子核附近运动 D金属 Cu中 Cu原子堆积模型如图,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u原子的配位数均为12,晶 胞空间利用率68%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合铜离子中水中的氧原子提供孤对电子与铜离子形成配位键,水中的H 原子和 O 原子形成极性共价 键,但不存在这离子键,A 选项错误; BCaF2晶体的晶胞中,F -位于体心,而 Ca 2+位于顶点和面心,距离 F-最近的 Ca 2+组成正四面体, B 选项正 确; C电子云密度表示电子在某一区域出现的机会的多少,H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

13、电子,所以不存在大多数 电子一说,只能说H 原子的一个电子在原子核附近出现的机会多,C 选项错误; D金属 Cu 中 Cu 原子堆积模型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但空间利用率为74%,D 选项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配合物、离子晶体、电子云、最密堆积等知识,解题关键是对所给图要仔细观察,并正确理解 掌握基本概念。 10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可用于分离蔗糖和葡萄糖,且烧杯中的清水应多次更换 B装置可用于制备少量Fe(OH)2沉淀,并保持较长时间白色 C装置可用从a处加水的方法检验的气密性,原理为液差法 D装置用于研究钢铁的吸氧腐蚀,一段时间后导

14、管末端会进入一段水柱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蔗糖、葡萄糖分子的直径都比较小,可以通过半透膜,因此通过渗析的方法不能分离蔗糖和葡萄糖,A 错误; B. 根据装置图可知:Fe 为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在阴极石墨电极 上,溶液中的H+得到电子变为H2逸出,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 H+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 溶液中 OH-浓度增大,发生反应:Fe 2+OH-=Fe(OH) 2,由于在溶液表面覆盖保护层苯可以阻止O2在溶液 中的溶解,故可以较长时间观察到产生的Fe(OH)2白色沉淀, B正确; C.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由

15、 a 处加水, 若装置不漏气, 会长时间观察到U 型管左右两侧有高度差,C正确; D. 若发生吸氧腐蚀,一段时间后,具支试管中空气中的O2会因反应消耗,气体减少,小试管中的水在外 界大气压强作用下会进入小试管中,从而在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 A。 11利用反应CCl4 +4Na C (金刚石) +4NaCl 可实现人工合成金刚石。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 是() A C(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 B该反应利用了Na 的强还原性 CCCl4和 C(金刚石)中的C的杂化方式相同 D NaCl 晶体中每个Cl 周围有 8 个 Na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金刚石晶体

16、:每个C与另外 4 个 C形成共价键,构成正四面体,向空间发展成网状结构,形成的晶体 为原子晶体,故A 正确; B该反应中Na 由 0 价 +1价,作还原剂将 CCl4还原,故 B 正确; CCCl4和 C(金刚石 )中的 C的杂化方式都是sp3杂化,故 C正确; D NaCl 晶体:每个Na 同时吸引 6 个 Cl ,每个 Cl同时吸引 6 个 Na ,配位数为6,故 D 错误; 故答案选D。 12利用 CH4燃料电池电解制备Ca(H2PO4)2并得到副产物NaOH、H2、Cl2,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a 极反应: CH48e 4O2 =CO22H2O BA 膜和 C 膜均为阴离子交换膜 C可用铁电极替换阴极的石墨电极 D a 极上通入2.24 L 甲烷,阳极室Ca 2减少 0.4 mol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a 极为负极,负极上甲烷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4- 8e 4O2=CO 22H2O,A 错误; B.根据题干信息:利用CH4燃料电池电解制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