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9295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8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 mol/L K2CO3溶液: c(OH ) =c(HCO 3 )+c(H )+c(H 2CO3) B0.1 mol/L 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2c(CO32 )+c(HCO3 )+c(H 2CO3) C等物质的量的一元弱酸HX 与其钾盐KX的混合溶液中:2c( K )= c(HX)+c(X) D浓度均为0.1 mol/L 的 NaHCO3溶液和 NaOH 溶液等体积

2、混合:c(Na )+ c(H)=c( CO 32 )+c(OH )+c( HCO 3 )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正确关系为c(OH )c(HCO 3 )c(H)2c(H 2CO3),因为由一个CO32 水解生成 H2CO3,同时会产生 2 个 OH ,故 A 错误; B、NaHCO3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c(CO32 )+c(HCO 3 )+c( H 2CO3) ,故 B 错误; C、等物质的量的一元弱酸HX 与其钾盐KX的混合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2 c(K )= c(HX)+c(X) , 故 C 正确; D、浓度均为0.1 mol/L 的 NaH

3、CO3溶液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根据电荷守恒: c(Na )+ c(H)=2c ( CO3 2)+c(OH)+c(HCO 3 ) ,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浓度等量关系,注意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原理在判断溶液中离子浓 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 2由 N2O 和 NO 反应生成N2和 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过渡态的能量 B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 CN2O(g)+NO(g)N2(g)+NO2(g)+139kJ D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答案】 D 【解析】 【分

4、析】 A.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 B.根据图象来分析; 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此反应放热139kJ; D. 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详解】 A.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降低过渡态的能量 ,故不选 A; B.根据图象可以知道,此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不选 B; 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此反应放热 139kJ,热化学方程式为N2O(g)+NO(g) N 2(g)+NO2(g)+139kJ,故不选 C; D.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0,故选 D; 答案: D 【点睛】 .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3N

5、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A B22.4 L(标准状况 )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 NA C1.0 L1.0 mol/L 的 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 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2 NA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16.25g FeCl3的物质的量是0.1mol,Fe(OH)3胶体粒子是若干个Fe(OH)3分子的集合体,故A 错误; B.氩的质子数为18,氩气是单原子分子,标准状况下,22.4L 氩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

6、 ,含有的质子数为18 NA,故 B 正确; C.NaAlO2水溶液中不仅有NaAlO2,还有 H2O,1.0L1.0mo1 L -1 的 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 2NA, 故 C 错误; D.二氧化硫是和氧气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有剩余, 没有完全转化成 2molSO3, 因此分子总数不是2NA, 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 D 是易错点,主要是不清楚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属于自由基取代反应,每个氢原子都有可能被取代, 其产物比较复杂,这与乙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完全不同。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

7、Na2CO3溶液,浊液变清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 色,下层显紫红色 I2在 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 度 C 向 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Fe 2+的氧化性强于 Cu2+的氧化性 D 向 NaCl、 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 Ksp(AgI) A A BB CC D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A 项,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 B 项, CCl4将 I2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2在 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项, Fe从 Cu

8、SO4溶液中置换出Cu,Cu2+的氧化性强于 Fe 2+; D 项,向 NaCl、NaI 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NaCl、NaI 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 AgI 溶度积的大小。 【详解】 A 项,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浊液变清,发生反应+Na2CO3+NaHCO3,酸性: H2CO3HCO3-,A 项错误; B 项,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CCl4将 I2从碘水中萃 取出来, I2在 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B项正确; C 项,向 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Fe+

9、Cu 2+=Fe2+Cu,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 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性Cu2+ Fe 2+,C项错误; D 项,向 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先达到 AgI 的溶度积, 但由于 NaCl、NaI 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AgI 溶度积的大小,D 项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苯酚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探究、萃取的原理、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沉淀的生成。易错选D 项,产生 错误的原因是:忽视NaCl、NaI 的浓度未知,思维不严谨。 5用类推的方法可能会得出错误结论,因此推出的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推 论中正确

10、的是( ) A Na 失火不能用 2 CO灭火 ,K失火也不能用 2 CO灭火 B工业上电解熔融 2MgCl 制取金属镁 ,也可以用电解熔融 3AlCl 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CAl 与 S直接化合可以得到 23, Al SFe与 S直接化合也可以得到 23 Fe S D 34 Fe O可以写成 2334 ,FeO Fe OPb O也可写成 23 PbO Pb O 【答案】 A 【解析】 A、K性质比 Na更活泼,还原性更强,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钾和超氧化钾,能与CO2反应生成 氧气助燃,所以K失火不能用CO2灭火,故A正确; B、AlCl 3属于共价化合物熔融不导电,工业上是用电 解熔解 Al2

11、O3的方法制取金属铝,故B错误; C、S的氧化性较弱,与Fe 反应生成 FeS,故 C错误; D、Pb 的化合价为 +2 价、 +4 价,不存在 +3 价, Pb3O4可表示为 2PbO?PbO 2,故 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性质。本题虽然考查类比规律,但把握物质的性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本题的易 错点是 D,注意铁和铅元素的常见化合价的不同。 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 A BB CC D D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石蜡油主要是含17 个碳原子以上的烷烃混合物, 在加热条件下, 石蜡油可分解生成烯烃,烯烃能使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 B

12、、若待测液中含有Fe 3+也能出现相同的现象,故 B错误; C、CH3CH2Br 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Br ,加入硝酸银溶液不能生产浅黄色沉淀,故 C错误; D、盐酸具有挥发性,锥形瓶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不能证明碳酸的酸性大于 苯酚,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卤代烃卤素原子的检验、酸性比较、离子检验等,把握实验操作及物 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方案的严谨性。 7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很多科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司南之档( 勺) ,投之于地,其柢( 柄 ) 指南”。司南中“构”所用材质为Fe2O3 B“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未涉及化

13、学变化 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D“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园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有甜味,可以止渴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项、 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具有磁性,则司南中“杓”所用材质为Fe3O4,故 A 错误; B 项、“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的意思是流水在冰层下发出低咽的声响,原来崎岖不平的沙路铺上厚 厚的积雪也显得很平坦,文中所述未涉及化学变化,故B 正确; C 项、乙烯能作水果的催熟剂,故C 正确; D 项、“含浆似注甘露钵,好与文因止消渴”说明柑橘糖浆含有葡萄糖,有甜味,可以起到“止消渴”的 作用,故D 正确

14、。 故选 A。 【点睛】 本题考查的化学与生活,试题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考查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化学问题能力,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是解答关键。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一氯代物有2 种 B脂肪在人体内通过直接的氧化分解过程,释放能量 C 与互为同系物 D通过石油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甲烷、乙烯和苯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的结构中含有三种类型的氢,所以一氯代物有3 种,故 A错误; B. 脂肪在人体内脂 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然后再分别进行氧化释放能量,故B错误; C. 结构相似, 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 所以互为同系物, 故 C

15、正确;D. 通 过石油裂化和裂解可以得到甲烷、乙烯和丙烯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不能得到苯,故D错误;答案:C。 9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理小识中“ 有硇水者,剪银块投之,则旋而为水 ” ,其中 “ 硇水 ” 是指盐酸 B 天工开物中“ 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 ” ,其中 “ 丝” 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 玉兔二号 ” 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其帆板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硅 D港珠澳大桥采用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吊绳,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硇水可以溶解银块,所以硇水是硝酸,故A符合题意; B丝是由蚕丝织成,蚕丝

16、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 不符合题意; C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能制造太阳能电池板,所以 “ 玉兔号 ” 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 故 C 不符合题意; D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睛】 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纤维主要有:棉花,麻类,蚕丝和动物毛,其中棉花和麻类的分子成份主要是天然纤维 素,而蚕丝和毛类的分子成份主要是蛋白质(呈聚酰胺高分子形式存在);自然界除棉花、麻类外,树木、 草类也大量生长着纤维素高分子,然而树木、草类生长的纤维素,不是呈长纤维状态存在,不能直接当作 纤维来应用,将这些天然纤维素高分子经过化学处理,不改变它的化学结构,仅仅改变天然纤维素的物理 结构,从而制造出来可以作为纤维应用的而且性能更好的纤维素纤维。 10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发可燃冰,有利于节省化石燃料,并减少空气污染 B酒精能杀菌,浓度越大效果越好 C钻石、水晶、刚玉都是人们熟知的宝石,但其化学成分不同 D用热的纯碱溶液和直馏汽油去油污原理不同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