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90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6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罗源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将 S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产生胶状沉淀酸性: H2SO3H2SiO3 B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 加碘酸钾 C 向 2 支盛有 5mL 0.1mol/LNaOH 溶液的试管中分别 加入 2 滴 0.1mol/L CuCl2溶液和 2 滴 0.1mol/L CaCl 2 溶液 一支试管中产生蓝色沉 淀, 另一支试管无明显

2、现 象 KspCu(OH)2 KspCa(OH)2 D 向 CuSO4溶液中加入 KI溶液, 再加入苯, 振荡、 静 置 上层呈紫红色, 下层有白 色沉淀生成 铜离子可以氧化碘离 子,白色沉淀可能为 CuI A A BB CC D 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 将 SO2气体通入 Na2SiO3溶液中生成胶状沉淀说明发生反应SO2+ Na2SiO3+H2O=H2SiO3 +Na2SO3,根 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酸性:H2SO3 H 2SiO3,故 A 正确; B. 淀粉遇碘变蓝,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颜色不变只能说明食盐中不含碘单质,不能证明不含碘 酸钾,故B错误; C. 两

3、支试管中c(OH )相同,且 c(Ca 2+)= c(Cu2+),但只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说明氢氧化铜比氢氧化钙更容易 沉淀,且二者为同类型沉淀,所以KspCu(OH)2KspCa(OH)2,故 C正确; D. 向 CuSO4溶液中加入KI 溶液,再加入苯,振荡、静置上层呈紫红色说明有碘单质生成,即铜离子将碘 离子氧化,下层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不是氢氧化铜沉淀且无铜单质生成,说明发生反应2Cu 2+4I =2CuI +I2,故 D 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睛】 对于同种类型的沉淀(都是AB 型或 AB2型等) ,一般 Ksp越小,溶解度越小,但若沉淀类型不同,不能根 据 Ksp判断溶解度的大小

4、,比较 Ksp的大小没有意义。 2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相关实验,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A A BB CC D D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开始要将银离子沉淀完全,再向新生成的AgCl浊液中滴入KI溶液,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 才能说明Ksp(AgI) Ksp(AgCl) ,故 A 错误; B加入 KSCN溶液溶液变红,只说明有铁离子,不能确定亚铁离子是否完全被氧化,故B 错误; C纯净的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故C 正确; D SO2被 ClO-氧化成 CaSO4沉淀,不能说明酸性强弱,故D 错误; 故选 C。

5、3将浓度均为0.5mol?L-1氨水和 KOH溶液分别滴入到体积均为 20mL 且浓度相同的AlCl3溶液中,测得溶 液的导电率与加入碱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1 B根据图象可以确定导电率与离子种类有关 Ccd 段发生的反应是Al(OH)3OH AlO 2 2H2O D e 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K+) c(Cl ) c(AlO 2 )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根据图象得出I 为氨水滴加到氯化铝溶液中的图象,II 为 KOH滴加到氯化铝溶液中的图象,c点为恰好反 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点。 【详解】 A 选

6、项,根据分析得到c 点恰好反应完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钾的物质的量是氯化铝物质的量的3 倍, 因此 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1 0.024L 0.020L c=0.2 0.5mol L mol L 3 ,故 A 正确; B 选项,根据图象可以确定导电率与离子种类、离子浓度有关,故B 正确; C 选项, c 点是氢氧化铝沉淀,再加入KOH,则沉淀开始溶解,其cd 段发生的反应是Al(OH)3 OH AlO 2 2H 2O,故 C正确; D 选项, e 点是 KOH、KAlO2、KCl,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K+)c(H+)c(Cl ) c(OH)c(AlO 2 ),故 D 错误

7、。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4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 - 的 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 -后的 Cl2 尾气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灼烧碎海带应用坩埚,A 错误; B、海带灰的浸泡液用过滤法分离,以获得含I -的溶液, B正确; C、 MnO2与浓盐酸常温不反应,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需要加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 ( 浓) MnCl2 +Cl 2+ 2H2O,C错误; D、 Cl2在饱和 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用饱

8、和NaCl 溶液吸收尾气Cl2,尾气 Cl2通常用 NaOH 溶液吸 收, D 错误; 答案选 B。 5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Al 3+、HCO 3-、Ba2+和 Cl-,取样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另取样加 入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和产生气体,则原溶液中() A一定有 Cl - B一定有 HCO3- C可能有 Ba 2+ D可能有 Al3+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取样加入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和产生气体,则一定含有HCO3-、Ba2+,又 HCO3-与 Al 3+发生双水解反应,所 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Al3+,取样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白色沉淀一定含碳酸钡,综上所

9、述,原溶液中一定含HCO3-、Ba2+,一定不含Al 3+,可能含 Cl-,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 A、原溶液中可能含 Cl -,故 A 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HCO3-、Ba 2+,故 B 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HCO3-、Ba2+,故 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Al 3+,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检验与推断,掌握发生的离子反应及现象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6t时,已知PdI2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t时 PdI2 的 K sp=7.0 10 -9 B图中 a

10、 点是饱和溶液,b、d 两点对应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C向 a 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I 固体,溶液由a 点向 c 点方向移动 D要使 d 点移动到b 点可以降低温度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在 t时 PdI2的 Ksp=7.0 10 -5 ( 1 10-4)2=7 10-13,故 A 错误; B. 图中 a 点是饱和溶液,b 变为 a 铅离子的浓度增大,即 b 点不是饱和溶液,d 变为 a 点要减小碘离子的 浓度,说明d 点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 C. 向 a 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I 固体,即向溶液中引入碘离子,碘离子浓度增大,PdI2的溶解平衡向生成 沉淀的方向移动,铅离

11、子浓度减小,溶液由a 点向 c 点方向移动,故C正确; D. 沉淀溶解的过程为断键过程,要吸热,即正反应沉淀溶解过程吸热,要使d 点移动到b 点,即使饱和 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解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即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仍为饱和溶液, 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7 “乃焰硝、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是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的描述。其 中,“焰硝”是 A KClO3BNa2SO4CKNO3D Na2O2 【答案】 C 【解析】 【详解】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为“ 一硝二硫三木炭” , “ 焰硝 ” 指的为硝酸钾,答案为C。 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错误

12、的是 A将过量氨气通入CuSO4溶液中可得深蓝色溶液 B蛋白质溶于水所得分散系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硅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可生成硅酸胶体 D过量铁粉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将过量氨气通入CuSO4溶液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2NH3+2H2O+Cu2+=Cu(OH)2 +2NH4+, Cu(OH)2+2NH3=Cu(NH3)42+2OH-,Cu(NH3)42+络离子在水溶液中呈深蓝色, A 项正确; B. 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分子直径已达到1nm100nm 之间,蛋白质的水溶液属于胶体,故可产生丁达尔效 应。 B 项正确; C.在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13、边滴边振荡,可得到硅酸胶体:Na2SiO3+2HCl=H2SiO3(胶体 )+2NaCl。 C 项正确; D.铁粉在氯气中燃烧只生成氯化铁:2Fe+3Cl2 点燃 2FeCl3。D 项错误;答案选D。 9某工业流程中,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中NO和2 O物质的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0% 和 6% ,发生反应为: 22 2NO g +Og2NOg?(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得试验数据如下: 压强( 5 1 10 Pa) 温度 ( ) NO 达到所列转化率所需时间( s) 50% 90% 98% 1. 0 30 12 250 2830 90 25 510 5760 8. 0 30 0. 2 3. 9

14、36 90 0. 6 7. 9 74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越有利于NO 的转化 B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慢 C在 5 1 10 Pa、90条件下,当转化率为98% 时反应已达平衡 D如进入反应塔的混合气体为 amol,如速率vn /t表示,则在 5 8 10 Pa、30条件下,转化率从 50% 增至 90% 时段, NO 的反应速率为 4a/ 370 mol / s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由表可知,相同压强时,温度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多,可知升高温度不利于NO转化,故A 错误; B.由表可知,相同温度、压强高时达到相同转化率需要的时间少,可知增大压

15、强,反应速率加快,故B错 误; C.在 1.0 10 5Pa、90条件下, 当转化率为 98%时需要的时间较长,不能确定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 C错误; D.8.0 10 5Pa、 30条件下转化率从 50%增至 90%时段 NO,时间为3.7s,转化的NO 为 amol 0.1 (90%-50%)=0.04amol,反应速率v=n/ t,则 NO 的反应速率为0.04amol/ 3.7s=4a/370mol/s ,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从实验数据中获取正确信息的关键是,比较相同压强时,温度对平衡能移动的影响及相同温度时,压强对 平衡移动的影响,从时间的变化比较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

16、的影响。 10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 同族, Y、Z 同周期, 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 最大的, 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 倍, 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YO4 B它们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XW CX、Z 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ZX D X与 W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或 1:2 【答案】 B 【解析】 【详解】 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 倍,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所以X是 O,则 Z 是 S。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说明 Y属于第 A,Y、Z同周期,则Y是 Cl。W 是短周期主族元 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所以W 是 Na。A. Y 为氯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ClO4,选项 A 错误; B、X与 W 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XW, 选项 B 正确; C、X(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