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89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3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科学家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制取氯气的新工艺方案,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Fe 2+ B阳极反应式是2HCl- 2e - =Cl 2+2H+ C电路中转移1 mol 电子,消耗标况下氧气 5.6 L D电解总反应可看作是4HCl( g)+O2( g)=2Cl2(g) + 2H2O(g) 【答案】 A 【解析】 【分析】 HCl 在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l2和 H +,Fe3+在阴极得电

2、子,还原成 Fe 2+,Fe2+、H+、O2 反应生 成 Fe 3+和 H2O,Fe2+、Fe3+在阴极循环。 【详解】 A由分析可知,Fe 2+在阴极循环,无需补充, A 错误; BHCl 在阳极失电子得到Cl2 和 H+,电极反应式为: 2HCl- 2e- =Cl2+2H+,B 正确; C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有:O2 4e-,电路中转移 1 mol 电子,消耗0.25mol 氧气,标况下体积为 5.6 L,C 正确; D由图可知,反应物为HCl(g)和 O2(g),生成物为H2O(g)和 Cl2(g),故电解总反应可看作是 4HCl(g)+O2(g)=2Cl2(g)+ 2H2O(g), D 正

3、确。 答案选 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表面镀铜时,将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0.01 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02 10 21 C反应 3C(s)CaO(s)=CaC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H0 D加水稀释0.1 mol L 1CH 3COOH溶液,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根据电镀原理易知,铁表面镀铜时,将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铜与电源的正极 相连作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 项错误; B. 0.01 mol Cl2通入足量水中发生的反应为:Cl2+

4、H2OH+Cl-+HClO,为可逆反应,则转移电子的数目小 于 6.0210 21,B项错误; C. 反应 3C(s)CaO(s)=CaC2(s) CO(g)中 S0 ,因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 G=H -T S0 ,那么 H 必 大于 0,C项正确; D. CH3COOH为弱酸,发生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O -+H+,加水稀释 0.1 mol L 1CH 3COOH溶液 过程中, CH3COO -与 H+的离子浓度减小,但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的离子积不变,则 OH-的浓度增大,D 项错误; 答案选 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厂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体带电这一性

5、质设计的 B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C铜属于重金属,化学性质不活泼,使用铜制器皿较安全,但铜盐溶液都有毒 D SO2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但可应用于某些领域杀菌消毒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 工厂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是根据胶粒带电这一性质设计的,不是胶体带电,故A 错误; B. 铝、氧化铝具有两性,酸、碱还有盐等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以及铝制品本身,因此铝制餐具不宜用 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故B 正确; C. 铜盐溶液都含有重金属离子Cu 2+,能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变性,则铜盐溶液都有毒,故 C 正确; D. 二氧化硫本身不具有杀菌

6、的作用,是与水反应所形成的新物质能起到杀死细菌、清洁消毒的作用,所 以可以应用于某些领域杀菌消毒,故D 正确; 故选 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某化合物存在金属阳离子,则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HF 比 H2O 稳定,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D CS2、PCl5具有 8 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多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含共价键,故A 错误; B化合物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则一定含有离子键,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B 正确; C氟化氢比H2O 稳定,是因为氢氟共价键强度大的缘故,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 DPCl5中氯原子最外层有7

7、个电子,需要结合一个电子达到8 电子稳定结构,磷原子最外层有5 个电子, 化合价为 +5 价, 5+5=10, P原子最外层不是8 电子结构,故D 错误; 故选 B。 5某同学结合所学知识探究Na2O2与 H2能否反应,设计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 A 中锌粒可用铁粉代替 B装置 B 中盛放碱石灰,目的是除去A 中挥发出来的少量水蒸气 C装置 C加热前,必须先用试管在干燥管管口处收集气体,检验气体纯度 D装置 A 也可直接用于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 Cl2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探究 Na2O2与 H2能否反应,由实验装置可知, A 装置为 Zn 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

8、气,盐酸易挥发,则B装 置中应为碱石灰可除去HCl 和水蒸气, C装置试管为Na2O2与 H2反应,但加热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氢 气不纯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最后D 装置通过检验反应后是否有水生成判断Na2O2与 H2能否反应,以此 解答该题。 【详解】 A铁粉会落到有孔塑料板下边,进入酸液中,无法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A 错误; BB 装置中盛放碱石灰,可除去HCl和水蒸气,故 B 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易发生爆炸,则加热试管前,应先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爆鸣声判断气 体的纯度,故C 正确; 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氯气,A 装置不能加热,故D 错误; 故答案选

9、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的方法可以分离汽油和水B酒精灯加热试管时须垫石棉网 CNH3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盛放 NaOH 溶液的广口瓶,可用玻璃塞 【答案】 A 【解析】 A汽油和水彼此不溶,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A 正确; B试管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无须垫石棉网,故B 错误; CNH3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C错误; D玻璃 中含有的SiO2能和 NaOH 溶液反应,则盛放 NaOH 溶液的广口瓶,不可用玻璃塞,只能用橡皮塞,故D 错误;答案为A。 7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

10、2CO3溶液,浊液变清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 色,下层显紫红色 I2在 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 度 C 向 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Fe 2+的氧化性强于 Cu2+的氧化性 D 向 NaCl、 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 Ksp(AgI) A A BB CC D D 【答案】 B 【解析】 【分析】 A 项,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 B 项, CCl4将 I2从碘水中萃取出来,I2在 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项, Fe从 CuSO

11、4溶液中置换出Cu,Cu2+的氧化性强于 Fe 2+; D 项,向 NaCl、NaI 的混合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NaCl、NaI 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 AgI 溶度积的大小。 【详解】 A 项,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浊液变清,发生反应+Na2CO3+NaHCO3,酸性: H2CO3HCO3-,A 项错误; B 项,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说明CCl4将 I2从碘水中萃 取出来, I2在 CCl 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B项正确; C 项,向 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Fe+C

12、u 2+=Fe2+Cu,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 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性Cu2+Fe 2+,C项错误; D 项,向 NaCl、NaI 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先达到 AgI 的溶度积, 但由于 NaCl、NaI 的浓度未知,不能说明AgCl、AgI 溶度积的大小,D 项错误; 答案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苯酚与碳酸酸性强弱的探究、萃取的原理、氧化性强弱的判断、沉淀的生成。易错选D 项,产生 错误的原因是:忽视NaCl、NaI 的浓度未知,思维不严谨。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g 甲基 (CD3)中含有的中子数目

13、为NA B0.5mol 雄黄 (As4S4,结构为)含有NA个 S-S 键 CpH1 的尿酸 (HUr)溶液中,含有0.1NA个 H+ D标准状况下,2.24 L 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NA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选项,常温常压下,1 个甲基 (CD3)有 9 个中子, 1.8g 甲基 (一 CD3)即物质的量为 0.1mol,因此 1.8g 甲 基 (CD3)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 0.9 NA,故 A 错误; B 选项, S 原子最外层6 个电子,能形成2 个共价键, As 原子最外层5 个电子,能形成3 个共价键,所 以该结构简式中,黑球为As 原子,白球为S原子, As4S

14、4中不存在 SS键,故 B 错误; C 选项, pH1 的尿酸 (HUr)溶液中,因溶液体积没有,因此无法计算含有多少个H+,故 C 错误; D 选项,标状况下,2.24 L 丙烷即 0.1mol,一个丙烷含有8个 CH 键和 2 个 CC键,因此2.24 L 丙烷 含有的共价键物质的量为1mol,数目为NA,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CD3中的氢为质子数为 1,质量数为2 的氢;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 NH3 H2O 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NH3 H2O 是弱电解质 B等体积的pH 都为 2 的酸 HA 和 HB 分别与足量的铁粉反应,HA 放出的 H

15、2多,说明HA 酸性强 Cc0.1 molL 1 的 CH3COOH溶液和 c0.1 mol L 1 的 HCl 溶液中,前者的pH 大 D常温下, pH 5 的 CH3COOH溶液和 pH4 的 HCl 溶液中, c(CH3COO )/c(Cl)1/10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没指出浓度,所以无法判断,选项A 错误; B、HA 放出的 H2多,说明没有HA 电离的多,酸性弱,选项B 错误; C、c0.1 molL 1 的 CH3COOH溶液和 c0.1 mol L 1 的 HCl 溶液中, CH3COOH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酸 性弱, pH 大,选项C正确; D、 pH5

16、的 CH3COOH溶液和 pH4 的 HCl 溶液中,用电荷守恒得到c(CH3COO )c(H)c(OH )(10 5 10 9) mol L 1,c(Cl )c(H )c(OH )(10 41010) mol L 1,c(CH 3COO )/c(Cl ) 1 10 ,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 C。 10常温下, H2A 和 H2NCH2CH2NH2溶液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 pH 的变化如图( I) 、 (II)所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 + 222223222 H NCH CH NHH OH NCH CH NHOH?。 A 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2- c Nac HAc Hc Ac OH B乙二胺( H2NCH2CH2NH2)的 Kb2=10-7.15 CH3NCH2CH2NH3A 溶液显碱性 D向 H3NCH2CH2NH2 HA 溶液中通人HCl, 22222 + 32 + 22 c H NCH CH NHc H A cH NCH CH NHc HA 不变 【答案】 C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