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超级全能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78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3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超级全能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超级全能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福建省“超级全能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超级全能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超级全能生”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丁苯橡胶的化学组成为,其单体一定有() A 2丁炔B1, 3丁二烯C乙苯D乙烯 【答案】 B 【解析】 【详解】 根据丁苯橡胶的结构可知,其主链上全是碳原子,故其一定是由单体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由于其分子式 中有双键,一定是发生聚合反应新生成的,将链节分断,可以发生其单体是苯乙烯和1,3丁二烯,答 案选 B。 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g 甲基 (CD3)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 NA B0.5mol 雄黄

2、 (As4S4,结构为)含有NA个 S-S 键 CpH1 的尿酸 (HUr)溶液中,含有0.1NA个 H + D标准状况下,2.24 L 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NA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选项,常温常压下,1 个甲基 (CD3)有 9 个中子, 1.8g 甲基 (一 CD3)即物质的量为0.1mol,因此 1.8g 甲 基 (CD3)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 0.9 NA,故 A 错误; B 选项, S 原子最外层6 个电子,能形成2 个共价键, As 原子最外层5 个电子,能形成3 个共价键,所 以该结构简式中,黑球为As 原子,白球为S原子, As4S4中不存在SS键,故 B

3、错误; C 选项, pH1 的尿酸 (HUr)溶液中,因溶液体积没有,因此无法计算含有多少个H +,故 C 错误; D 选项,标状况下,2.24 L 丙烷即 0.1mol,一个丙烷含有 8个 CH 键和 2 个 CC键,因此2.24 L 丙烷 含有的共价键物质的量为1mol,数目为NA,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CD3中的氢为质子数为 1,质量数为2 的氢; 3下列能源不属于直接或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 ) A风能 B江河水流能 C生物质能 D地热温泉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风能是因为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故A 不选。 B. 江河水流能是利用水

4、循环,水循环是太阳能促进的,故B 不选。 C.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之中的能量形式,故C不选。 D. 地热温泉是利用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的地热能,故D 选。 故选 D。 4某温度下,分别向20mL 浓度均为 xmol/L 的 NaCl和 Na2CrO4溶液中滴加0.1mol/LAgNO3溶液,滴加过 程中 - -lgc Cl和 2- 4 -lgc CrO与 AgNO3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0.1 B曲线 I 代表 NaCl溶液 CKsp(Ag2CrO4)约为 4 10 12 Dy=9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图像可知,未

5、滴加AgNO3溶液时 - -lgc Cl或 2- 4 -lgc CrO均为 1,则 NaCl 和 Na2CrO4溶液均为 0.1mol L-1,即 x=0.1,A 选项正确; B1molCl -和 CrO 42-分别消耗1mol 和 2molAg +,由图像可知,滴加 AgNO3溶液过程中,曲线 I 突跃时加入 的 AgNO3溶液的体积为 20mL,则曲线I 代表 NaCl 溶液, B选项正确; C b 点时, 2- 4 -lgc CrO=4, 则 c(CrO42-)=10-4mol L-1, c(Ag+)=2 10 -4mol L-1, Ksp(Ag2CrO 4)= c(CrO42-) c2

6、(Ag+)=4 10 12,C选项正确; D a 点时,Cl -恰好完全沉淀, - -lgc Cl=5, 则 c(Cl-)=10 -5mol L-1, c(Ag+)=10-5mol L-1 , K sp(AgCl)=c(Cl -) c(Ag+)=10 10,c 点加入 40mLAgNO 3溶液,溶液中 -1 +-10.02L0.1mol L0.1 c Ag=mol L 0.06L3 g g, -10 -9-1 + Ksp AgCl 10 c Cl=310 mol L 0.1 c Ag 3 g ,则 -lgc(Cl-)=9-lg3 8.52 ,D 选项错误; 答案选 D。 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

7、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0.1mol 的白磷( P4)或甲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A B足量的Fe粉与 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2 g NaHSO4晶体中含有离子总数为0.03 NA D 25时, pH=13 的 1.0 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 数目为 0.2N A 【答案】 B 【解析】 A. 白磷为正四面体结构,1 个白磷分子中含有6 个共价键,则0.1mol 白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 0.6NA, 1 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 个共价键,所以 0.1mol 甲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4NA, 故 A 错误;B. 1molCl2 与足量 Fe 粉反应

8、生成FeCl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数目为2 NA,故 B正确; C. NaHSO4晶体中含 有 Na 和 HSO4 ,1.2 g NaHSO 4的物质的量为1.2g 120g/mol=0.01mol ,则含有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 总数为 0.02 NA,故 C错误; D. 25时, pH=13 的 1.0 LBa(OH)2 溶液中 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L ,则 n(OH )=1.0L 0.1mol/L=0.1mol ,OH 的数目为 0.1NA,故 D 错误;答案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和判断,熟练掌握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

9、数、物质的量浓度 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中等。本题的易错点是A 项,解题时要注意白磷(P4)分子 中含有 6 个 PP共价键。 6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A 向 H 2O2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FeCl3催化H2O2的分解 B 将酸性 KMnO4溶液滴入丙烯 醛中 溶液的紫红色褪去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O4溶 液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味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32-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几滴NaOH 稀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靠近试管口检验 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NH4+ A

10、A BB CC D D 【答案】 A 【解析】 【分析】 【详解】 A.H2O2溶液中没有加FeCl3溶液前几乎无气泡产生,加入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FeCl3对 H2O2的分解起催 化作用, A 正确; B.醛基、碳碳双键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不能根据溶液的紫红色褪去来确定丙烯醛中含有 碳碳双键, B错误;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O4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溶液可能含有 SO32-,也可能含有 HSO3- 或 S 2O32-等离子, C错误; D.若溶液中含有NH4+,由于溶液稀,反应产生 NH3? H2O,也不能放出氨气,因此不能看到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为蓝色,D

11、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7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向 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 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X 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 B 在炽热的木炭上滴加少许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 体,木炭持续燃烧 加热条件下,浓硝酸与C 反 应生成 NO2 C 向含有 ZnS和 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 CuSO4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Ksp(CuS)r(Y)(R)r(Q) B气态化合物的稳定性:QX4RX3 CX与 Y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2QO3XRO3 【答案】 C 【解析】 【

12、分析】 X、Y、Z、Q、R 均为短周期元素,X与 Q 能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为甲烷,则 X为 H,Q 为 C,X与 Y同主 族,则 Y为 Na,结合 Y、Z和 R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Z为 Mg,R 为 N,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 H,Q 为 C, Y为 Na,Z为 Mg,R 为 N。 A. 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 子半径:r(Y) r(Z) r(Q) r(R),A 项错误; B. 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气态化合物越稳定,则NH3的稳定性大于CH4,即 RX3 QX4,B 项错误; C. X与 Y形成 Na

13、H,含离子键,C项正确; D. 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大,则硝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即:XRO3 X2QO3,D 项 错误; 答案选 C。 10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Cl2和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BSO2和 CO2的混合气体1.8g 中所含中子数为0.9NA C标准状况下,22.4L 丙烷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11NA D pH=11 的 Ba(OH)2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为110 -11NA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1NA个,故 A 错误;

14、 B、SO2和 CO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64g/mol 和 44g/mol ,两者中分别含32 个和 22 个中子,即两者均为2g 时含 1mol 中子,故1.8g 混合物中含0.9NA个中子,故B正确; C、 标况下 22.4L 丙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 , 而丙烷中含10 条共价键, 故 1mol 丙烷中含共价键总数为10NA, 故 C 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 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 注意同位素原子的差异;注意可逆反应或易水解盐中离子数目的判断;注

15、意物质的结构:如Na2O2是 由 Na+和 O22-构成,而不是由Na+和 O2-构成; SiO2、SiC都是原子晶体,其结构中只有原子没有分子, SiO2 是正四面体结构,1molSiO2中含有的共价键为 4NA,1molP4含有的共价键为6NA等。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 A 装置 Cu和稀硝酸制取NO B图 B 装置实验室制备Cl2 C图 C 装置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图 D 装置若溴水褪色则证明石蜡油分解产生不饱和烃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Cu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能够用排水法收集,可制取NO,故 A 正确; B高锰酸钾与浓

16、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密度大于空气,氯气有毒,尾气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 以制备氯气,故B 正确; C乙酸乙酯在NaOH 溶液中水解,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乙酸乙酯,故C错误; D不饱和烃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该实验产生的气体能使溴水褪色,说明石蜡油分解生 成不饱和烃,故D 正确; 答案选 C。 12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 某钾盐晶体中滴加浓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 品红溶液中 品红溶液褪色 产生的气体一定 是 SO2 B 向装有经过硫酸处理的CrO3(桔红色) 的导 管中吹入乙醇蒸气 固体逐渐由桔红色变为浅绿色 (Cr3+)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向 2mL0.1mol/L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 充分 振荡,再加入2 滴 KSCN溶液 铜粉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 滴入 KSCN溶液颜色不变 氧化性:Fe 3+Cu2+ D 向盛有 CuO的试管中加入足量HI 溶液,充 分震荡后滴入3 滴淀粉溶液 固体有黑色变为白色,溶液变为黄 色,滴入淀粉后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