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658682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2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一类锂离子电池的电池总 反应为 Lix C6 Li1-xY? 放电 充电 C6 (石墨 )+LiY 。已知电子电量为1.6 10 19 C ,下列关于这类电池的说法中错误 的 是 A金属锂的价电子密度约为13760 C/g B从能量角度看它们都属于蓄电池 C在放电时锂元素发生了还原反应D在充电时锂离子将嵌入石墨电极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7

2、g 金属锂价电子1 mol ,其电量约为(6.02 10 23) (1.6 10 19 C),故金属锂的价电子密度约为 (6.02 10 23) (1.6 10 19 C) 7g=13760C/g ,故 A 正确; B锂离子电池在放电时释放电能、在充电时消耗电能,从能量角度看它们都属于蓄电池,故B正确; C在放电时,无锂单质生成,故锂元素没有被还原,故C 错误; D在充电时发生“C6 LixC6” ,即锂离子嵌人石墨电极,故D 正确; 答案选 C。 2设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I2与 4 mol H2反应生成的HI 分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 2

3、4 L H2O 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1 L 11 mol/L 的 NH4NO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1.2NA D 7.8 g 苯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1.3NA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气和碘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生成的HI 分子小于 2NA个,故 A 错误; B标况下,水不是气体,2. 24 L 水的物质的量大于 1.1mol,含有的电子数大于NA个,故 B 错误; C1 L 1.1 mol?L-1的 NH4NO3溶液中含有1molNH4NO3,含有 2mol 氮原子,含有的氮原子数为1.2NA,故 C 正确; D苯分子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故D 错误; 故选

4、 C。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所有碳碳键都一样。 3下列说法中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因为氢氟酸显弱酸性,可用于雕刻玻璃 B因为液态氨气化时吸热,可用液态氨作制冷剂 C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起消毒杀菌的作用 D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是因为铝和浓硝酸不反应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酸性强弱无关,故A 错误; 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故B 正确; C明矾水解形成Al(OH)3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收水中固体杂质颗粒,所以可用作水处理中的净水 剂,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C错误;

5、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铝钝化,所以在常温下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硝酸,钝化是铝的表面发生了氧 化还原反应,故D 错误; 故选 B。 4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废水处理,实现碳氮联合转化。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M 、N为厌氧微 生物电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COO - 8e-+2H 2O=2CO2+7H + B电池工作时,H +由 M极移向 N极 C相同条件下,M 、N两极生成的CO 2和 N2的体积之比为3:2 D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NH 4 +2O2=NO 3 -+2H+H 2O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图示分析可知:N 极 NO3-离子得到电

6、子生成氮气、发生还原反应,则N 极正极。 M 极 CH3COO -失电子、发 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M 极为原电池负极,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据此分 析解答。 【详解】 A M 极为负极, CH3COO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电极反应为 CH3COO -8e-+2H2O=2CO 2 +7H +,故 A 正确; B原电池工作时, 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 H+由 M 极移向 N 极,故 B 正确; C生成 1molCO2转移 4mole -,生成 1molN 2转移 10mol e -,根据电子守恒, M、N 两极生 成的 CO2和 N2的物质的量之比

7、为 10mol: 4mol=5:2,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5:2,故 C错误; DNH4 +在 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 -,则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NH4+2O2=NO3-+2H+H2O,故 D 正确;故答 案为 C。 5已知 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关于C3N4晶体的说法 错误的是: A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其化学键比金刚石中的更牢固 B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 电子结构 C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4 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 个碳原子 D该晶体与金刚石相似,都是原子间以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答案】 D 【解析】 【分

8、析】 【详解】 A 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这说明该晶体属于原子晶 体。由于碳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半径,则其化学键比金刚石中的碳碳键更牢固,A 正确; B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每个碳原子连接4 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3 个碳原子,晶体 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 电子结构, B正确; C碳最外层有4 个电子,氮最外层有5 个电子,则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4 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 接 3 个碳原子, C 正确; D金刚石中只存在C-C键,属于非极性共价键, C3N4晶体中 C、N 之间以极性共价键结合,原子间以极性 键形成空间网状结

9、构,D 错误; 答案选 D。 6如图所示是Na、Cu、Si、H、C、N 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 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e、f 单质晶体熔化时克服的是共价键 Bd 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 63s23p2 Cb 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D单质 a、b、 f 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 1 形成的分子中含2 个 键, 2 个 键 【答案】 B 【解析】 【分析】 Na、Cu、Si、H、C、N 等元素单质中,Na、 Cu为金属晶体,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C、Si 的单质为原子晶 体,且 C单质的熔沸点大于Si原子晶

10、体的熔点,H、N 对应的单质为分子晶体,其中氢气的熔点最低,由 图熔点的高低顺序可知a 为 H, b 为 N,c 为 Na, d 为 Cu,e 为 Si, f 为 C。 【详解】 A 选项, e 为 Si,f 为 C,对应的单质为原子晶体,存在共价键,熔化时破坏共价键,故A 正确; B 选项, d 为 Cu,铜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 22s22p63s23p23d104s1,故 B 错误; C 选项, b 为 N,N 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氨气,易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故C正确; D 选项,单质a、b、f 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 形成的分子为HCN,结构式为H-CN ,分子

11、中含2 个 键, 2 个 键,故 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7已知过氧化氢在强碱性溶液中主要以HO2 -存在。我国研究的 Al-H2O2燃料电池可用于深海资源的勘查、 军事侦察等国防科技领域,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溶液中OH-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 Al 极迁移 BNi 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O2-+2e-+H2O=3OH - C电池工作结束后,电解质溶液的pH 降低 D Al 电极质量减轻13.5g,电路中通过 9.03 10 23 个电子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电池装置图分析,可知Al 较活泼,作负极,而燃料电池中阴离子往负极移动,因

12、而可推知OH-(阴离 子)穿过阴离子交换膜,往Al 电极移动, A 正确; B.Ni 为正极,电子流入的一端,因而电极附近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得电子,又已知过氧化氢在强碱性溶液 中主要以HO2-存在,可知HO2-得电子变为OH-,故按照缺项配平的原则,Ni 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HO2-+2e-+H2O=3OH-,B 正确; C.根电池装置图分析,可知Al 较活泼, Al 失电子变为 Al 3+ , Al 3+和过量的 OH-反应得到AlO2-和水, Al 电极 反应式为Al-3e-+4OH- = AlO2-+2H2O,Ni 极的电极反应式是HO2-+2e-+H2O=3OH-,因而总反应为 2Al+

13、3HO2-=2AlO2-+H2O+ OH-,显然电池工作结束后,电解质溶液的 pH 升高, C错误; D.A1 电极质量减轻13.5g,即 Al 消耗了 0.5mol ,Al 电极反应式为Al-3e -+4OH- = AlO2-+2H2O,因而转移电子 数为 0.5 3N A=9.03 10 23,D 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 书写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步骤类似于普通原电池,在书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极反应式作为一种特 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也必需遵循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2.写电极反应时,一定要注意电 解质是什么,其中的离子要和电极反应中出现的离子相对应,在碱性电解质中,电

14、极反应式不能出现氢离 子,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电极反应式不能出现氢氧根离子;3.正负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在得失电子守恒的 条件下,相叠加后的电池反应必须是燃料燃烧反应和燃料产物与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叠加反应式。 8下判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 c(Cl-)均为 0.1mol/LNaCl 溶液与 NH4Cl 溶液,pH 相等 B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 的 CH3COOH溶液与 HCl溶液,导电能力相同 C常温下, HCl 溶液中 c(Cl -)与 CH 3COOH溶液中 c(CH3COO -)相等,两溶液的 pH 相等 D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15、所得溶液呈中性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c(Cl-)相同,说明两种盐的浓度相同,NaCl 是强酸强碱盐, 不水解, 溶液显中性, 而 NH4Cl是强酸弱碱盐, 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因此二者的 pH 不相等, A 错误; B.HCl 是一元强酸,完全电离,而CH3COOH是一元弱酸,部分电离,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当两种酸的 浓度相等时,由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HClCH3COOH,离子浓度越大,溶液 的导电性就越强,故HCl 的导电能力比醋酸强,B 错误; C.HCl是一元强酸,溶液中c(Cl-)=c(H+)-c(OH-),CH3COOH是一元弱酸

16、,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但溶液中 c(CH3COO -)=c(H+)-c(OH-) ,两溶液中 c(CH3COO-)=c(Cl -),常温下两溶液中 c(H+)相等,所以两溶液的pH 也就 相等, C正确; D.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由于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 恰好反应产生CH3COONa ,该盐是强碱弱酸盐, CH3COO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9短周期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Y 与 W 同族。 X、Y、Z 三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为 X+Z=Y 。电解Z 与 W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产生W 元素的气体单质,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 可得到化合物ZWX 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W 的氢化物稳定性强于Y 的氢化物 BZ 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Z 与 Y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为W Z XY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元素 X、Y、Z、W 为短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