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655989 上传时间:2020-08-1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它是一切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资源配置方式,从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手段这个意义上说,高层经济没有姓“社”姓“资”的制度属性的区别。这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或一般性,但是,人类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与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实现提,因而市场经济体制又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而独立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制度之下并同该社会基础制度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它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也要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同社

2、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和影响,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罐的特点,并通过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而表现出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1.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一种手段,那就不存在姓“资”姓“社”的问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这样论断的:“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那么我们提“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什么意思?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指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

3、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并不是指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它们有共同点,都是市场经济。都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都是把市场机制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是,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之外去实现,由此,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必然带有一定的制度特性。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为了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我们先来盾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最先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确立起来的,所以,它最初表现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4、“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因此,它们仅具备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还有其独特的特征。 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么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有哪些特征呢?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为生产目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经济罐的基础,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在生产关系中谁占有生产浆,谁就在生产中处于支配地位,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是最重要的物质资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必要条件,但它

5、又在资本家的支配下,是他们追求个人私利的物质条件。劳动力资源虽然归劳动者所胆,但由于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劳动力只有在出卖给资本家之后才能同生产资料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职能,所以劳动力也要受资本家的要支配。可见,“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通过市场而实现的资源配置,只能服从于资本家的意志,为资本家的利益服务,而劳动者只能处于被支配、被剥削的地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为生产目的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具有内在目的性。从根本上说,生产目的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提性质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使用雇佣劳动者从事商品生产。劳动者在自己所创造的全部价值中,只能以工资形式得到

6、一部分,其余部分为资本家所占胆。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就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追求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生产经营的直接目的和动机。因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形成尖锐的阶级对立。”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劳动者的生活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并没有改变。,3.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建国后,我国搞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因此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7、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我国经济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逐步深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在不断加强。例如: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已进入市场流通。国家计划管理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已从过去的1000多种减为现有的30多种,而且数量大大减少,其中生产资料所占比重不到总量的15%,工业消费品不到总量的5%,家副产品不到总量的15%。全国商品贸易额的85%以上是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的。与此相适应

8、,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由市场决定商品价格的制度。如今,我国90%以上的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以及95%以上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已由市场来决定。,实践证明,自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调节的作用逐渐加强,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921996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7.1%,年均增长12.1%,比“七五”时期平均增长7.9%高出4. 2个百分点,也超过“六五”时期年均10.7%的增长率。可见,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的调节作用发探险得越充分,经济就越具有生机和活力,生产增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

9、2010年远景目标,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市场经济之路。,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在当代,世界上几乎汽胆国家都实行市场经济,我国也只有走市场经济之咱,才能同国际市场接轨,公平地参与国际竞争,真正纳入国际分工的体系之中,为自身提的发展创造条件。例如,目前世界贸易组织是调节各国之间经贸关系的国际性组织,其成员国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90%以上。加入该组织,有利于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衔接,改善贸易环境,扩大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使用。但是,世界贸易组织以自由贸易为基本原则,只有市场经济国家才有可能被接纳。所以,我国不实行市场经济,必然被排除在世界贸易组织之外,给我国对外

10、经济关系的开展造成很大障碍,也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自900年代初以来,我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同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发展有直接关系。 总之,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由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我们既要看到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积极促进作用,又不要忘了市场经济还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这样才是全

11、面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此外,既然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都是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因而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一般规律的经营管理方法,如股份制、发行股票、债券集资、资金、技术、劳动力进入市场等,社会主义国家完全可以借鉴和吸收,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是二者都是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所处的社会制度不同。请问同学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根

12、本区别是什么?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不同。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标志,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居于支配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我国为什么既要实行市场经济,又要实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呢? 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必然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如果不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将无法存在和发展;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只有

13、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劳动人民在社会主义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得到实现,在社会产品的分配是也才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所在” 也就是说,我们要建立的不仅是市场经济,而且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个特征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a. 产生收入差距的原因 价值规律的第二、第三

14、个作用是什么? 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是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街道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个作用是促使商品生产者 的竞争中优胜劣汰。 价值规律的第二、第三个作用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参与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和主观努力积蓄的不同,在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的作用下,社会成员之间出现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竞争性的一般特征,是社会成员收入出现差距的原因。,b. 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能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既然市场经济竞争性的一般特征,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那么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不会导致两极分化而

15、能实现共同富裕呢?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居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其生产目的必然是满足劳动者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从制度上消灭了剥削,为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基础。同时,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由于按劳分配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方式,私人凭资本所有权获取利润、利息,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占主体地位,这样,实现共同富裕就有了基本保障。所以,防止两极分化,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B.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分配实现共同富裕呢?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

16、义的根本原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才能实现。 a 、效率优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互分配的结果,一方面会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使多劳者多得;另一方面,调动了凭借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取得个人收入的积极性。由于经济条件和主观努力程度的差距,使收入上的差距成为自然。坚持“效率优先”就是承认收入分配中差距的存在,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的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激发人们的积极、创造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b. 兼顾公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如果差距悬殊,而且任其扩大,就会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后果,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既要坚持效率优先,又必须坚持“兼顾公平”的原则。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为此,要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帮助贫困地区和家庭发展经济、增加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