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1614141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物理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资料设计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八年级 物理试卷(考试用时:100分钟 满分:100分)说明:(1)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写在试卷上无效; (2)作图必须用2B铅笔,并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天气现象中存在许多物态变化过程。“露”的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升华2电视机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控制,下列哪种物品遮挡在遥控器前,遥控器还能实现遥控的: A硬纸片 B厚玻璃 C薄木板 D薄铁皮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小球接触正在发生的音叉被弹开 B打雷时,窗户玻璃被震碎C超声波能使塑料膜发热 D声

2、波引起耳膜振动使人产生听觉第4题图4如图,小明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栓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时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跳动高度越高,该实验中使用的乒乓球目的是:A研究乒乓球的发声是由于乒乓球的跳动产生的 B研究乒乓球发声的响度与其与其跳动高度的关系C研究乒乓球的跳动高度与敲击鼓面力度大小关系D显示鼓面振动幅度5通常情况下,被质量相等的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开水烫伤更严重的原因是:A水蒸气的温度比开水的温度高 B水蒸气汽化过程需要放出大量的热C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水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水要吸收大量的热6下列关于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错误的是: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用

3、湿抹布扑盖桌面燃起的酒精D用嘴吹灭酒精灯 第7题图7如图,小明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住双耳。当小华用铅笔敲击衣架时,小明仍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这是因为:A没有将双耳完全堵住,有声波从空隙间传入人耳B主要是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引起手的振动使人听到声音C声波经细绳、食指传入人耳,使人听到声音D小明产生的幻觉,实质堵住双耳,声波是无法传入人耳的8农谚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得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下列关于“霜前冷,雪后寒”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霜是小水滴凝固形成,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均需吸热,所以“霜前冷,雪后寒”B霜和雪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需要吸热,所以“霜前

4、冷,雪后寒”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只有温度足够低时水蒸气才能凝华,所以霜前冷D雪是小水滴凝固形成,下雪后雪熔化需要吸热,所以雪后寒第11题图9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柄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镜面温度,给镜子消毒B提高镜面温度,防止镜面温度太低,使病人感到不适C提高镜面温度,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在镜面液化D提高镜面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液化10如图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装置图,该实验中没有使用酒精灯加热的原因是:A冰在熔化过程中要放出热B冰的熔点比实验时的气温低许多,冰从周围空气吸热C一部分冰升华放热使其余的冰熔化D冰可以在任意温度下

5、熔化第12题图11如图所示的鹦鹉在太阳光下可以看到,嘴是红色的,腹部是白色的,而尾部是绿色的。在漆黑的房间内,小华在红光下观察该鹦鹉:A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黄色的B嘴和尾部是红色的,腹部是黑色的C嘴和尾部是黑色的,腹部是红色的D嘴和腹部是红色的,尾部是黑色的12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粗心护士没有先甩一下体温计就先后给甲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体温计示数分别为37.9和38.4。则甲乙两人的体温:A甲的体温一定是37.9和,乙的体温一定是38.4B甲的体温可能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3

6、8.4C甲的体温一定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也可能不是38.4D甲的体温可能不是37.9和,乙的体温一定是38.4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3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_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上的标度一般采用摄氏温标,以通常情况下_的温度为0,以标准气压下_的温度为100。若将0至100之间等分为50等分,则每一等份为_。14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小明在家中用录音机记录下自己朗读的声音,在班级再次播放时,小华立即判断这是小明的声音,这是根据小明声音的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判断的。但小明却发现他听到的声音与平时他讲话时所听到的声音不同,这是因为平时讲话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

7、传到小明耳中的,而此时小明听到录音机播放的声音是通过_传到小明耳中的。第15题图15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_。当小华用手捂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后,小华_(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_。16百米赛跑时,作为终点计时裁判,正确的方法是_(填“看到运动员起跑”、“看到发令枪冒烟”或“听到发令员口令”)立即计时。学校运动会上,小明作为百米赛跑的终点计时裁判,听到了从起跑处的发令枪声立即开始计时,他测得小强的百米赛跑成绩为12.50秒。小华认为小明记录的成绩不准确,你认为小明记录的成绩_(填“偏大”或“偏小”),小强的实际成绩应为_秒(

8、设此时的声速为340米/秒)。17水银的凝固点为-39,而我国北方的最低气温达到-51.5。当外界气温达到_,继续_(填“吸”或“放”)热,水银就会凝固,所以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18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具有_的性质来显示钞票上隐含的标记的。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但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则对人体有害,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能吸收绝大多数来自太阳的_。第19题图19环保部门常在噪声较大的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噪声监测仪_(填“具有”、“自身不具有”)降低所在路段噪声的作用。物理学中用分贝作为描述声音强弱的单位,把人耳_(填“听不到”或“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分贝的声音。如图所示在

9、城市高架道路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其作用是在_控制噪声。20小明将插在酒精中的温度计取出后,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_(填“一直下降”、“下降至一定温度后保持不变”或“先下降后上升”)。这是因为温度计刚取出时,玻璃泡上沾有的酒精要_,此过程要_(填“吸热” 或“放热”)。21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人不能凭听觉发现飞行的蝴蝶,这是由于蝴蝶振翅过程_(填“不发出声音”、“发出次声波”或“发出超声波”)。声呐装置是利用_(填“响度极大的声音”、“次声波”或“超声波”)来工作的。甲第23题图乙22冻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常温下冻豆腐在制作过程中先后经历了_、 _的过程(填物态变化

10、名称)。将冻豆腐切开后会发现其内部形状与普通豆腐的内部形状是_的(填“相同” 或“不同”)。三解答题(共48分)23(3分)小明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某物体温度。如图甲所示是他在读数时情景,读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_;_。若此时温度计如图乙所示,则温度计读数为_。第25题图24(5分)将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太阳光会分解成_、橙、黄、_、_、靛、紫等色光,最早实验研究该现象的科学家是_。将前面所需填空的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色光,而自身_(填“也能”或“不能”)用其他的色光混合得到,这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第26题图25(3分)小华用如图实验装置研究水蒸气的液化,为了使

11、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在上方金属盘中放入_(填“温水”、“沸水”或“冰块”),这是通过_方法使水蒸气液化的。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_。第27题图26(5分)如图密封的锤形玻璃泡装有少量碘颗粒,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后,发现玻璃泡中紫红色的气体越来越浓,此时仔细观察玻璃泡中_(填“有”或“没有”)液态的碘,紫色的气体是碘由_态直接变成_态。停止加热后,玻璃泡中紫色气体将_(填“保持不变”、“持续变浓”或“逐渐变淡”),同时在玻璃泡未加热的部位发现小颗粒,此过程实质是碘的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27(7分)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

12、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2分)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_,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_(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_(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_(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28(5分)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1)拨动

13、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第28题图(2)小华纠正了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拨动钢尺,看到钢尺的振动,同时听到了钢尺发出的声音,如图所示。接着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小华看到钢尺的振动_(填“变快”、“不变”或“变慢”),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_(填“变高”、“不变”或“变低”)。(3)小华减小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钢尺过程中,还发现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明显变大,这是因为:(2分)A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 B振动频率越低,声音的响度越大C振动幅度越小,声音的响度越大温度/时间/min105 1520

14、250 510510第29题图D两次实验没有控制钢尺的振动幅度相等29(6分)如图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下列信息:冰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_;冰在第_分钟达到熔点,此刻物质的状态为_,加热至第10分钟时,物质的状态为_;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分钟;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冰熔化前温度升高5所需的时间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熔化成水后温度升高5所需的时间。30(6分)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_(填“调大”、“调小”),因为手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