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初**** 文档编号:141613492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119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冶金行业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冶金行业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冶金行业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冶金行业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冶金行业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冶金行业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冶金行业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冶金行业)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社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总论11.1项目背景1281.2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28291.3可行性研究范围291.4项目概况29311.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312、需求分析322.1老龄人口及抚养情况32342.2老龄服务业发展现状34352.3需求分析35372.4本项目服务对象373、 建设规模373.1建设规模373.2建设标准373.3建设内容37394、 场地选择394.1场地选择394.2场地条件40505、 建筑方案505.1指导思想和原则505.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505.3建筑方案5354

2、5.4建筑设计规范54655.5建筑结构设计65665.6结构选型66685.7建(构)筑物一览表(表5.1)685.8主要设备一览表(表5.2)69725.9配套设施(表5.3)(表5.4)72766、 环境保护76807、 节能80828、 消防82869、 职业安全卫生8610、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表10-1)869011、 项目实施进度表(表11-1)9112、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29813、 工程招标与施工方案9910014、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10010415、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04105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丹东颐和园老年公寓(社区)建设项目1.1

3、.2承办单位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经营范围:注册资本:1.1.3承办单位概况本项目承办单位为有限公司,该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男,党员,现年50岁,有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和老年工作的经验。1.1.4项目提出背景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4.1我国、我省、我市老龄化现状和问题。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

4、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万个,养老床位达314.9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拓展,已建成含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2万个,留宿照料床位1.2万张,日间照料床位4.7万张。以保障三无、五保、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服务内容、操作规范等也不断探

5、索创新,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但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有待加强等。辽宁省老年人口现状及问题依据全省14市老龄办的统计数据,2011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26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

6、达724万人,占总人口的16.96%,与2010年相比,老年人口增加近33万人,增幅为4.76%。我省老龄化程度较高,与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3.70%相比,高出3.26个百分点。从各市老年人口情况上看,沈阳市、大连市的老年人口均已突破百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18.53%和18.85%,分别高出全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57个百分点和1.89个百分点。在全省724万老年人口中,城镇老年人口为374万,农村老年人口为350万。从分布上看,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和丹东等六市城镇老人多于农村老人。老年人口年龄构成:60-69岁老年人口4533605人,占老年人口总数62.61%7

7、0-79岁老年人口1829965人,占老年人口总数25.27%80-89岁老年人口779699人,占老年人口总数10.77%90-99岁老年人口96465人,占老年人口总数1.33%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71人,占老年人口总数0.02%与2010年相比,2011年末我省60-69岁老年人口同比增加35万余人,70-79岁老年人口减少近10万人,80-89岁老年人口增加5.6万人,90-99岁老年人口增加2万人,百岁老人数略有减少。高龄老人:2011年末,全省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87.8万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的12.12%.百岁老人:2011年末,全省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71人,较

8、2010年末减少26人。其中男性470人,女性1001人,男女比为1:2.13。城镇百岁老人772人,农村百岁老人699人。全省平均每万名老年人拥有百岁老人2.03人。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状况:根据各市老龄办统计数据,全省老年人口中健康老人达到3676126人,所占比重为50.77%,较2010年末增长1个百分点。患有老年慢性病和其他疾病的老年人所占比重为49.23%。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之和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6.67%。空巢老人:随着城市、农村青壮年外出上学、就业、经商、务工等情况的出现,造成大量家庭“空巢”,同时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子女与父母同城、异城分别居住情况也十分普遍。截至2011年末,

9、全省“空巢老人”达到304万人,占全省老年人口总数的41.98%。见表5。养老服务机构:2011年末,全省城乡各类养老机构达到1714家,养老床位总数达到了18万张,同比增长12.5%。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了25张,高于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19张的水平。全省共有公办养老机构914家,养老床位10万张,其中城市养老机构123家,养老床位2.7万张;农村养老机构791家,养老床位7.3万张。全省共有民办养老机构800家,床位8万张。丹东市老龄化状况和问题丹东市早在1997年就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与国内一些中小城市相比,我们的老龄化速度、步伐都是名列前茅的。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

10、人口老龄化更是呈现出了4个突出的特点:发展速度迅猛。目前,丹东市总人口242.6万人,其中老年人40.1万人,占总人口的16.5%;比全国的13.7%高2.8个百分点;在全省排大连(17.5%)之后,位居第二;人口老龄化发展不平衡(人数多,比例失衡)。2010年全市40.1万老年人口中,城镇中有16.84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1.99%。农村23.2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8.01%。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大大高于城市;收入低,未富先老.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社会养老意识不足

11、。全社会普遍缺乏对养老问题紧迫感。二是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保障范围相对较窄,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在城市,老年人退休后,特别是企业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数额普遍较低,城市职工的医疗保险也存在诸多弊端,透视了我们的养老保险政策还不够科学和完善。问题的重点还在农村,农民的养老保险还没普及,医疗保险更是起步晚,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很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鳏寡孤独老年人的供养水平还不高,目前只是局限于温饱型。在我市,一个未富先老的特征表现的十分明显,养老服务陷入了高需求、低收入的怪圈。三是经济基础薄弱,为老服务基础设施差。从全市情况看,由于我市整体经济形势、经济总量都不好,不仅各级政府对老龄事业的投

12、入有限,而且缺乏统筹兼顾和系统规划,投资的随意性很大,为老服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甚至很差。不仅无经费、缺人员;而且空间小、功能弱。可以说缺少资金的支撑,是社区开展为老服务的瓶颈。再从养老机构床位供不应求这方面也可以透视出这个问题。截止2010年底,丹东市全市城乡有各类养老院所58家(其中,国办5家、民办53家),总床位数4511张,60岁以上老年人每千人仅有床位1.1个多点。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每1000名老年人平均有养老床位70张。近10年来,民办养老机构成为我市机构养老的生力军,但多数机构规模小、档次低,缺少发展后劲。四是涉老服务形式单一,为老服务缺乏规范标准。目前我们现有的涉老服务范围较窄,

13、服务形式又比较单一,只是局限于增加几所民办养老院、托老所、日间照料室,在一定范围内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增设几间老年活动室和文体娱乐器材等。在具体的服务上,还只限于日常生活护理和照料,离老年人的全方位、高层次的物质和文化的综合需求更是相差甚远。在为老服务行业中,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千差万别,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套统一规范的涉老行业服务标准。1.1.4.2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