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1609206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2.古诗三首(课堂实录)(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示儿课堂实录1、 直接导入: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题临安邸,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古诗示儿,(板书:示儿)作者是南宋诗人陆游。同学们搜集有关陆游的资料了吗?生:搜集了。师:老师在这儿要做一个考察,哪位同学来做一做这个填空题?出示幻灯片:知诗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以(诗)的成就为最。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作答。2、 师:为了更好地学习示儿这首诗,我们不仅要了解这首诗的作

2、者,还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出示幻灯片:师读写作背景:1126年,从金兵的铁蹄踏破宋朝的都城汴梁的那一刻起,战火就整整燃烧了95年,陆游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他一生都在生读:渴盼国家的统一。师:在他临终之时,躺在病榻上的他写下了千古绝唱示儿。2、 学古诗:1、 解诗题师:请大家齐读课题生:示儿。师:哪位同学能解解诗题,说说“示”和“儿”的意思?生:“示”就是告诉、告知的意思,“儿”指儿子。出示幻灯片:师:“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那么陆游在临终之时想告诉儿子们什么呢? 2、初读诗出示古诗示儿的幻灯片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要读准字音。(生自由读

3、)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一生读)师:我们已经读准了这首诗,请同学们齐读一遍。(生齐读)3、抓字眼、解诗意师:同学们读得不错,不过光会读还不行,我们还要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幻灯片:学习提示: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 诵诗句、背诗文。师:请看学习提示,第一行的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请同学们参照第二行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的意思。(1)同学们在二泉映月的音乐中小组合作学习。(2)逐句汇报师:看来各小组都已经学习完毕,下面汇报一下学习情况,汇报时要先读诗句。哪位同学汇报一下第一句诗的意思?幻灯片出示第一句 生:死去元知万事空: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师:从你的理解中,我

4、知道了“元”就是“原来”、“本来”的意思。那么“原来”的“原”在诗中为什么是“元”呢?“元”相当于“原”,“元”是通假字。(板书:通假字:元原)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我原本就知道人死后曾经走过的路不再走了,曾经遭遇过的事不再遭遇了,曾经牵挂过的人也不再牵挂了,那么诗人是不是就真的觉得万事皆空了呢?哪位同学汇报一下第二句诗的意思?幻灯片出示第二句 生:但悲不见九州同:但是我悲伤的是看不到祖国的统一。师:从你的理解中,我又知道了“但”的意思是“但是”,真的是“但是”的意思吗?生:“但”是 “只是”的意思。师::你怎么知道的呢?生:书上有注释。师:所以参照注释理解诗句意思也是学古诗的一个好的方法。接下

5、来谁来汇报一下第三、四句诗的意思呢?幻灯片出示第三四句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等到朝廷的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们的父亲。师:我想听听“日”的意思。生:那一天。师:哪一天?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师:“乃”和“翁”分别又是什么意思呢?生:“乃”的意思是“你的”,“翁”的意思是“父亲”。师:收复中原的好消息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自己的父亲呢?生:家祭的方式。师:请同学们看黑板,(板书:祭)“祭”的左上角这个部件的意思是“牲肉”,右上角是一个繁写的“手”,下面的部件就像一个供桌,这些部件组合在一起就表示一个人恭恭敬敬地站在供桌前,手拿牲肉

6、供奉神佛或祭祀祖先。师:“无忘”的意思是“毋忘”,也就是说“无”又是一个通假字。(板书:无毋)(3)汇报全诗的意思师:请同学们自由说说整首诗的意思。生自由说。师:哪位同学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呢?(生说整首诗的意思)师:说得真好。老师也想说说整首诗句的意思,不过老师想找一位同学配合老师说,谁来配合老师呢?放音乐师:在七百多年前的那个寒风萧瑟,冷雨浇窗的黄昏,陆游躺在病榻上,气息奄奄,他对孩子们说生配合: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是我悲伤的是看不到祖国的统一,等到朝廷的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们的父亲。(4) 齐读古诗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诗句,请大家齐读古诗。生

7、齐读3、 想意境,悟诗情(一)悲师:全诗中有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心情,是哪个字呢?生:悲。1、为人民而悲哀师:那么诗人为谁而悲哀呢?请看资料(幻灯片出示)靖康之耻:靖康二年四月,来自北方的女真族(金军)攻破当时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陆游曾用下面的诗句描绘了人民的生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读资料师:哪位同学说一下“奴役”的意思? 生:给金人当牛做马。师:请同学们齐读诗句。(生齐读)师: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收复失地的情景。多年来,在金兵的铁蹄下,沦陷区百姓不知

8、遭受了多少苦难,眼泪都流干了。“泪尽”二字,包含着无限的辛酸,他们眼巴巴地望着南方,盼望朝廷军队前来收复失地,可是一年又一年,他们所等来的只有失望和痛苦。同学们想想,诗人为谁而悲呢? 生:为人民而悲。师:为人民的什么而悲呢?生:为人民苦难的生活而悲。师: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人民的生活。生::水深火热。生:灾难深重。师:(幻灯出示前两句)哪位同学带着陆游的这种悲哀读一下前两句?(生读)师:读得不错,请大家齐读一遍。生齐读2、 为统治者而悲愤。师:为什么人民望眼欲穿,却盼不来朝廷的军队呢?统治者们在做什么呢?幻灯片出示资料: 宋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建立了政权,于1142年向金国皇帝

9、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东)、海(今江苏连云港)、泗(今江苏盱眙北)四州外,再割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与金。 。 师: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灾难深重之时,南宋的统治者们向金国屈膝投降,不是称臣子,就是称侄子,不是献银两布匹,就是一割再割土地。大家回忆一下咱们刚刚学过的题临安邸,同学们齐背一遍。生齐背: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师:同学们回忆这首诗,咱们

10、又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统治者们呢?生:纸醉金迷。生:昏庸无能。生:苟且偷生。生:花天酒地。生:醉生梦死。师:诗人看到这些心情怎样呢?仅仅是悲哀吗?生:悲愤。师:请大家带着这种悲愤齐读前两句。(生齐读)师:重音要放在“悲”上,其次是“不见”上。(师范读)大家再齐读一遍。生齐读。3、 为自己有心无力悲伤。师:诗人为人民的生活而悲伤,为统治者的行为而悲愤,躺在病榻上的他只能空怀一腔报国之志,他又在为谁而悲伤呢?生:为自己有心无力而悲伤。师:请大家带着这些复杂的情绪再读前两句。(齐读)(二)盼师:同学们读出了陆游的悲愤,愤怒之余,是不是就真的绝望了呢?请大家齐读后两句。幻灯出示后两句生:他没有绝望。师:

11、那他临终前他还在盼什么呢?谁知道?生:他还在盼着国家的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板书:盼)师:是啊,陆游没有绝望,他在临终之时依然盼望祖国的统一,并且希望孩子们不要忘记,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他。哪位同学来读一读后两句,读出陆游深深地渴盼,谆谆的嘱托?生读后两句。(3) 爱师:诗人在有生之年万事不悲,只悲九州不同,在九泉之下万事不盼,只盼朝廷的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那一天,在这一悲一盼之间,同学们感受到一种什么情感?生:爱。(板书:爱)师:这种爱是对祖国的爱,是对人民的爱,就是这种爱深深地融入这短短的诗行,请同学们带着陆游的悲,带着陆游的盼,带着陆游对祖国和对人们的爱齐读全诗

12、。生齐读全诗4、 拓展师:从同学们的诵读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渴盼,这不仅仅是他临终的愿望,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和梦想。诗人一生作诗无数,多数都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请看大屏幕:幻灯出示:1、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观大散关图有感陆游20岁2、位卑未敢忘忧国。 病起书怀陆游51岁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8岁4、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诉衷情陆游80岁5、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老马行陆游82岁师:陆游20岁的时候,上马驰骋疆场,有本事攻击猖獗的胡虏敌兵;下马回到军帐,有知识草拟作战文书,让我们看到青年时期的陆游能文能武的爱国情怀,让我们

13、带着陆游的豪情壮志齐读第一句。(生齐读: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师: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他一生才华横溢却只在中年时期做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他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所以他在51岁时写道:生齐读:位卑未敢忘忧国。师:68岁的陆游,罢归山阴故里已经四年。但平静的村居生活并不能使老人的心平静下来,他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他写道:生齐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师:80岁的陆游看到国仇未报,感叹此生已老,诉说壮志难伸,他又写道:生齐读: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师:82的陆游在诗中仍然发出

14、了奋激铿锵的声音:(师生齐读)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师:老师还为同学们搜集了陆游的两首诗,希望大家课后了解一下,更好地理解陆游的爱国情怀。出示幻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五、诵诗句,背诗文师:这首诗我们已经学完了,请同学们带着对陆游的缅怀和敬仰,齐背这首诗,再一次体会陆游的爱国情怀。(放音乐)生齐背。师:课后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工工整整地默写在作业本上。下课!己亥杂诗课堂实录己亥杂诗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己亥杂诗课堂实录,欢迎阅读。 一、明题,知背景,营造学习氛围。 以前我们学的诗多是唐宋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距今仅一百多年,清代龚自珍的一首诗。仔细看老师写课题,请书空一起写。 板书:己亥杂诗(师述:己,杂的字形) 指名读课题,结合课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