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1.牛郎织女(二)(教案) (2)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1609034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1.牛郎织女(二)(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1.牛郎织女(二)(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1.牛郎织女(二)(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1.牛郎织女(二)(教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1.牛郎织女(二)(教案)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1.牛郎织女(二)(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11.牛郎织女(二)(教案)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民间故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两篇精读课文和牛郎织女(二)2篇略读课文组成。猎人海力布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牛郎织女(一)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

2、活的追求;牛郎织女(二) 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单元重点:(1)阅读时,了解故事内容并会创造性地复述。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猎人海力布一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创造性地复

3、述故事。牛郎织女(一)的学习中,鼓励学生丰富细节,适当添加合理情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主要情节,大胆想象,“添油加醋”地复述故事,在学习课文中学习复述,在复述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积累,学习拓展运用。 (2)学习缩写,体会“长话短说”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缩写故事。学习缩写的一般方法: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学会这几种缩写方法,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故事缩写。教材中安排缩写的范例,旨在教学生学习缩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学情分析】民间故事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些民间故事,学生多有接触。只是故事内容中的细节描述有所不同。学生大多都十分喜欢。阅读这些故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4、主要难在创造性复述上,很多学生会将“复述”变成背课文。此外对于“缩写”,学生能“长话短说”,但用什么方式“长话短说”,哪些文字“长话短说”,是有难度的。【教法建议】1.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不仅能用不同语气读出人物的对话,还可以和同学一起演一演来表现人物的对话,在演一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演一演中,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表现人物的精神和情感,学会讲好故事。 2.引导学生合理添加细节。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鼓励学生丰富细节,合理添加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地复述,加深对故事理解,并学习如何讲好故事,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3.把握好略读课文

5、的教学要求。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不同,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本组课文的略读课文与前一篇精读课文正好可以合成一个故事,连续性很强,要使用好这点。3.激发学生的习作乐趣。教学中要从激趣入手,从缩写方法下手,先单项练习,再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缩写故事。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第29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课文9.猎人海力布210.牛郎织女(一)211.牛郎织女(二)1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1习作缩写故事1-2语文园地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快乐读书吧1-2合计8-1011 牛郎织女(二)(略读课文)【教学目标】

6、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运用上单元学习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结局。3.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4.阅读中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关键能力力格【教学重点】 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教学难点】 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7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运用上单元学习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知道故事的结局。3.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重点、难点)4.阅读中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

7、情感。【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 内 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复述牛郎织女(一)教师提示: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添油加醋”地讲,故事情节要完整。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节俭 富丽堂皇 依偎 衰老 珊瑚礁 泰山 两个筐 拗不过(重点指导生字“拗”的n发音,“筐”为后鼻音;“衰、珊”为翘舌音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

8、再反复读。(2)学习多音字:得(ddedi )练 读句子,找发现。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de挺美满。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d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们讲些天上的故事。读一读:得( di )亏两位老同学的帮忙,我才顺利得(d)到折扣很低的购书优惠券,高兴得(de)不得(d)了。学习多音字:缝( fng fng )练 读句子,找发现。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读一读:要过年了,当裁缝(fng)的妈妈忙着缝(fng)衣服,我和哥哥没事做,就到山上的石缝(fng)里去掏鸟蛋。练 形近字组词偎(依偎) 瑚(珊瑚) 筐

9、(竹筐) 珊(珊瑚) 喂(喂食) 湖(湖水) 诓(诓人) 删(删除)畏(畏惧) 糊(糊涂) 框(相框) 栅(栅栏)(3)理解词语练 根据意思造句。偎:紧挨着,亲密地靠着。造句: 拗:固执,不驯顺。 造句: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三、品读释疑出示: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联系上一篇课文,说说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连环画,你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图画配什么文字。阅读本课学习提示,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要求。1.尽可能快的默读课文,说说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王母娘娘抓回织女想永远的将牛郎织女分

10、开,牛郎携孩子追到天上,最后王母允许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2.理清故事进程。故事中有几个场景?我们将这几个场景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示出来,并配上文字。(1)理清场景,取上小标题。(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 隔河相望、鹊桥相见)(2)以第一个场景“辛勤劳动”为例,让学生尝试,并指导。出示:引导学生阅读文字理解,自由动笔,配上文字。交流反馈。小结方法:要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组织语言。(1) 五人一个小组,每人一副图,进行创作。完成后,小组内交流。(2) 全班交流 四、读写训练,拓展延伸1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中,我们感

11、受到了牛郎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以及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请大家自己用我们刚才的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将牛郎织女的前半部分补上。【设计意图:在练笔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训练,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五、课堂小结课文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六、当堂检测(必做)1.复述完整的牛郎织女故事。2.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 3.搜集并积累以牛郎织女的故事创作的诗歌。(乞巧、秋夕等) 七、课后作业(选做)1.推荐阅读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1)(2)(3)(4)(5)(7)(8)(17-29)(9-12)(13)(14)(15)(16)(17-29)(30)(31-33) 辛勤劳动老牛留言 起因牛郎织女(二) 织女被抓 真诚坚定牛郎追赶 经过 敢于斗争隔河相望 追求美好鹊桥相见 结果5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