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消息两则》精品教案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1607217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消息两则》精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消息两则》精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消息两则》精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消息两则》精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消息两则》精品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息二则课堂教学教学课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学科语文年级初二时长1课时教学背景分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在写作时能够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新闻两则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设计思路为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对学生阅读新闻、写作新闻提出了阶梯式的要求。本

2、篇新闻和其他几篇新闻都是新闻史上的名篇,而本篇新闻写作年代较为久远,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背景,作者毛泽东正是新闻所描写的渡江战役的最高指挥官。本次授课的班级学生阅读量大,基础较好,所有学生均阅读过新闻作品,他们还有丰富的小组合作经验。学习完第一篇新闻之后,他们已初步掌握了新闻的一般知识,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前测发现,阅读书报新闻的学生人数较少,只占了16%,其他大多数学生均是通过网页和新闻APP来获取新闻,后两者的新闻写作方式和书报新闻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对本篇新闻所涉及到的特定近代历史知识细节,缺乏更深入的了解。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在新闻中提取信息、把握文章主要观点的能力2

3、培养学生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文章内容安排的先后和详略3感受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气势,继承革命文化与精神教学方式与策略创设情境;跨领域;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内容活动意图时间分配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情境:我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一名国民党高级将领。面对瞬息万变的战争局势,我想要获取大量、准确的战争信息,有哪些途径和渠道?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导入新闻题材2分钟二、默读课文,概括内容1.默读课文,圈画出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2.按照要求概括新闻主要内容要求:用一句话、两三句话、一小段话分别概括读懂文章;概括文章内容和关键信息9分钟三、小组合作,梳理信息1

4、.情境继续: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读完新闻之后我深知大势已去,我想知道我的对手是如何取得胜利的。我又细读一遍新闻,我如何最快速度梳理全局战况?(1)小组合作,完成表格(2)探究三路军的写作顺序和详略安排的原因2.情境继续:我一边读报纸,一边研究地图。小组合作,在地图上标注清楚三路大军的行军路线和范围概括并梳理文章的关键信息;学习作者安排写作顺序和详略的原因,为自己的写作打基础进一步梳理信息;将读文字能力与读图能力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17分钟四、朗读课文,身份代入情境继续:读完新闻以后,我深知大势已去,瘫坐在椅子上。打开收音机,共产党广播电台的播音员正在播报这条新闻。共产党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将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来播报这条新闻?试着朗读这篇新闻,读出气势和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在文章中蕴含的感情;感受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的气势;感受革命精神5分钟五、化身记者,写作新闻回顾一条班级或者学校发生的新闻,拟好标题和导语。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同学互评。作业:将该新闻扩写成一篇消息,注意文章的写作顺序和信息详略的安排。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写作时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7分钟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