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观经济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603741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微观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宏微观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宏微观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宏微观经济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宏微观经济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微观经济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微观经济学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 微 观 经 济 学,主讲人:李瑞平,E-mail:,第二章 供求理论 【教学内容】 主要介绍了需求理论和供给定理,分析了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并具体说明这两种理论的应用。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需求理论,掌握供给定理,掌握价格的形成以及变动。了解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掌握弹性曲线,理解弹性理论的应用。 【学习重点】 1、需求规律和供给规律 2、均衡价格和供求规律 3、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第二章 供求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一节 需求理论 第二节 供给定理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第四节 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教

2、学过程】 价格理论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价格体系可以解决经济社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 价格体系是由个别价格构成的,而个别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所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从供求开始。,第一节 需求理论,一、需求 、需求量、需求表、需求曲线 1、需求 需求(demand)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是指居民或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数量。 在理解需求这个概念时,应该注意两点: 一是需求是不同价格和商品或劳务的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 是一个数对,可以运用需求表、需求函数、需求曲线来表示; 二是需求必须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

3、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消费者面对某种商品如果只有购买意愿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虽有购买能力却并无购买愿望,那么这种需求在经济学上均是无效的。,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某一消费者,所有消费者,曲线较陡,曲线较为平坦,需求可以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两种。个人需求是市场需求的基础,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的总和。,2、需求量 在经济分析中,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居民户计划购买(包括愿意购买和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量。 *需求量与需求不同,需求可以通过需求曲线来表示,而需求量是需求曲线上的某一点。 3、需求表 商品的需求表是把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的对应关系用列表的方式表示出来。 见教材P-25 表

4、2-1 可以直观了解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需求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需求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4、需求曲线 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把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和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绘制而成的一条平滑的曲线。 见教材P-25 图2-1(图2-1是根据表2-1绘制的一条需求曲线。) 横轴OQ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OP表示商品的价格。根据表2-1中每一个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中标出相应的各点A、B、C、D、E、F,然后依次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便得到需求曲线Qd=f(P)。它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所以,需求曲线是以几何图形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5、的。 一般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都假定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可分性)。表明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呈反向变动关系,斜率为负。,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1、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反向关系)-最重要的因素 (2)相关商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同向和互补品反向) (3)消费者的收入(正向关系) (4)消费者的嗜好(正向关系) (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6)政府的经济政策 (7)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除了以上主要影响因素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影响因素,如:季节、时尚等,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综合发

6、生作用。不管是哪一种因素,其影响作用几乎都存在特例,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2、需求函数 如果将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需求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式表达“需求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类函数称为需求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 QD=f(P,I,P1,P2,、,H,Pe,、) 其中QD代表需求量, P,I,P1,P2,、,H,Pe,、分别代表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是需求函数的自变量。 其中价格是最主要的因素,把这种函数称为需求价格函数。 微观经济学正是在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专门研究商品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因此,把需求价格函数常简称为需求函数,需求函数用公式表示为QD=f(P)

7、 。,三、需求定理(需求规律) 从以上分析可知: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被称为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指价格以外的其他条件)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反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影响需求量。 需求的变动:价格不变,其他条件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从需求曲线上看,需求量的变动是一条直线上的点的位置的移动;而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移动。见教材图2-2,商品

8、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减少;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Q与P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Q=A-BP 需求曲线,需求定理,P,Q,P1,Q1,Q2,增加,减少,*需求定理的例外 需求定理反映的是一般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变动关系的规律,但这一规律也有例外。 需求定理的例外有三种情况:第一,炫耀性商品。其价格与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如首饰、豪华型轿车、知名品牌等。这些商品只有高价才能显示其社会身份,低价时,大众化后,高档消费群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反而下降。第二,低档生活必需品(吉芬商品)。其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吉芬之谜”,即在特定条件下,价格上升,需求反而增加;价格下降,需

9、求反而减少。如在1845年爱尔兰大灾荒时,曾出现了对马铃薯的需求量随马铃薯的价格上升反而增加的现象。第三,投机性商品(股票、债券、黄金、邮票等)。其价格大幅度升降时,由于人们采取观望态度,会使需求曲线呈现不规则的变化,有时出现“买涨不买落”现象。,第二节 供给定理 一、供给 1、供给的概念 供给(supply)也是决定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是指厂商(全部)或生产者(单个)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商品数量。 同样,供给也必须具备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一是生产者必须要有提供欲望,即出售商品的欲望;二是生产者必须要有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的能力。 供给分为个人供给和市场供给。

10、,2、影响供给的因素 供给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1)商品自身的价格(正向关系)-主要因素 (2)生产要素价格,即产品的生成成本(反向关系) (3)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成本 (4)相关商品(指厂商用同样的生产要素可生产的不同商品)的价格 (5)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6)厂商的销售动机 (7)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除了以上主要影响因素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影响因素,如供给的变动与时间因素有关,它们对市场供给的影响综合发生作用。不管是哪一种因素,其影响作用几乎都存在特例,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3、供给函数、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商品的供给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可用供给函数、

11、供给表及供给曲线来表示。 (1)供给函数 如果将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函数关系式表达“供给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类函数称为供给函数(supply function),用公式表示就是: QS=F(P,Pr,C,T,E,、) 其中Qs代表供给量, P,Pr,C,T,E,、分别代表影响供给量的因素。这是一般表示形式。 在影响供给的诸因素中,商品本身的价格是最灵敏,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假定其它因素不变,仅研究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如以P代表价格,则供给函数一般式为: Qs=f(P),把这种函数称为供给价格函数,它是最主要的供给函数。西方微观经济学正是假定其他条件

12、不变的情况下,专门研究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因此,常把供给价格函数简称为供给函数。 (2)供给表和供给曲线(supply scheldule and supply curve) 供给函数Qs=f(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供给表和供给曲线来加以表示。 商品的供给表是把某种商品的每一价格水平与其相对应的供给数量之间的关系用表列形式表示出来,如表2-2所示。 商品的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绘制的一条曲线。图2-3是根据表2-2绘制的一条供给曲线。,二、供给定理 表明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成同

13、方向的变动关系,此为供给规律,也被称为供给定理。 供给规律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价格升高,供给量增加;价格降低,供给量减少。 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商品的价格引起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商品价格不变时,其他条件变动引起该商品供给量的变动。 *从供给曲线上看,供给量的变动是一条直线上的点的位置的移动;而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移动。见教材图2-4,供给规律(供给定理),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供给量

14、和价格同方向变化的关系。 Q=-C+DP 供给曲线,P,Q,p,Q1,Q2,Q3,增加,减少,*供给定理的例外 供给定理反映的是一般的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变动关系的规律,但这一规律也有例外。 供给定理的例外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有些商品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其供给量随着价格上升而保持不变,即不论价格怎样变化,其供给量总是一个固定的常数。例如,土地的供给就属于这种情况。第二,在劳动市场中,当工资(劳动力的价格)增加时,劳动力的供给量开始也会随着工资的增涨而增加。但当工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工资继续增加,劳动力的供给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这种情况在分配理论中还要详细说明。第三,黄金,证券。,

15、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是由需求与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种价格又称为均衡价格。 一、均衡的含义 均衡(equilibrium) 原来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最早把“均衡”引入经济学中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重要的概念。均衡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均衡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指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达到均衡。 一般均衡:指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同时达到均衡。,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1、均衡价格 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它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被称为市场出清的状态 。 用图2-5说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图2-5中,假定D曲线为市场的需求曲线,S曲线为市场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E点,E点为均衡点。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是相等的,都是30元。因此,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