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上传人:思** 文档编号:141596548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 P14,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教学提示:在教学中还要通过各种形式适时相关练习,强化计算技能,提高 计算的正确性。可以通过操作学具让学生加深对算式算理的理解,能够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 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来提高学习数学的 兴趣,并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操作学习过程

2、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 文化大空间带给同学们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 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5 捆(每捆 10 根)又 8 根、信息及问题板贴。 学生准备:小棒 5 捆(每捆 10 根)又 8 根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 1.复习旧知为最后的对比留有悬念 (1)口算: 53+7= 29+7= 98+3= 4

3、7+5= (2)笔算(指名板演): 242= 124= 3123= 2课件出示情景图快乐大课间。 喜欢大课间吗?这是我们的大课间活动,同学们有的在表演艺术操,有的在 表演扇子舞。 仔细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数学信息:表演艺术操的排 5 行,每行 19 人。 表演扇子舞的有 2 组,每组 29 人。(课件出示信息)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最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探究短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 1.开动脑筋提出数学问题。 大家可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 哪些数学问题? 生:表演艺术操

4、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课件出示)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呢? 生列式:292= 2.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 解决的问题是: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探究提示: 可以用手中的小棒动手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上节课学的两位 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怎么做的。 师: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师巡视,并指导。 那组同学愿意将你们小组的想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老师根据学生的 回答适时进行板书。 292= 利用小棒,演示操作。 生:第一行摆2捆,另摆9根,表示29。接着摆同样两行小棒每行都是

5、29根。 要求2个29根一共是多少根,就是要先算出2个9根是多少,再算出2个20是多少, 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先算2个9根是18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放在2 行小棒的下面,另外8根放进这捆小棒的右边:再算2个2捆是4捆,一共是5捆又8 根。 师:那么292=58是怎样算出来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学生说一说 自己解题过程。 ) 生:先算 2918 , 再算 22040 最后算 184058 竖式计算。 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实物投影或找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一说做题过 程)可能有: 2 9 2 9 2 1 2 1 8 (92=18) 5 8 4 0 (202=40) 5 8 师:

6、你们不仅会算,还会说,真能干!同学们,这两位同学的说的计算过程 是一样的,但竖式的写法却不同。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第二种)对,竖式这 样写简便。(指第二种)那用竖式的简便写法把这道题做出来。并同桌说一说是 怎么计算的。 学生写竖式,并同桌说计算过程。 (3)、规范竖式的格式 师:同学们都清楚了 292 怎么算,我也想算算,你们说,我来写。 学生说(先算 2 乘个位上的 9 等于 18,个位上写 8,向十位上进 1;再算 2 乘十位上的 2 等于 4, 再加上十位上进位的 1 等于 5, 在十位上写 5; 所以 29 乘 2 等于 58。) 师追问:明明 2 乘十位上的 2 等于 4,为什么在

7、十位上的写 5 呢? (2 乘十位上的 2 等于 4, 再加上进位的 1, 就等于 5, 所以在十位上写 5。) (4) 、比较异同。 复习题中板演的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处理进位的 数?使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如果积满二十, 应向十位进2,积满三十. 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5)、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有 58 人表演扇子舞。那么表演艺术操的一共 有多少人呢?你能解答出来吗?列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找一名学生到黑板板书计算过程交流时说一说自

8、 己是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探索算法, 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新知:(三)巩固新知: 1.基本练习1.基本练习 (1)完成课本第 15 页的“自主练习”1 题 1 3 2 6 4 5 1 8 5 3 2 4 学生先独立完成,订正时找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2)完成课本第 16 页的“自主练习”5 题。填一填。 三年级一班救灾捐款情况统计表 每人捐款数 (元) 2 3 5 15 人数 13 12 17 3 金额(元) 引导学生读懂题,再独立完成,订正时找学生说一说解题过程。 。 2.提高练习2.提高练

9、习 完成新课堂第13页3题。 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打:“” ,错的打“” ) 2 6 1 9 3 6 5 2 3 5 2 3 6 8 8 5 6 21 5 6 (1) 找学生判断,并说说哪儿错的,应怎样改正? (2) 重点强调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3)特别指出第4小题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百位 进几。 设计意图: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加深对二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的理解,算法 的练习。 (四)达标反馈(四)达标反馈 1. 竖式计算。 452= 615= 263= 714= 187= 872= 2比较大小。 513( )150 372( )237

10、 932( )942 372( )72+72+72 3应用题。 (1)做一个灯笼需要 83 厘米的铁丝,做 4 个需要多长的铁丝? (2)上一节课的时间是 45 分钟,一天如果有 6 节课,一天的上课时间有多 少分钟? 答案: 1.90 305 78 284 126 174 2.= 3.(1)834=332(厘米)(2)456=270(分钟) (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计算 的?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 1计算时应注意,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进位数。2.不要误把进位 数当成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3.如果某一位的乘积正好

11、是整十数,在向前进位的 同时,不要忘记在本位上添 0。 设计意图:通过算法的归纳,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 (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 一、竖式计算。 147= 596= 889= 325= 638= 769= 一、估算。 683= 339= 872= 188= 498= 118= 555= 766= 二、应用题。 1 小丽在体质测试时平均一分钟跳绳 86 下,照这样计算,她 3 分钟可以跳 多少下? 2 芳芳家平均每月用电量 73 个,那么她家半年用电量是多少? 3 李老师家离学校 32 千米,每天他来回 4 次,一共要走多少路? 4 星期天,哥哥去图书馆六楼借书,从一楼到二楼要走 18 级。

12、各楼间台阶 一样多,请问哥哥到六楼要走多少级台阶? 答案: 一、98 354 792 160 504 684 二、210 270 180 160 400 88 300 480 三、1863=258(下) 2736=228(个) 3334=132(千米) 46-1=5 185=90(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表演扇子舞的一共有多少人? 292=58(人) 2 9 2 9 2 1 2 1 8 92 5 8 4 202 5 8 教学资料包教学资料包 (一) 教学精彩片段教学精彩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竖式的简便计算,那你会列竖式 计算 597 吗? 学生

13、自主探究。 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在草稿纸上做一做。 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师:谁来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生 : 用 7 乘 9 得 63,向十位进 6 个位写 3,用 7 与 5 乘得 35,加上个位数 6 得 41,在百位写 4,十位写,积为 413。 师:同学们在计算过程中有没有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 计算是应注意,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生: 不要误把进位数当作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生: 如果某一位的乘积正好是整十数,在向前进位的同时,不要忘记在本 位添“0”。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 对位乘,斜位乘对位乘,斜位乘 两位数乘一位数口诀我们要牢记两位数乘一位数口诀我们要牢记

14、 对位乘,斜位乘对位乘,斜位乘 计算:639 解:639 =567 巧算指路:(通过短期训练,无需打草稿可直接写得数) 第一步:对位乘(个位乘个位):9 乘 3 得 27,7 是得数!在离等号后一点 的地方写上 7,同时心里记 2; 第二步 : 斜位乘 (个位乘十位) : 将个位9斜乘十位上的6得54; 两数相加 : 54 2 得 56,将 56 写在 7 的前面。 资料链接资料链接 九九歌的故事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九九”歌, 或叫小九九,可这个歌诀为什么叫“九九”歌呢? 在古代,“九九”歌是由九九八十一开始的。所以称它为“九九歌”,“九 九”歌的起源很早。汉

15、代燕人韩婴的韩诗外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 春秋时期,齐恒公设立招贤馆征集各方面的人才,等了很久,一直没有人来 应征。过了一年后才来了一个老百姓,他把“九九”歌献给了齐恒公。齐恒公觉 得可笑就说 : “九九歌也能拿出来表示才学吗?”这个人回答说 : “九九 歌确实够不上才学,但是您如果对我这个只懂得九九歌的老百姓都能重礼相 待的话, 那么还怕比我高明的人才不会接连而来吗?” 齐恒公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就把他接进招贤馆。果然不到一个月,四面八方的贤士都接踵而来了。 中国的数学之最(一) 数学史最长的国家中国,有 4500 年左右 最早的记数方法结 绳记事 最早使用“0”的人是元代数学家李治、南宋的秦九韶 使用圆周率 最早的人东汉天文学家张衡,31662 最早推算出圆周率精密数值的人祖冲之,推算出在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间 最早的计算器算盘,出现于唐宋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