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资格古汉语教纲&amp#183;词汇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589808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资格古汉语教纲&amp#183;词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对外汉语资格古汉语教纲&amp#183;词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对外汉语资格古汉语教纲&amp#183;词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对外汉语资格古汉语教纲&amp#183;词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对外汉语资格古汉语教纲&amp#183;词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资格古汉语教纲&amp#183;词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资格古汉语教纲&amp#183;词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 代 汉 语 讲 稿“古代汉语”和“文言”,这两个概念并不是一码事儿。古代汉语可分为两大系统,一个是“文言”,另一个是“古代白话”。“文言”是一种书面语,是以先秦时代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五四”运动以前,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白话”兴起于唐宋时期,以北方话为基础,和当时的口语接近,是多用于通俗文学作品的一种新兴的书面语。前者(“文言”)以论语孟子左传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为代表;后者(“古代白话”)以“话本”“元曲”和“章回小说”为代表。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和考核,以“文言”为对象,以先秦、两汉时期的典范文言作品为重点。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现在改名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证书考试

2、”)的古代汉语试题在汉语试卷中占20,主要考查应试者(1) 虚词对古代汉语虚词语法功能的把握;(2) 实词对实词意义的理解和此类活用;(3) 古文今译对未加标点的文言文的句读和今译能力。我们系统培训分配给“古代汉语”的时间很有限,只有16课时。主要内容分为六大块,即 “词汇”“汉字”“语法”,以及“文选”“音韵”“古书的注释”。重点是“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第一讲 词 汇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同一个民族,但属于不同时期的语言。在词汇方面,后者对前者既有继承沿袭,又有发展演变。其发展变化的总体趋势有三:(1) 从数量上看,由少变多,词汇总量剧增。(2) 从词义表达功能上看,由粗疏到细密。(3)

3、 从语音形式上看,从单音词演化为复音词(主要为双音节词)。古今词汇在语义上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一)古今词义的异同语言的词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变化等因素,导致语言中新词产生,旧词死亡,以及词义的变化。我们今天阅读古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古今词义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古今词义的异同大约有三种情况:1从古至今,意义没有变化的词在汉语中,有一些词是古今都用的,例如:自然现象的名称风、雨、冰、雪、水、火生物的名称马、牛、羊、虎、鸡、鸟亲属的名称父、母、兄、弟、姊、妹肢体的名称心、耳、手、口、腹、肘以及“大”“小”“多”“少”“哭”“笑”等等,都属于汉语的基本词汇,古今词义基

4、本相同,对于我们阅读古书不会成为障碍。但是,这种意义几乎没有变化的词,在汉语词汇中只占少数。2现代意义和古代意义不同的词古代和现代用的是相同的字,但是古义和今义确迥然不同,例如“斋”,本指古代祭祀或典礼前的清心洁身,以示虔诚。如“天子乃斋。”(吕氏春秋孟春记)魏晋时期,“斋”有了居室、房舍的意义。如搜神记卷十二:“吴郡太守张懋闻斋内床下犬声。”这个意义现在还用作书房、商店或学校宿舍的名称。在“书斋”一词中,也作为词素义保留下来。成语赴汤蹈火、以汤泼雪“汤”:热水。痛苦流涕、感激涕零“涕”:眼泪。金城汤池、殃及池鱼“池”:护城河。走马观花、飞禽走兽“走”:跑。荀子劝学“劝”:勉励、鼓励。再如:(

5、1)李广军极简易。(史记李将军列传)“简易”:怠慢、轻忽的意思,与今天简单、容易的意义不一样。(2)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汉书艺文志)“行人”:使节、外交官。(3)帝乃除超为兰台令使。(后汉书班超传)“除”:任命。(4)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仅(jn)”:几乎。(5)诗好几时见,书成无信将。(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二十七岑参)“书”:书信。“信”:信使。“将”:传送。(6)因其富贵,交通王侯。(晁错论贵粟疏)“交通”:人的交往、勾结。有一些词,在发展中不仅古今词义有差异,而且褒贬色彩也发生了变化。例如(7)下流之人,众毁所归。(杨恽报孙会宗书)“下流”在古

6、代指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天则指品德恶劣,带有明显的贬义。(8)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干宝搜神记)“谣言”指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色彩是中性的。现在“谣言”指流传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9)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国语越语上)“爪牙”用于人,指得力助手。今天只具贬义,相当于“走狗”“帮凶”。现代汉语“无赖”这个词绝对是贬义的,但是在古汉语中这个词的词义和色彩呈现出很复杂的状况。“无赖”可以指无能、无才、无用,如史记高祖本记记载了汉高祖刘邦在未央宫大宴群臣向太上皇敬酒时说的一番话:“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意为:“当初,老

7、爷子您常认为我无能,没本事,不能治产业,远不如我二哥的能力强。可如今我成就的产业和老二相比,究竟谁更强呢?”文中的“无赖”是无能、没本事的意思。随带贬义,但程度较轻。“无赖”还可以表示不识趣、没道理的意思,如:徐陵乌栖曲:“唯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这里的“无赖”是埋怨那些天还没亮就叫个不停的鸡。另外,“无赖”带有对令人喜爱的对象所用的亲昵的语气,如:周邦彦丹凤吟:“迤逦春光无赖,翠藻翻池,黄蜂游阁。”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前者赞叹春光旖旎撩人;后者喜爱小儿淘气活泼。这两个“无赖”在抒情上都明显带有褒义色彩。而现代汉语的“无赖”专

8、指放刁撒泼,蛮不讲理的行径,如“耍无赖”;也指具有这种恶劣作风的人,如“一群无赖”。都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现代人说的“睡觉”,连小孩子都懂,就是进入睡眠状态了。但在古汉语里,“睡觉”的意思却是睡醒了,跟现代人的用词恰恰相反。例如:唐人白居易长恨歌:“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意为:杨贵妃刚睡醒,头上云髻偏到一边,花冠还没整理好,就走下堂来。宋人程颢偶成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意为:整日闲暇,没有不从容为之的事,一觉醒来,已是红日映窗了。原来,在古汉语里,“睡”与“觉”分别是两个词。“睡”的原始义是打瞌睡,例如:将吏被介胄而睡。意为将官们都穿着铠甲打瞌睡。卫鞅语事良久,孝

9、公时时睡,弗听。意为:卫鞅不停地陈说自己的主张,可穆公却常常打瞌睡,根本就没听见。这里的“睡”都是打瞌睡,决非躺在床上睡觉的意思。至于“睡”表示睡觉、睡着的意思,是后起的意义。“觉”有两音,读ju音当省悟、发觉、启发、使觉悟讲;读jio音当睡醒讲,如: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意为:自我出生之后,连续遭到各种忧患,最好是沉睡下去不要醒来。庄子齐物论:“觉而后知其梦也。”意为:睡醒以后才知道那是一场梦。“寝室”“卧室”“梦寐”“安眠”这些词语中,各包含着“睡”的一个同义词:“寝”“卧”“寐”“眠”。其中“寝”“卧”二词的古今词义,仍有细微的差别“寝”古汉语指躺在床上休息,不

10、一定睡着;现代汉语则指睡觉;“卧”古汉语指趴在矮桌子上睡觉,现代汉语则指躺下。“寐”“眠”二词,古今义同,都是入睡、睡眠的意思。现代汉语“玩弄”这个词,基本属于贬义,如“玩弄女性”,是戏弄的意思;“玩弄词藻”是搬弄的意思;“玩弄伎俩”是施展的意思。现代汉语“呻吟”这个词,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如“病人在床上呻吟”。但是在古汉语中,这两个词的词义就和上述解释大不相同。例如:王充论衡案书:“刘子政(向)玩弄左氏,童仆妻子皆呻吟之。”这段文字往往被今人误解,在一份古代汉语试卷中就被考生译为:“刘子政是个大流氓,他玩弄一个姓左的妇女,连他家里的妻妾、孩子、仆人都痛苦地呻吟。”刘子政就是刘向,西汉著名的

11、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玩弄”是手不释卷,仔细玩味研习的意思。“左氏”即春秋左氏传,就是著名的历史著作左传。“呻吟”就是吟诵、诵读的意思。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刘向认真钻研左传,(在他的熏陶下,)家中的书童、仆人、妻子、儿女都一起诵读这部史书。在现代汉语语汇中,有大量的词语是从古汉语一直沿用至今的,但其中很多词语的语义发生了种种不同的变化。例如:古汉语“玩弄”这个词有两个义项,一是研习,二是戏弄。发展到现代汉语,“玩弄”的第一个义项(研习)已不复存在,只延续下第二个义项(戏弄)。古汉语“呻吟”这个词也有两个义项,一是诵读,二是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发展到现代汉语,“呻吟”的第一个义项(诵读)已不

12、复存在,只延续下第二个义项(痛苦的声音)。今人只用现代汉语词义中保持下来的那个义项,去领会和解释古汉语词义的另一个义项,这就是曲解古汉语“玩弄”“呻吟”的词义而闹笑话的根本原因。许多古文今译中以今律古的笑话都是这样产生的。下面,谈词义变化的类型1 词义的缩小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例如:(1) 丈夫古义: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2) 丈人古义:老年男子。今义:妻子的父亲。(3) 坟古义: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掩埋尸体的土堆。(4) 臭古义:泛指一切气味。(其臭如兰)今义:专指难闻的气味。(5) 宫古义:室、房屋。今义:宫殿。2 词义的扩大与词义的缩小相反,其特

13、点是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1) 焚古义:火烧山林进行围猎。今义:泛指一切焚烧。(2) 响古义:回声。(空谷传响)今义:声音。(3) 色古义:脸色。(色厉内荏)今义:颜色、色彩。(4) 河古义:黄河。今义:河流。(5) 江古义:长江。今义:河流。“雌”“雄”,本指鸟的性别;“轰”本指群车的声响;“轻”本指轻车;“驰”本指赶马快跑;“惊”本指马惊。3 词义的转移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但加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相似或接近等)。例如:(1)走古义:跑。(走马观花)今义:行走。(2)狱古义:案件,官司。今义:监狱。(3)诛古义:责求,谴责。(口诛笔伐)今义:杀。(4)货古义:财物,财产。今

14、义:商品,货物。(5)币古义:用于馈赠的帛。今义:货币。(6)兵古义:兵器。(短兵相接)今义:士兵。古今词义差别很大,它们之间虽有某种联系,但不大容易看出来,例如:狱原来指诉讼之事,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官司”。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根据实情去处理)。”国语周语中:“夫君臣无狱。”因诉讼与坐牢有关系,“狱”后来才产生了监狱的意思。齿本义是门牙。左传僖公五年:“唇亡齿寒(凉、冷)。”泛指牙齿。杜甫哀江头:“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因年龄的增加与年岁的增长有关系,因此“齿”又指年龄。汉书赵充国传:“臣位至上卿犬马之齿(自己的年龄)七十六。”古书中常用此义,如“晚年”称“

15、暮齿”。现代汉语保存了“齿”的本义,而排斥了引申义“年龄”。辨:牙,齿。“牙”的本义指口腔后部的槽牙,“齿”的本义指门牙。信本义是言语真实,诚实。说文:“信,诚也。”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是古义。其今义为书信。乍看起来,这两个意义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实际上并非如此。“信”由“诚实”引申为相信,又引申为信使,因为只有相信的人才能作为信使。世说新语文学:“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又引申为音讯。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之一:“西忆岐阳信,无人遂欲回。”又由“音讯”引申为书信。南齐书张敬儿传:“得家信云,足下有废立之事。”这样看来,“信”的现代义书信是由“信”的本义“诚实”演变来的,只不过由形容词变成了名词。去古义为“离开”。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 史记孙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