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583155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字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字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字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字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字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字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字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情问讯,调整状态 默想记忆,回顾知识 讲一道自备问题,字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姚作松,涉及考点: 理解常用字词句段在语境中的含义 分析概括重要字词句段在语境中的含义 辨析修辞手法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作用(字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语言表达(语言风格) 考察范围: 理解文意 答题能力 学习重点: 根据文体特征辅助理解文意 学会概括文章中心思想并结合问题答题 各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知识点梳理之连词的含义,(三)连词连词是起连接作用,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语法单位的词。 例:和 跟 与 而且 只有 不管 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跟着、接着、从而、而后、然后、于是 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不然、

2、要不、要不然、否则、不是、就是、与其、宁、不如、毋宁(无宁、勿宁) 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然而,但是,可是,不过 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不但、不单、不光、不独、不特、不只、非但、非独、尚且、而且、并且、况且、而况、何况、进而、及至、乃至、甚至、反倒、反而 表示解说关系的连词:例如、比如、譬如、比方、就是、就是说、即、总之 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只有、只要、一旦、一经、但凡、除非、好在、幸亏、幸而、幸好、亏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既然、既是、因为、因、由于、惟其 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虽然、虽、虽说、虽说是、虽则、尽管、固然、诚然 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假如、如果、 即使、要是、倘若、既然,知识点梳理之修辞

3、手法及其相应表达效果,比喻 比拟 夸张 排比,比喻即打比方。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两种作比事物必须属于不同的范畴;两种作比事物必须具有相似点。比喻句一般由本体、喻体、比喻词构成。明喻/暗喻/借喻【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 2、比拟即把事物当作人来描述,赋予它以人的动作、情态、思想感情。【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夸张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夸大或缩小的描述。夸大/缩小/超前。【例】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4、排比,即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连续说出来,以突出语意,加强语势等。,比喻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说

4、明了/论述了 比拟生动地表达了、 夸张突出了,表现了烘托了气氛,加强了渲染力。 排比加强了节奏,增强了语言气势,加强了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修辞手法,定义及辨析,表达效果,接上:,5、对偶 6、反复 7、设问 8、反问,5、对偶,是指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近或相对的一组句子或短语。【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使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居十日,扁鹊复见。 7、设问,即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的修辞方法。【例】是谁创造了人类世

5、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8、反问,即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的修辞方法。【例】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5、对偶使语言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6、反复突出思想,强调了感情,分清层次,加强了节奏感。 7、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了内容,使文章更有变化,有波澜。 8、增强了语气。,修辞手法,定义及辨析,表达效果,例一:阅读下文,完成第59题。(14分) 判断一个人的历史功过,主要看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他所发挥的作用。 每一个社会成员,根据他所处的社会地位来尽他的职责(或称义务),传统谓之尽伦尽职。伦是秩序、次序。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站在一定的

6、社会位置上。有时同一件事(一种行为),由于行为者的社会位置不同,人们对他的行为可以作不同的评价。 梁武帝信佛教,有极深厚的宗教修养,写过不少佛教经典注释流传于世。他坚持素食,营养不良,操劳过度,面黄肌瘦。有人奉劝他,作为一个皇帝,职责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得富足,不在于“辍半日之餐,全一禽之命”。梁武帝如果不在皇帝的位置上,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的行为值得称赞;作为一个皇帝,他是个亡国之君,不及格。与梁武帝情况类似的还有宋徽宗赵佶,他绘画、书法都是第一流,可以传世,踢球的技术也不错;就是把国家弄得一团糟,成了亡国之君,也是个不及格的皇帝。 刘邦与项羽争天下,两军对阵,项羽用刘邦的父亲为人

7、质,胁迫刘邦屈服;如不屈服,就油锅烹死刘邦的父亲。刘邦说,我们曾经结为兄弟,“我父即尔父,若烹太公,幸分我一杯羹”。刘邦为了争天下,可以不管父亲的死活。刘邦成了汉朝开国之君,他的政绩比秦朝好。后人没有深责刘邦的不孝。俄国的彼得大帝是个有为之君,对俄国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但他又好色,然而历史学家对他这点采取宽容的态度,未加苛求。 人们对千百年前的历史人物,可以看主流。对古人的主要贡献、历史作用给以通盘考虑是通常采用的方法。因为时隔多年,古人的小失误已不再发生影响,留存下来的是他们发生社会影响的那一部分。如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为人很不好,纵子横行乡里,但几百年来,人们还是承认他的书画的成就。 我们

8、评论当前的人物和言行,就不可以硬套评论历史人物功过的粗略方法。因为目前的小事,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好坏,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各级官员,更应起好榜样的作用。如果追求享受,脱离群众的监督,胡作妄为,也许自己以为是小节无碍,实际上亏了大节。不必等到百年之后,当前就难逃公论的指责。小节失误,也是失误,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如果不注意小节,就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当时不及格,企图从后来的评论家笔下得到宽恕,这是不现实的,对社会、对自己有害无益。,5本文列举梁武帝等历史人物,是为了证明 这一观点。(2分) 6文中画线句是多重复句,它的第一层次应划在 句之前。(2分) 7从文章表现手法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9、3分) A这篇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因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B说古论今,引经据典,随手拈来,娓娓而谈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 C作者借古讽今,笔锋犀利,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D文中多处使用了引证、例证、对比等论证方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8议论文的论据要典型精当,本文用了四个封建帝王和一个文人的例子来论证观点,读来并不感到重复累赘,请简析原因。(4分) 9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是 。(3分),参考答案: 5判断一个人的历史功过,主要看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他所发挥的作用。(意思对即可) 6 7D 8因为这些例子从不同角度充分而严密地论证了观点。前四位是中外的封建帝王,说明对执政者而言,主要看政绩

10、(或:因为前四位封建帝王,两位是反面例子,两位是正面例子,说明对执政者而言,主要看政绩);举董其昌例,则说明文人名士主要看他们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语言表达分。 9不仅提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更为了强调评价当前人物既要讲大节,也不能忽略小节。,例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7分)2009年上海春考卷 手工是一种遗产 冯骥才 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用双手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无论盖房造物,还是做饭制衣,都由双手来完成。但这还不够,双手还要去实现人类对更精美事物的追求,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于是,从生活的智慧、技术的发明直到审美理想便都由双手来体现。由于审美进入十指,许多艺术相应而生。 在

11、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是愈聪明;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手工中智慧与技术的含量是长久以来一代代积累而成的。在漫长的的传衍过程中,不断冒出来一位又一位工匠。他们心灵手巧,聪明过人,或是在技艺上做了这样或那样的绝妙的改进和创新,或是在审美情趣上做了一些提升,受到人们的认同。这些新的技艺或审美便自然而然地融进传统的手工中去。精湛的民间手工全是千锤百炼的。但是,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以师徒方式单传的。如果艺人没有后嗣,

12、技艺的传承便会中断。面对广元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的古蜀人用什么利器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们用何种技术把坚硬的玉石切割成纸板一样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细腻与光滑。大量的手工技艺生生灭灭,随其自然,这也是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 工业技术是通过档案资料保存下来的,手工智能都是口传心授,最多只是保存在几句短短的口诀里。工业技术是物质性的,手工中有许多是感性和悟性的。从文明的传承看,这种手工的文明是记忆性的,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一次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属于手工的时代,工业文明属于机器的时代。由

13、于机器的能力与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这一转型急剧而猛烈,所向披靡,故而抛弃手工在所不惜。然而,人们在生活中只会关心物品的本身,不会关心造物的手段到底是机械还是手工。等我们意识到手工属于正在消失的文明时,很多手工已经濒危或者干脆无影无踪了。 如今,市场开始青睐手工制作的陶艺、锻打的铁艺和种种编织的手艺,为之标上高价。市场的规律是“物以稀为贵”和“按工计价”。人们认可这种高价,是因为手工制品纯朴、生动,带着人的气息。人用双手触弄和制造这些物品时,总是渗透着心中的想法、审美情趣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而且不会重复。这是机器制品不具有的。在冷峻的千篇一律的工业文明的时代,手工给人一种具有怀旧意味的人文的

14、温馨,就像那些仿古餐厅中摇曳的烛光。 然而,遗产的意义远非如此。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手工是不同地域的工匠聪明才智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性的象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说,每一种手工的背后还有一片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中,只有少量的体现在手工制品中,更多的保存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因此,抢救与记录濒危和珍稀的民间手工,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工作,也是人类文明转型期间的全新课题。我们以前没有做过,但现在非做不可。因为,老房子在轰隆隆地与我们告别,缤纷的手工正在不知不觉地成批死亡。 人类放弃手工,使用机器,是伟大的进步。但我们用时还要记忆手工。因为 放弃手工是为了文明

15、的发展;记忆手工是为了文明本身。,1有人认为第段画线句中“聪明”一词使用不当,建议改为“灵巧”,你认为如何?简述理由。(2分) 2对第段中举“青铜面具上的方孔”例子的主要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中国古代工匠手工制作技艺的高超。 B说明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 C说明许多手工技艺的传承现在已经中断。 D说明当今社会的手工文明正在日益衰弱。 3第段中画线部分“文明的转型”在文中的含义是 。(2分) 4综观全文,概括手工遗产的意义。(6分) (1) (2) (3) 5根据文本信息,用对话形式介绍“机器”与“手工”各自的主要特点(对话形式如下,不超过80 字)。(5分) “

16、 ”,机器说道。 “ ”,手工说,“ ”。,参考答案: 1(2分)认为使用不妥的,可从语法角度分析,也可从词义辨析的角度判别(近义词词义的辨析或词语的搭配),指出其主谓搭配不当的语病。 认为用词恰当的,可从“聪明”一词不仅体现人类双手的灵巧和神奇,而且说明它凝聚着能工巧匠的智慧的角度分析。 要点:理由充分,与观点一致,得2分;理由不充分,与观点一致,得1分;缺乏理由,与观点不一致,得0分。 2(2分)A 3(2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4(6分)(1)带给人们怀旧的人文温馨(2)见证工匠的聪明才智(3)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性的象征(4)蕴含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息。(写出一点给2分。四点中写出三点给6分。) 5(5分)要点: 机器特点:千篇一律;通过档案资料保存;能力和效率高 手工特点:注入个性(不会重复,无法复制);口传心授、绝技单传;感性和悟性,给人怀旧的人文温馨感受。 给分要点:机器特点2分,手工特点2分,对话形式1分。,例三:阅读下文,完成第7一12题。(20分)上海10年高考题 天目山 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